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理浩徑通走1】40年前麥徑首個公開山賽 華人挑戰英軍紀錄

撰文:顏銘輝
出版:更新:

毅行者是香港享負盛名的山賽,有38年歷史,路線主要縱走長100公里的麥理浩徑。不過,毅行者並非麥徑上的首個公開比賽,就在麥徑啟用後的43日,一班本地山友舉行「麥理浩徑通走」,逾500人從北潭涌出發。
《01體育》記者尋訪了4位40年前首屆「麥理浩徑通走」的完成者,並翻閱當年的報章雜誌,盡力還原活動細節。現年79歲的「安叔」陳志安是當年的合辦者,也是行程總領隊,他表示這個活動志在讓港人認識麥徑,同時希望有能力的山友打破英軍的紀錄。

今年是麥理浩徑啟用40周年,《01體育》將會以一系列的報道及活動,去追尋這條全港最長行山徑的故事,讓市民了解麥徑的風光與歷史,回顧在這條100公里山徑上發生過人和事。

毅行者是麥理浩徑上最為人熟悉的山賽,至今舉行了37屆,上屆由Gone Running-Joint Dynamics在12小時內完成,贏得冠軍。(資料圖片/樂施毅行者提供)
首屆「麥理浩徑通走」開步禮秩序,在1979年12月8日晚上起步。(由陳志安提供)

麥理浩徑在1979年10月26日啟用,不久香港山界有發起「麥理浩徑通走」的念頭,旅行隊「奇萊山友」領隊陳志安說:「麥徑成立兩星期後,就打算舉辦一個活動,讓香港人認識這條行山徑,搞一個通走,一氣呵成行完全程。通走的意思是,24小時行完。」當年的《野外》雜誌牽頭主辦,恒星體育會、奇萊山友及山一會合辦,決定在1979年12月8日晚上舉行首屆麥理浩徑通走。

陳志安:首個100公里山賽

現年79歲的陳志安續說:「在香港搞100公里的比賽,我們是第一個。之前都有些比賽,例如匯豐銀行那時搞過很多活動,好像水塘盃,跑7個水塘的長跑。」在一個月時間內,要籌辦史上首個走畢麥徑100公里的活動,合辦團體分工合作,《野外》雜誌負責統籌及對外宣傳,恒星體育會及山一會主要負責招募義工及安排檢查站,而奇萊山友就邀請行友參加。

陳志安還是當年麥徑通走的全程總領隊,負責為參加者帶路。如今的山賽已經沒有領隊,因為路上會有主辦單位的路標,也有漁護署的官方路牌,而且參加者大多熟路。不過,在40年前,麥徑路上可說是什麼都沒有,亦很少人熟知每段路,所以要找資深的山友當領隊。

01體育行山專頁:靚景推介 裝備介紹 人物訪談

陳志安今年79歲,他是40年前首屆「麥理浩徑通走」的合辦人,為全程總領隊。(顏銘輝攝)
陳志安還收藏了一期《野外》雜誌,當年他的旅行隊「奇萊山友」與《野外》雜誌合作舉辦了首屆「麥理浩徑通走」。(顏銘輝攝)

首屆麥徑通走是非牟利活動,不收報名費,但主辦單位提供需付費的交通,接載參加者由佐敦文華樓到西貢。最初,主辦方限額200人,但反應熱烈。在12月5日下午,當車票分配到售票站,200張票在兩小時全數沽清,就算主辦方臨加增加50個名額,也是供不應求。

逾500人晚上齊集北潭涌起步

據《野外》當年的報道,除了250人乘坐大會旅遊巴入西貢,尚有約290人用自己的方法到起點北潭涌集合,參加者超過500人。人數比預期多一倍,陳志安笑言:「最主要是梁生(《野外》雜誌創辦人梁煦華)在電台接受訪問,他說行得山的都可以參加,『咁先衰』!」

陳志安記得負責管理郊野公園的漁農處很快配合,批准活動,並請得助理處長呂偉思出席開步禮。由於遷就參加者下班,市區的接駁巴士約於晚上8時出發,開步禮就在9時於北潭涌舉行。在9時20分,呂偉思鳴哨子啟步,首屆麥理浩徑通走正式開始!

今時今日的北潭涌,仍然是麥理浩徑的起點。(資料圖片)
陳志安表示當年「麥理浩徑通走」不少參加者都穿白飯魚。(資料圖片)

當年的參加者的裝備形形式式,什麼鞋都有人穿的。陳志安說:「很少人穿波鞋,有些人穿白飯魚,有些人就穿工程鞋,或者麂皮鞋。」另一名完成者梁笑鳳亦表示:「有長靴、白飯魚,那時潮流興白飯魚,甚至拖鞋都有。其實個個都是趁高興,趁熱鬧,沒有很多人真的打算完成。」《野外》雜誌也有記載,至少有幾位參加者拍撻着拖鞋起行。

當年電筒笨重又光線弱

陳志安續說:「衫褲方面,那個年代很多人穿牛仔褲行山,我就習慣穿短褲,輕快一點。背囊方面,有些人用英軍那些軍用背囊,都是從夜冷店買來的。」由於要夜行,每位參加者都要帶電筒,但40年前的電筒跟現在輕便又光的照明工具截然不同。

梁笑鳳表示電筒十分笨重,她說:「拿住一枝可以『打死狗』的長電筒,要入兩三粒大電池,但燈光仍很微弱。」陳志安表示那些大電池難以支撐全晚,他說:「電筒沒有現在那麼先進,只是電筒的後備電都已很重。那些電芯用幾個鐘就用完,所以要帶多幾粒。」

今年將65歲的梁笑鳳是40年前首屆「麥理浩徑通走」的完成者。(顏銘輝攝)
梁生告訴我們,就算行得快過陳志安都不緊要,最緊要打破英軍紀錄。
溫坤華

首屆麥徑通走的參加者能力參差,如梁笑鳳所說,大部分人沒有打算行完,亦有的像陳志安所言:「很多人都好奇,不太識路。雖然我們有派發地圖單張,但始終都要講體能,100公里路喎!」《野外》雜誌記載,據說最早敗下陣來的是一位女士,僅幾分鐘的路程,行至閘口便抽筋;亦有父親帶住一男兩女共三名小童踏上路途,不知他們行到何時退出。

望破英軍22小時全走紀錄

雖說麥徑通走表面上是個推廣麥徑及行山的活動,並非比賽,但主辦方希望打破英軍的紀錄,故亦有競技比賽的意味。在1979年11月,有兩名英軍以22小時25分走畢麥徑,並事後透過《南華早報》發布消息,形容為創舉。陳志安表示很多旅行隊得悉後,躍躍欲試,認為本地行山友都可以做得到,他說:「我們這些民間團體,行慣山,覺得我們都可以做到,所以我們就讓有能力的行友去破紀錄。」

旅行隊「恒行之友」領隊溫坤華如今仍然健步如飛,常常帶隊行山。(顏銘輝攝)

當年麥理浩徑通走的主辦單位就組織了一班有能力的行友,志有打破英軍紀錄,成員包括現在旅行隊「恒行之友」領隊溫坤華。溫坤華還記得《野外》雜誌創辦人梁煦華的囑咐,「是《野外》雜誌邀請我們旅行隊,我是其中一分子,那時候我們全都是廿幾歲的年輕人,所以一起去玩。梁生私下跟我們說,叫我們盡量行快一點。雖然奇萊山友的陳志安是帶隊,但梁生告訴我們,就算行得快過陳志安都不緊要,最緊要打破英軍紀錄。」

因此,當呂偉思吹響哨子,溫坤華、楊振德、李從發、李炳龍等負責破紀錄的突擊小組,就一馬當先,跑在前邊。總領隊陳志安帶住梁笑鳳等大批參加者進發,踏上100公里的麥理浩徑。

逾500人從北潭涌出發,有幾多人能夠返抵終點?

下一集:【麥理浩徑通走2】大浪西灣多人棄賽 雞公山成迷路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