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選|兩黨籌組政府競賽開始 兩位「準」總理對華態度如何?

撰文:聶振宇
出版:更新:

德國聯邦議院選舉結束,社民黨以25.7%微弱優勢獲勝後,社民黨候選人朔爾茨(Olaf Scholz)9月27日表示將組建新政府。根據得票結果,總理人選料是朔爾茨,或是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的拉舍特(Armin Laschet)。對於關注中德關係的人而言,他們以及其政黨的對華立場值得檢視。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27日報道,朔爾茨宣布已獲得授權,與綠黨和自民黨組成新的德國政府。

現年63歲的朔爾茨是現任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他的對華態度被媒體形容為一個「黑箱子」。這是因為他在選前數月都迴避外交政策議題。

他出席9月23日舉行的選前最後一場電視辯論上,也是唯一未直接談及中國的主要政黨候選人。他僅強調在外交戰略方面需要一個強大、自主的歐洲。

一名「熱衷於德國改變對華政策」的人士「擔憂地」對媒體說,朔爾茨或許會延續默克爾的做法,不做任何改變。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趙俊傑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過去兩屆聯合政府,朔爾茨都是主要參與人,受默克爾影響很深,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她學習她,甚至包括一些肢體語言。朔爾茨追隨該黨前領導人施羅德的路線,強調務實政策和不同於美國的獨立價值觀。」

德國大選:圖為9月27日,德國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朔爾茨(左)在首都柏林出席社民黨執行委員會會議。(AP)

料先站穩陣腳?

一名德國波恩大學學者說,朔爾茨在擔任漢堡市長期間與中國關係很好,「尤其是開展了很多和上海的合作項目,如果當上總理,他首先會尋求穩定,在競選期間,我不記得他對中國有過批評的言論 」。

在6月份舉行的一次辯論會上,朔爾茨說,他「明確反對任何脫勾幻想」。

不過在社民黨此前發布的競選綱領中,涉華內容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該黨肯定了「中國在世界上的重要性日益增強」,強調「如果沒有北京,很難想像我們能在當今時代應對經濟、生態、社會和政治挑戰」。但這份文件提出與中國的「利益和價值觀衝突」正在增多。內文對於新疆、香港、台灣問題,社民黨使用了「譴責」「嚴重關切」等字眼。

社民黨外交政策發言人施密特曾說,如果該黨執政,那麼其對華政策將是「一種演變,而並非全面改造」。

他稱,下一屆德國政府「肯定不會維持現狀」,新任首相會改變對華路線,因為中國也變了。

朔爾茨目前沒有直接談及中國議題,只是強調在外交戰略方面「需要一個強大、自主的歐洲」。圖為2021年9月26日,朔爾茨在柏林社民黨總部向支持者發表講話。(AP)

拉舍特立場更明確

另一位德國總理候選人是現年60歲的拉舍特(Armin Laschet),是在2021年1月成為基民盟主席。拉舍特在對華政策上比朔爾茨更加明確。

在選前最後一場電視辯論上,他支持延續默克爾的對華政策,認為德國必須繼續當好「中國的可靠夥伴」。

英媒曾在6月,報道了拉舍特對於批評中國人權問題提出質疑。他說,德中關係是以強大的商業聯繫為主導的。

拉舍特目前任州長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Nordrhein-Westfalen)是華為、小米、中興等公司的歐洲或德國總部所在地。該州的杜伊斯堡是中歐班列的重要樞紐。

德國大選:圖為9月26日,德國基民盟總理候選人拉舍特(左)與妻子在亞琛為德國大選投票。(AP)

他此前參加德國工業聯合會舉辦的活動時稱:「如果有人想開始一場新冷戰,那將是錯誤的答案。」不過,他也說過這樣的話:「中國應接受互惠和多邊主義原則,並尊重人權。」

德國基民盟內部也有很多對華強硬的聲音。一個較有影響力的人物是德國聯邦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呂特根。

來自G7國家的69名議員1月發表聯署信,呼籲G7國家政府聯合對抗中國。信件主要發起人包括呂特根。

聯盟黨6月公布的競選綱領中,該黨將中國定義為競爭者、合作夥伴以及系統性對手 ,並稱如今最大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挑戰來自中國。

該文件建議對中國採取「雙重策略」:「必要時」,採取與跨大西洋夥伴和其他盟友更加協調一致的立場,在保護知識產權、數據、技術等方面與中國抗衡;「可能時」,推動與中國的合作,但需要建立在「平等競爭」和「互惠」的基礎上。

在競選綱領專門談論中國的章節,聯盟黨以「平視中國」作為標題。

圖為2021年9月6日,基民盟(CDU)總理候選人拉舍特在柏林的黨總部活動上發表講話。(AP)

德國聯邦選舉委員會9月27日凌晨公布計票結果顯示,德國社民黨在聯邦議院選舉中領先,得票率為25.7%,現任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所在聯盟黨得票率為24.2%。

德國聯邦選舉委員會消息顯示,新一屆聯邦議院包括735名議員,其中社民黨206人,聯盟黨196人,綠黨118人,自民黨92人,德國選擇黨83人,左翼黨39人。

德國之聲提到,一旦新政府成立,德國總統才會提名一位總理,由聯邦議院選舉產生。這通常是新組建的政府中聯盟夥伴的主要候選人。為了當選,總理候選人需要獲得投票的絕對多數。到目前為止,包括默克爾在內的所有總理都在第一輪中當選。

值得注意的是,社民黨選擇組建政府的綠黨和自民黨對中國問題態度強硬。在這之前,7個主要政黨的候選人9月23日進行了最後一輪電視辯論,終於談及中國。首先提及中國的綠黨候選人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抨擊默克爾領銜的聯邦政府「對專制政權太軟弱,導致中國、俄羅斯等國坐大。希望能有一套歐盟共同對華政策,從而避免被挑撥離間各個擊破」。

自民黨主席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立刻對貝爾博克表示贊同,並且補充說,德國經濟界需要擺脱對中國的依賴,為此德國應當和亞洲其他國家以及南美國家簽署協議,「面對中國,我們必須同等兼顧利益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