衛健委主任倡建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 提前規劃永久方艙醫院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今日(16日),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在《求是》雜誌發表署名文章,提出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省會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同時繼續加強收治隔離能力,提前規劃準備定點醫院、永久方艙醫院、集中隔離點,確保一旦發生疫情時能迅速啟用。

馬曉偉發表題為《堅定不移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 堅決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文章。除了上述建議,他提出要每周定期檢測,重點人群加大檢測頻次;進一步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加強公共檢測實驗室、城市檢測基地、第三方實驗室建設;在採樣人員調配上盡量不要擠占日常醫療資源,醫療機構的檢測能力主要保障日常疾病診療。

他提到,要適當增加重症監護治療病房(ICU)床位、120急救等力量,建立梯度收治病人機制和雙向轉診機制,有序開展基礎疾病重症患者和新冠重症患者等收治工作;核酸檢測閾值(Ct值)≥35出院直接居家健康監測,定點醫院救治轉為輕症後及時轉入方艙醫院,避免醫療資源擠兌。

醫護人員上門為行動不便的長者接種新冠疫苗。(新華社)

此外,要加大對病毒變異的研究和防範力度,密切跟蹤研判對疫苗、檢測試劑、治療藥物的影響,加快推進針對Omicron的疫苗臨床研究和審批上市;特別以80歲以上長者為重點,有序推進疫苗同源和序貫加強免疫接種。

他又指出,要努力在群眾基本醫療和生活不受影響情況下控制疫情。疫情發生後,各級醫療機構要正常開診,保障轄區醫務人員正常上班。醫療機構整體封控、管控、停診需經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同意,原則上不超過兩天,急診、手術室、重症監護室、分娩室等「非必要不封控」。

文章強調,要加強核酸檢測結果互認,不任意增加隔離時間、盲目擴大管控範圍、隨意查驗核酸檢測證明,不以等待檢測結果為由限制車輛通行,不擅自對低風險地區人員採取限制措施,不搞簡單化、一刀切。城中村、老舊小區封控等要因地制宜,老人、兒童、行動不便人員轉運隔離等要分類施策,把工作做得更細緻、更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