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默克爾|一代女王謝幕歐洲權力洗牌 法國總統馬克龍機會來了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即將卸任,除了德國需要適應沒有默克爾的世界以外,歐洲還要面對沒有「歐洲女王」的未來。她執政16年,不但成就德國輝煌時代,還領導歐洲化解危機。她的離開標誌歐洲權力洗牌,填補空缺的那位會是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嗎?

延伸閱讀:【ICON】沉靜巨人默克爾 慢思慢想成就歐洲女王

歐盟講求27國共同進退,雖然從理論而言,大家一樣「咁高咁大」,但從實際而言,內部的確有權力階級。身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一直佔有重要話語權,默克爾自然擔當起歐洲「代言人」的角色。當她離開,歐洲將出現權力平衡的改變。

歐洲王子鴻圖大計未實現

如果英國還留於歐盟,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或有力爭取成為「歐洲話事人」,但如今這個空缺最有可能是由雄心勃勃的馬克龍填補。一直以來,多次強調自己外交經驗的馬克龍對歐洲懷有鴻圖大計。2017年,馬克龍於巴黎索邦大學的演說指出應對國家主義者的最好方法是承認歐盟「太軟弱、太緩慢和太低效率」,然後努力使到歐盟更加強大和團結。

只是馬克龍的如意算盤未能完全打響。他提議歐洲國防一體、改革歐元區、制定共同難民庇護政策以及向美國科技巨擘開徵新稅,但種種都未得到積極的回應。最近阿富汗撤軍和澳洲捨棄法國潛艇訂單的事件都為馬克龍製造機會,再次提倡歐洲戰略自主。雖然有其他歐盟領導人同樣對阿富汗撤軍感到不滿,並就潛艇訂單事件表態支持法國,但距離歐洲建軍還是「十劃都未有一撇」。

圖為2021年9月15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於楓丹白露宮接待阿布扎比王儲阿勒納哈揚。(AP)

法國難追趕歐洲經濟龍頭

即使默克爾離開,也不代表馬克龍能夠順理成章取而代之,其中一個原因是德國強大的經濟。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字,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爆發之前,歐盟近四分一的本地生產總值由德國(24.7%)貢獻,之後依次是法國(17.4%)、意大利(12.8%)、西班牙(8.9%)和荷蘭(5.8%)。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歐洲主任Naz Masraff表示德國還是德國,「即使法國視為機會,我不認為你會看到德國的角色被縮小」。貝倫貝格銀行首席經濟師施米丁(Holger Schmieding)則稱,馬克龍治下的法國已經正在趕上,但要追上德國的經濟和金融力量還有一段距離。

馬克龍有時顯露出來的「菱角」是把雙刃劍。《華盛頓郵報》引述歐盟外交官員稱,馬克龍能否學懂妥協將決定他能否繼承默克爾的地位。他說:「馬克龍目前有工具和機會填補空缺」,但馬克龍要懂得彌合差距,才能夠保住自己的位置。不過正正是馬克龍這個特點,才與默克爾形成對比。有人認為,默克爾為了爭取共識和避免衝突,導致歐盟部份決策緩慢,同時縱容了部份國家例如匈牙利和波蘭侵蝕民主規範。她的慢思慢想還衍生了新詞「Merkeln」,意指猶豫或者靜候時機。

如果要從默克爾和馬克龍之間二選一,歐洲人會怎樣選擇呢?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9月14日公布的民調顯示,如果要選出歐洲的總統,只有默克爾和馬克龍兩位候選人,41%的受訪者將投票給默克爾,只有14%受訪者投票給馬克龍。最尷尬的是,連法國都不支持「自己人」,32%受訪法國人「手指拗出唔拗入」投票給默克爾,只有20%受訪法國人投票給馬克龍。由此可見,馬克龍還要下一番功夫才能贏得歐洲人的認同,追上位於「神枱」的默克爾。

圖為2017年5月15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於柏林會面。(Getty)

總統寶座必先坐隱再談夢

法國1月將接棒出任歐洲理事會主席國六個月,是馬克龍大展拳腳的好機會。不過他還有重要一關要跨過,那就是明年4月的總統選舉。馬克龍雖然未正式宣布角逐連任,但相信他將再爭取多一屆任期實現他的理想。來自政治光譜不同版塊的人已經相繼宣布參選。根據目前民調顯示,極右國民聯盟的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支持度仍然緊隨馬克龍,意味很有可能再上演上屆的翻版。馬克龍任內五年經歷動盪,選民還會否再向他投下信心一票是一個很大的問號。如果馬克龍連任失敗,什麼歐洲構想都只是空談。

話說回來,歐洲真的只有馬克龍一位「候選人」嗎?《政治報》網站曾形容馬克龍和意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是歐洲「新的權力拍擋」。二人年紀相差30年,但同樣是前投資銀行家,對歐盟有相近的目標。有觀察者認為,德拉吉有意承擔更大的領導角色。例如他就阿富汗撤軍問題曾多次發聲,推動二十國集團舉行緊急峰會。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和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或者也會發揮較大作用,但他們和德拉吉一樣,權力仍然受限於自身國家的規模和影響力。德國新任總理站穩陣腳前,馬克龍仍然手執最大的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