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灣大選.觀察】郭台銘的「歷史定位」會是什麼?

撰文:張育銘
出版:更新:

台灣政治在經歷柯文哲宣布組黨後,便將目光轉移到動向不明的郭台銘身上。近日傳出郭台銘已結束海外旅途返台,而是否會有「郭柯會」也自然成為焦點。

從許多民調的結果顯示,如果柯文哲單獨參選,他的民調支持度顯然最多隻在20%至25%以內,在「三足鼎立」的情況下必然不會獲勝。另一方面,他的進場對蔡英文的選情將產生「牽制作用」,但也可能成為韓國瑜勝選的「造王者」。

不過,如果是「郭柯合」的情況下,如果郭台銘參選,將對國民黨選情造成一定衝擊,則三方的支持度差異都在誤差值範圍內。換句話說,這股新興的政治勢力,有望真正使2020總統大選形成一種「三國殺」的局面。

郭台銘的歷史定位為何。( 多維:楊騰凱/攝)

當然,外界便十分關注,究竟「郭柯合」會以怎樣的方式進行合作。而當柯文哲在8月1日召開記者會,證實將籌組「台灣民眾黨」,目標進軍台灣立法院後,也有不少人認為柯文哲的動作顯然是考慮放棄參選2020總統大選,「退而求其次」與郭台銘同盟,爭取將2020立法委員的席次最大化。

郭台銘在國民黨初選的過程中,曾說他出來參選是為了「歷史定位」,甚至他在初選快接近尾聲時,還力勸「小老弟」韓國瑜要考慮「歷史定位」留在高雄繼續擔任市長。而今,郭台銘又面臨「歷史定位」的重大抉擇了。

首先,郭台銘可以選擇退出台灣政壇,不加入國民黨、民進黨或柯文哲其中的任何一方,而就像他說的,以無黨派的方式監督政府。他在7月12日上午接受訪問時表示,如果初選落敗, 會想辦法促成第三方勢力,但他又說明第三方勢力並不是組黨,而是以經濟掛帥為主軸的團體、組織,如同環保組織、關懷組織等,扮演監督政府的角色。當然這樣的選擇顯然會錯過這次的總統大選,也讓郭台銘的政治生涯提早宣告結束。

柯文哲對淺藍有一定的號召力,若又與郭台銘合作,韓國瑜選情將遭受衝擊。(高雄市政府)

此外,郭台銘可以重回國民黨的擁抱,不論是擔任韓國瑜的副手,或者在韓國瑜勝選後以經濟特使的身份出席國際場合,為台灣發聲。韓國瑜在提出副手資格時提出兩點,分別是國際觀和經濟能力,而這似乎有為郭台銘「量身打造」的味道,再加上韓國瑜始終沒有決定副手人選,也被外界視為他仍然在等郭台銘的迴應。從國民黨的角度來說,就像朱立倫所說的,假如郭台銘宣布參選,則國民黨可以「打包」了,因此如何團結郭台銘必然是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的首要任務。

再者,就是台灣社會近日熱烈討論的「郭柯合」,但究竟郭台銘要擔任總統候選人還是以副手,或者只是以合作的形式,他的「歷史定位」顯然會完全不同。合作的形式當然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兩人合作的意願,但假如郭台銘和柯文哲最終真的合作了,恐怕最主要原因也是因為一種「恨意」使得兩人進行統一戰線。柯文哲數度提到對於蔡英文的恨,已經為人熟知。而郭台銘則是對韓國瑜背後的中時集團董事長蔡衍明有着強大的恨意,而這也是國民黨初選傷痕遲遲無法癒合的主因。

換言之,郭台銘的歷史定位至少有三種可能發展,但其最終仍然要視最終的選舉結果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郭台銘退出國民黨參選的話,則必然會遭到國民黨員的強烈批評,也可能重演2000年總統大選的局面,又讓民進黨「漁翁得利」。當時原任台灣省省長的宋楚瑜脱黨參選,導致民進黨陳水扁最終以39.3%的支持度勝選,迎來台灣政壇的首次政黨輪替。

而郭台銘心心念唸的「歷史定位」將在他近日的「一念之間」做出決定,可以想見的是,全台灣人民都在等待台灣首富郭台銘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