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豪專欄】辦公室裏的Cool Kids

撰文:蔡東豪
出版:更新:

小男孩不小了,應改口叫中男孩,因為進入中一。由學校中最大,忽然變成學校中最小,兼且加入了不少新同學,這是必經的適應過程。我留意到他的詞彙豐富了,最有趣是影響中學生身心愉快的「Cool Kids」。在外人眼中,Cool Kids自以為是,有自己一套品味,看不起其他人,態度傲慢。不屬於Cool Kids的學生,對「cool」這個形容詞不以為然,認為cool不重要,至少口中是這樣說,例如小男孩。我聽他分析Cool Kids的行為,會心微笑,我想到的卻不是童年往事,而是離現在不遠的辦公室百態,想深一層,辦公室似足中學,Cool Kids四處可見。

如果Cool Kids是一種動物,中學的Cool Kids和辦公室的所謂「型人」屬同一品種,只是生活在不同環境中。辦公室的型人聯群結隊,食lunch去party,與其他部門的型人混熟,與上級的關係特別好,總是獲得最筍的差事。屬於型人的打工族,自信心特強,在辦公室行路也好像快點。相反,不屬於型人的打工族,如中學生,照樣口中看不起型人,認為這些人扮嘢,做事不夠紮實,心裏其實多麼渴望可以加入型人小圈子。

當然,有些辦公室小圈子專門蝦蝦霸霸,作風討厭,花大量時間搞是非,不過這些小圈子不會長命,不談也罷,我想談的是型得起的小圈子。

型人小圈子的形成,有三個特徵:自發組織、精英心態及局內人心態。(iStock)

型人小圈子的形成,有三個特徵:一、自發組織。上司挑選幾位同事做一個具挑戰的項目,型人小圈子由自己產生,經過互相吸引和互相排斥的物以類聚過程,很多時包括不同部門的成員。上司沒法決定誰人型或不型,總之有些人不費力氣地型起來,有些人怎耗力,也打不進型人小圈子。

二、精英心態。型人不一定自以為是,自覺高人一等,但型人時時刻刻為自己的付出和成就感驕傲。型人很可能是公司內往績最優秀,工作最勤力的一群。這些人認為優越感是努力和懂得把握機會的成果,其他人不夠型,與人無尤。型人享有公司特有權力和資源,但這些人向自己解釋,這樣做是為公司好,交給其他人做, 隨時出亂子。

三、局內人心態。入會資格容易的話,這個會不會受歡迎,愈難入的會,愈多人爭住想入。型人非常了解這道理,確保入會程序嚴謹,寧枉勿縱,型是一種品質的象徵。圈中人有特權,分享獨家資訊,互相扶持,代表向上游的通行證。

小圈子無處不在,辦公室也有型人小圈子。(iStock)

怎樣打入型人小圈子,很難給予具體意見;怎樣與型人小圈子共處,是一個更有意義的問題,因為型人的確存在。組織社交圈子是與生俱來的技巧,遠古人類也了解到聯群結隊,除了增強打獵能力,守望相助,更提高生存機會,朋友具有實質意義。辦公室環境中,朋友更重要,很多公司鼓勵員工競爭,相信森林定律,同事間互相廝殺,非但不阻止,還暗笑默許。

最近和兩位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朋友吃飯,談話中發現公司雖然不同,但工作環境有一項完全一致的特點,是「馬房生態」。誰屬於誰馬房,某程度上可決定年輕會計師的前途。管理層不但不阻止,甚至把馬房生態制度化,ABCD,甲乙丙丁,梗有馬房跑出,公司最後也會得益,至於跑不出的馬房,well,成年人很清楚遊戲規則的。

自己屬於小圈子的話應該珍惜共處機會;不屬於小圈子也不要鄙視他人。(iStock)

小圈子無處不在,不會被科技發展影響,一百年後,中學仍有Cool Kids,辦公室仍有型人小圈子。或者我們可暫時撇開標籤,不談「cool」和「型」這些字眼,想深一層,同性相吸,我們就是喜歡和同類人相處,「類」可以是性別、膚色、宗教、工作態度、做人處世價值觀。不只相處,交往的時候,我們特別願意幫助同類人,肯蝕底,不計較,這都是人之常情。如果這樣看的話,小圈子便不是洪水猛獸。自己屬於小圈子的話,或者應該珍惜這些共處機會;不屬於小圈子的話,不要鄙視他人,以平常心看待同事,視之為必要的人際關係。雖然大家型法不同,不屬同一圈子,但可以有辦法一起做好這件事。

至於小男孩,最近他說:「Cool Kids淨係識買名牌,我認為內在先重要。」他最近一定是看了某段YouTube短片,向我重複這段說話。

上文刊載於第124期《香港01》周報(2018年8月13日)《辦公室的Cool Kids》。

更多《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蔡東豪專欄《企管人文》文章: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