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等遭華府施壓交數據 美媒:半導體業界已全面拒絕|晶片荒

撰文:楊永年
出版:更新:

美國政府於9月下旬舉行半導體峰會,邀請台積電、三星等一眾企業,明面上是商討解決車用半導體不足的問題,但是主持會議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卻在峰會結束前來一記重拳,要求個企業必須在45天內提供包括庫存、銷售紀錄及訂單等資料,引發各界譁然。
美媒彭博社(Bloomberg)於當地時間10月8日報道,稱拜登(Joe Biden)政府想解決全球晶片供應問題,施壓全球大廠提供數據,已經全面遭到拒絕,這使得解決這一瓶頸的嘗試將變得更加複雜。

美國政府要求半導體企業提供營業數據,遭到企業拒絕。(AFP)

美國商務部9月底要求半導體供應鏈企業在 11 月 8 日前填寫一項問卷,以收集有關晶片持續短缺的資料,雖然這項要求為「自願性質」,但雷蒙多同時表明,如果他們不回應,白宮可能會援引《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或其他工具來強迫他們行動。

台灣及韓國的態度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目前晶圓代工方面,台積電掌控了半壁江山,這促使英特爾(Intel)等競爭對手呼籲增加國內投資,美國、歐盟、日本和中國政府,均採取行動加強支持自家晶片產業。

台積電法務長方淑華於10月6日回應道「台積電絕對不會交出敏感訊息,尤其是客户數據」。台積電前五大客户中,有三家是美國企業,其中最大的是蘋果 (Apple),約佔台積電總銷售額的四分之一,「台積電仍在評估如何應對」,並稱如果美國希望解決供應鏈問題,公司會看看如何最好地提供幫助,台積電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增加汽車晶片的產量,並在一定程度上,將汽車客户列為優先。

台灣第二大的晶圓代工企業聯華電子(聯電)拒絕評論,但財務長劉啟東告訴彭博社表示,公司將保護客户的非公開訊息。

韓國對此事反應尤為激烈,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於10月6日發布了一份聲明,對美國要求所涉及的範圍表示關切,韓媒《中央日報》(JoongAng Ilbo)援引當地晶片製造商的說法,表明美國的要求難以滿足。

美國在此事上的努力未見到成果,短缺的情況仍在惡化。根據研究機構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研究顯示,今年 9 月,晶片訂單下單和交貨之間的交貨期又拉長了 五 天,平均提高至 21.7 周。

台灣輿論亦對此事件高度關注,在9月27日當周詢問美國在台協會(AIT),其發言人鄧艾德(Ed Dunn)則在10月8日回應表示,對於調查可能涉及到營業秘密的部分不會對外公開,也同時會遵守營業秘密。

鄧艾德表示,雷蒙多、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狄斯(Brian Deese)和半導體業主要參與者的會面,討論有關於半導體供應鏈的挑戰及如何增加供應鏈透明度,而這場會議也就衍生出向廠商詢問資料的調查。

鄧艾德強調,調查是「自願性」提供有關於庫存、需求及供應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