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撥40億搞「再工業化」 單一產業結構問題就能解決?

撰文:梁艷明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塵埃落定,政府建議撥款40億元大搞「再工業化」,包括成立「再工業化資助計劃」及改建工業大樓,以加速本港再工業化進程。此前她亦在9月2日大埔環保紗廠的開幕式上表示,這是50年以來再次有環保紗廠回歸香港,對本港推動再工業化屬一大鼓舞。在現今這個極度缺乏工業體系支撐的產業結構下,香港再工業化是否「白紙畫新圖」?香港能否借助再工業化這股「東風」,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盛極一時的「香港製造」重新走向世界?

自動化環保紗廠一天可處理大約三噸舊衣物,傳統的製造業需要十倍的人手才能完成同樣的工作量。(受訪者提供)

面對產業結構單一和實體經濟空心化的問題,許多國家提出了再工業化策略,力圖優化產業結構,保障就業增長,帶動經濟復蘇。美國的再工業化策略旨在培育實體經濟,引導製造業回流,同時促進國內就業環境,度過金融危機。歐洲國家的再工業化策略則着重研發創新,特別是在能源環保等相關領域的研究。與此同時,全球正興起以互聯網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為核心驅動力的「工業新世代」,製造業技術革命正蓄勢待發,有人譽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

香港順應世界潮流,將再工業化視為「潛力股」。政府在2015年11月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目標之一便是推動再工業化,協助企業升級轉型為高增值產業,以圖改變香港經濟過度依賴金融、地產的局面。2016 年初發表的《施政報告》亦指出,「再工業化有潛力成為香港新的經濟增長點」。

楊偉雄曾表示再工業化的目的是建立高增值的製造產業。(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應用智能化 打造高端製造業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曾在工業家論壇上表示,再工業化的目的是建立高增值的製造產業。這些高端製造業懂得利用物聯網、雲端運算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進行智慧生產,並且不佔太多空間。他強調,再工業化並非要將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帶回香港,亦不一定是發展全新產業,而是在現有產業上加入創新科技元素,提高商品品質和生產效率。

龍達紡織公司與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共同開發的「把舊混紡衣物升級再造的工業系統」是本港再工業化的範例。這個系統採用智慧化生產管理, 利用機械處理、高溫高壓、生物處理等方法將舊衣物重製成新紡紗。其中,顏色分類系統運用先進的視覺演算法把衣服分類,並由機械手臂協助工作,這程式可減少染色和加工工序,簡化後續的紡織工序;此外,智慧存放系統能有效存取布料,結合下游生產線指令進行生產,使整個過程自動化。經過循環系統,這些舊混紡衣物能被再造成優質纖維,再造的紗線可以重新投入紡織生產,而且由於物料來自本地,供應鏈縮短,產品可以快速推出市場。

經過循環系統,舊混紡衣物能被再造成優質纖維,再造的紗線可以重新投入紡織生產。(鄧倩螢攝)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行政總裁葛儀文稱:「再工業化時代的生產模式需要高科技和高增值,強調更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更靈活及有智慧,而且更有效率。」他表示,環保紗廠目前共有六個研究員和工程師,一天可處理大約三噸舊衣物,傳統的製造業需要十倍的人手才能完成同樣的工作量,所需費用也比購置機器的成本高。

在大埔設立的自動化環保紗廠是利用機械處理、高溫高壓、生物處理等方法將舊衣重製成新紡紗,而位處荃灣的G2G(Garment to Garment,服裝循環回收再造系統)廠則用全自動「機器手」和無人駕駛的小車替代工人,再配合3D針織技術,最快四小時內製作出「新衣」,既環保又能提高經濟效益。

葛儀文表示,再工業化時代的生產模式需要高科技和高增值,強調更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鄧倩螢攝)

為了吸引高智能港企將生產線遷回香港,港府於2006年斥資逾20億元成立五所香港研發中心。研發中心致力推動製造過程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的成果創新,並且積極推動研發成果的應用。例如上述的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與香港體育學院合作,多次為香港賽艇隊設計高性能制服,出戰亞運會和奧運會;以及配合全球定位追蹤應用程式的防風外套,協助長者中心的員工更有效率地照顧長者。

此外,汽車零部件研究及發展中心開發的電動車便攜式充電器套件大大減低了安裝及維修相關裝置的成本。再者,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開發了一種經納米技術改良的水泥基防水塗層,可直接應用於潮濕的表面,且不影響混凝土表面的黏合強度。這些例子表明創新科技能為傳統行業升級增值、提高產能,還可以促進產業多元化發展。

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與香港體育學院合作,為香港賽艇隊設計高性能制服出戰亞運會。(資料圖片/港協暨奧委會)

葛儀文指出,「一個健康的經濟體系離不開製造業的發展,平衡發展的經濟體系才能讓年輕人有更多的選擇。」他表示,香港再工業化應朝着高增值、低污染的產業方向發展,推動智慧及綠色製造,並強化「香港製造」的優質品牌,創造惠及社會各階層的就業機會。

香港的製造業發展盛極一時,「香港製造」的信譽和品質聞名世界,如長沙灣的成衣時裝業、紅磡的珠寶玉石業、葵涌的電子產品業、黃竹坑的家具業、觀塘的玩具禮品業等。隨着內地改革開放,大量工廠北移,「香港製造」的品牌隨之沒落,香港蛻變成國際金融中心,社會的經濟結構和就業人口也由此改變,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演變成支撐香港經濟命脈的「四大支柱」。

香港的製造業發展盛極一時,圖為1970年代女工在香港的工廠製作牛仔褲。(資料圖片/GettyImages)

用「後發優勢」 塑光輝歲月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製造業在本地生產總值所佔比率從1980年的23.8%下降至2017年的1.1%,服務業佔比則增至92%以上,約85.3%的就業人口從事服務業(下表)。趨向單一的產業結構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例如樓價、租金高企、結構性失業和貧富懸殊等等。

如今的香港既無土地空間、也沒有藍領工人,回到「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時代是不可能了。然而,今天的香港是否能運用既有優勢,諸如廣闊的國際市場、優越的生產管理模式、穩健的金融體系、完善的法律法規等,加以新的研發增值,再創輝煌?工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承托。香港緊靠珠三角和東南亞這樣的世界級工廠,擁有全球採購及銷售網絡以及龐大的內地市場,這些無疑都是再工業化的有利條件。另外,鑑於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在2003年簽署的CEPA協議(《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香港的產品輸入內地可以享有零關稅優惠。相比內地進口外國材料所需的關稅額,節省的費用可大致彌補兩地勞動力成本的差距。

其次,香港完善的資訊科技建設及強大的服務業為發展網上平台與售後服務提供競爭優勢;如能結合「香港製造」的品牌效應,可為香港再工業化發展帶來優勢。例如,本港的生物科技較內地成熟,一些廣為熟識的中成藥及食品的生產商會選擇在香港製造高檔次產品。

黃錦輝指出,香港有很大的空間進行B2B(企業對企業)量產,他相信只要香港急起直追,仍是大有所為。(吳鍾坤攝)

香港中文大學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表示,如果說香港的傳統製造業是 「前鋪後廠」模式,現在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前研後發」模式,香港負責上游研發,向北走,輻射全國,帶動內需;向外走,走向世界,發展外向型經濟。他舉例,河套地區位處深港兩地邊界,香港政府可以運用這地緣關係,充分發揮「一國」之利、「兩制」之便的優勢。香港企業可在區內推行「原廠品牌製造商」(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簡稱OBM)的模式。港商在河套區研發創新產品,透過香港法律保護產品的知識產權,然後把產品轉移至內地城市量產,最後經香港推出國際市場銷售。香港工業總會亦指出,雖然不少企業把生產線轉移到內地,但它們的總部和後勤基地仍留在香港。

上文節錄自第133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0月15日)《再工業化加速 白紙繪新圖》。

更多《香港01》周報​施政報告相關文章:【施政報告】請勿在平行時空與大眾同行—香港01致林鄭月娥公開信【施政報告】有政策無配套 商用車業界拒用電動車【施政報告】巴士電動化遙遙無期 政府新招欠奉【施政報告】減排政策無突破 環團憂治標不治本【施政報告】港缺乏工業體系支撐 再工業化似是白紙上畫新圖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