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多省人口轉為負增長 育齡婦女銳減473萬 專家:趨勢難改變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內地人口增長率下滑,今年以來,各省市區相繼發布2021年人口數據,整體規模上看,2021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34%,創下57年來按年最大降幅。
1062萬的出生人口,低於2020年的1200萬人和2019年的1465萬人。出生人口數為何持續下降?

《澎湃新聞》報道,國家衛健委回應關於近年來出生人口持續下降的問題,表示出生人口下降是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因素包括育齡婦女規模下降、年輕人婚育觀念顯著變化、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偏高加重生育顧慮等。

報道指,育齡婦女規模的下降,是導致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的重要因素。2016至2020年,20至34歲生育旺盛期婦女,平均每年減少340萬,而2021年相比2020年,更是減少了473萬。

為應對人口問題,內地推出三孩政策。(新華社)

其次,當前90後、00後作為新的婚育主體,很多在城鎮成長、工作,受教育年限更長,面臨的就業競爭壓力更大,婚育推遲現象十分突出,生育意願也在持續降低。育齡婦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2017年調查為1.76個,2019年調查為1.73個,2021年調查降到1.64個。受住房、教育、就業等多重因素影響,生育、養育、教育孩子的成本居高不下,因而年輕人在生育問題面前變得猶豫不決。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舸表示,疫情也對部分人婚育安排產生一定影響。從全球來看,疫情對生育率的影響總體是負面的。疫情帶來了不確定性和風險,使得部分群眾選擇推遲或者放棄生育計劃。

內地生育率持續低迷。(新華社)

從地方層面來看,廣東省全年出生人口最多,為118.31萬人,出生率9.35‰;死亡人口61.12萬人,死亡率4.83‰;自然增長人口57.19萬人,自然增長率4.52‰。「廣東等經濟發達的地區人口出生率較高,其原因之一是大量的人口流入,且流入的年輕人處於生育年齡段的比重大,所以出生人口多。」楊舸分析。

與此同時,不少省份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了負增長,如黑龍江、吉林、重慶、內蒙古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江蘇省,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由正轉負,為-1.12‰。「江蘇屬於經濟發達地區,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但由於江蘇人口政策的歷史原因,計畫生育執行嚴格,獨生子女佔比大,因而無法改變負增長的趨勢。」楊舸說,從趨勢上來說,人口負增長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