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廢水流入海洋造成污染 首當其衝是什麼食物?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日本4月13日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2年後將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經處理的處理水排放入海。處理水含有技術上無法去除的放射性物質氚(Tritium),將在充分稀釋後排入大海,鄰近海域將進一步受污染。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災區民眾以及漁、農業從業員。正在致力讓產品在消費者當中重建信心的他們,恐怕稻米、蔬果及漁穫等,進一步成為外界避之則吉的對象,包眾多周邊國家。

日本核災對海洋的污染,包括中國、韓國及俄羅斯等全都無法獨善其身。綠色和平德國辦公室核專家布尼爾(Shaun Burnie)11日《環球時報》稱,之前相信東中國海的銫(Cesium )污染不會像「三一一」核災那麼嚴重,但南京大學2018年的模型指出,2011年進入太平洋的銫,已在2013年流至東海,並在2019年達到頂峰。

他稱海水中很多放射性同位素會對人類及非人類基因構成損害。他稱日本處理污水的方法不能去除氚及碳-14(Carbon-14),以及其他如鍶-90(Strontium-90)、碘-129(Iodine 129)及鈷-16(Cobalt-16)物質。如它們在環境存在一段長時間,會逐步進入食物鏈。距離福島2,998公里的香港人,當然也會受影響。

圖為4月13日韓國首爾一名環保人士戴上日本首相菅義偉的面具,譴責日本政府2年後將經過處理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決定。(AP)

港人常吃美食之一

俄羅斯獨立環保組織「薩哈林環境觀察」(Sakhalin Environment Watch)負責人利西岑(Dmitry Lisitsyn)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日本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或將導致放射性污染進入太平洋三文魚正在生長的北太平洋中部。

當放射性污染進入本州島海岸附近的太平洋時,它被黑潮迅速帶往東北方向,隨後進入北太平洋洋流。

所有污染被直接帶到北太平洋。這對俄羅斯會構成什麼威脅?生活在北太平洋並隨後被送上俄羅斯人餐桌的魚類已受到福島核電站一定程度的污染,並隨着污水排污染將更加嚴重,而這首先是太平洋三文魚。

他指出,遠東地區有6種太平洋三文魚,它們在北太平洋中部河流中產卵,這正是遭受污染的區域。

利西岑稱,魚類在回到俄羅斯海岸時把污染帶到這裏。魚類會遭到何種程度的污染,這暫時很難說。

圖為2021年4月3日鏡頭下的日本福島第一核站。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對開海域發生九級強烈地震,巨大海嘯導致核電站內三個反應堆爐心熔毁

除了三文魚,還有牠們……

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網站的資料,與渤海和黃海相比,東海有較高的水溫和較大的鹽度,潮差6米至8米。此外東海屬於亞熱帶和溫帶氣候,利於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長,是各種魚蝦繁殖和棲息的良好場所,也是中國海洋生產力最高的海域。東海有中國著名的舟山漁場,盛產大、小黃魚和墨魚、帶魚等。

其他有出產海產的地方包括台灣、韓國及朝鮮亦將面臨海水污染增加的問題,它們都對日本這個決定深切關注。

↓香港01記者實地採訪:【走訪福島・一】災後八年 農業盼擺脫負面傳聞 重拾食安信心

【走訪福島・二】海嘯災區相馬市 魚市場熱鬧背後難題待解

【走訪福島・三】飯館村解封一年 新校舍等待孩子回來

【走訪福島・圖輯】地震、海嘯、核災過後 福島的重生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