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情|逾6000人放無薪假創今年新高 比6月初增加近一倍

撰文:楊永年
出版:更新:

台灣自5月中旬受疫情衝擊,發佈三級警戒以來已經滿月,對台灣的經濟衝擊已經開始浮現端倪。台灣勞動部在當地時間6月16日發佈的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數據,計有625家事業單位、6,383人放無薪假,創下今年新高,尤有甚者,在一周之內便增加了1,318人,增幅高達26%,自從實施三級警戒以來,如此的高速增長已持續二周,且仍有擴大趨勢。

台灣勞動部勞動條件司司長黃維琛表示,實施三級警戒後,民眾普遍減少外出移動,並停止出遊及餐飲內用,雖有不少餐飲業者轉型作外送、外帶,但是主導「吃到飽」及火鍋店等類型的業者較難作此轉型,令上游的批發零售業也深受影響。他認為即便之後警戒等級調降,民眾的外出活力也不容易馬上提昇,餐飲業者要恢復元氣仍需時間。

台中市勞工局長張大春表示,6月以來通報無薪假的人數,比起月初成長近一倍,餐飲業及服務業受創程度最深,甚至有一家遊覽車業者因生意全無,60名員工同時申請無薪假,他呼籲台灣民進黨政府應儘快讓民眾都有疫苗可打,加速疫情解封。

根據台灣勞動部統計,共有625家事業單位、6,383人放無薪假,創下今年新高。(中央社)

台灣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戴國榮説道,台灣政府推行的紓困方案看起來很多,但幾乎都是短期救急方案,若疫情未能得到成功控制,三級警戒持續進行,各行業的衝擊仍將持續擴大,他呼籲台灣政府應拿出更長遠且強有力的政策工具。

戴國榮也指出,台灣勞動部現有的計劃雖然給予無薪假的員工補貼或參訓津貼,但是前提條件都是僱主必須通報,而當前許多僱主並沒有通報無薪假,導致這些補貼「看得到卻吃不到」,無法進到紓困體系中。他認為應當比照歐美國家的作法,直接發給勞工一定期間的薪資補貼,有些國家的補貼甚至發到70%的薪資。

台灣勞動部的數據顯示,此次實施無薪假的行業別,以家數計的話,前三名分別是批發零售商164家為數量最多,支援服務業者141家,住宿及餐飲業者為70家;若以人數計,前三名分別是製造業達1,811人居冠,住宿餐飲業972人,批發零售業944人,期中住宿餐飲業在一周內就新增477人,增長速度觸目驚心。

而擔任社會福利體系底層防護網角色,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也出現令人憂心的場面,約有36家、217人放無薪假,新增了23家、128人。黃維琛表示,此現象是因為新冠疫情期間民眾避免前往醫療院所所致。

而在三級警戒的當下,台灣政府推出的紓困方案也難滿足需求,勞工、微型企業、夜市攤商申請紓困相當困難,其政策認定與社會基層的情況顯然有脱節。勞工的紓困措施僅有紓困貸款,但是名額僅有50萬人,當前的申請數量卻已超過66萬人,且設有2019年或2020年的各類年所得為新台幣50萬元以下的申請門檻;台灣經濟部推出針對微型企業的紓困方案,許多的微型企業員工數並不超過五人,且多為家庭成員,民進黨籍立委鍾佳濱甚至指出有多達三分之一的申請案件是「連同負責人在內的員工數僅1人」,認為台灣政府對微型企業的認知與實際情形差距甚大;而多數夜市攤商也因為未加入工會、無勞保證明,沒辦法申請紓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