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模式】安心湊仔是基本人權 政府善待生兒育女

撰文:陳奕謙
出版:更新:

走在瑞典街頭,不難看見男的、女的推着嬰兒車,或手抱孩子在逗他們玩。這樣的畫面不只是公眾假期或周末,連在平日也是這樣,好像他們都不用忙上班,為三餐奔波。相比起來,香港父母為了糊口,孩子只得交給別人照顧,連男士侍產假應否由三天增至五天,也鬧個不可開交。種種情況,對於家庭友善的瑞典,可以說是難以理解。畢竟對他們而言,安心生兒育女是基本權利,是多麼的理所當然。(此乃瑞典模式專題報道之一,文末可看相關報道及專訪影片)

未到三十歲、住在斯德哥爾摩的Mattias初為人父,兒子Elton快滿一歲,訪問前以為他或許日夜頻撲,早晚難安睡。到了地鐵站,迎接我們的Mattias精神不錯,不論是推嬰兒車或手抱Elton,他都駕輕就熟。

那是一個星期二的下午,在音樂串流公司工作的Mattias卻不用上班,展開第一天全時間照顧Elton的生活。而太太放下護士工作一整年後,亦重返醫院上班。Mattias分享說,類似的夫婦分工在當地很常見: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由媽媽休假照顧,爸爸上班工作;第二年由爸爸休假照顧,媽媽上班工作。

Mattias的太太任職護士,在生產前後放了14個月產假。在Elton快將一歲時,Mattias開始放有薪假期,全時間「湊仔」。(余俊亮攝)

男女產假關乎性別平等

瑞典人不喚這種假期為「產假」(maternity leave),而稱「育嬰假」(parental leave),男女適用。1974年引入制度時的育嬰假長6個月,即180天,放假期間可支領九成薪金。隨後多年,瑞典政府一再延長育嬰假期,由6個月到12個月,由12個月到目前的16個月,即480天。雖然自1990年代起,育嬰假期間的薪金減至八成,但整體而言仍然相當吸引。

或許是媽媽養育嬰孩的傳統印象深入民心,起初支取180天育嬰假的幾乎全是媽媽,初為人父的繼續上班幹活,數字上男士放育嬰假的日數還不足兩天。後來政府檢討制度,發現這種現象不利女性在職場工作,例如僱主在聘請女性時會考慮產假的人手損失,傾向聘用男性。有見及此,當局加入父或母放假日數,一開始指定父母必須各放假一個月,隨育嬰假延長,指定假期逐步增至三個月。換言之,Mattias和太太共享480天育嬰假,當中有180天指定由雙方均分,其餘300天則由他們自行協商如何分配。目前全國的平均數是丈夫放假約130天,餘下350天由太太放。

不但如此,這480天育嬰假還有很多細節。例如:

父母不一定要在孩子出生後立時放假,大部分假期只要在四年內支取就可,還有小部分可以留待日後再享用,以孩子12歲為最遲期限;
在孩子一歲前,父母可在同一天放有薪假,但孩子一歲起,他們不能同一天取育嬰假;
480天有390天都是八成領薪,餘下90日政府只提供最低補貼,目前定於每天180克朗(1克朗約0.9港元)。

即使新手父母是失業或人工微薄,政府都會確保他們在育嬰假期內,每個月享有7,500克朗收入。所以,瑞典父母除了參考各自的月薪水平外,還會考慮所屬公司或工會提供的育嬰福利,來決定如何分享假期。

具體談起來時,Mattias形容這是「拼圖遊戲」,然後拿出手提電話,開出一個文件檔慢慢講解。「這隻色代表她放八成薪酬假,這隻色即是我放假,另外這是我們一起放假的日子。你們看到今天起轉了色,代表她重新上班,我開始放育嬰假。」他表示,瑞典的新任父母通常都會開一個這樣的文件檔,商量如何善用480天育嬰假及其他假期,才能夠最好地照顧孩子。

孩子數目 八成支薪日數 最低支薪日數 總日數
1 390 90 480
2 480 180 660
3 660 180 840
4 840 180 1,020

 

育嬰假的錢從何而來?答案是社會保障局(Försäkringskassan)。不論是育嬰假、病假、失業或傷殘津貼,社會保障局是負責發放政府資助的部門。為了提供育嬰假,社會保障局每年花約300億克朗支付父母薪酬,當中三份二金額給了媽媽,三份一歸爸爸。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不時可見孩童在遊樂場玩耍,加上怡人環境,令大人都想玩在一起。(余俊亮攝)

僱主供款撐起僱員福利

常言道「羊毛出自羊身上」,政府的錢說到底還是納稅人的錢,但這不代表瑞典「打工仔」間接自我供養產假,真正支撐起這個育嬰假制度的,其實要算是一眾僱主。

在瑞典做生意,就得肩負「社會保障費」的責任,將員工薪酬的31%上繳政府。他們請人的時候,心裏通常都會換算一下,例如想開出人工20,000的話,就代表每個月開支30,000。而在打工仔心目中,他們亦會視餘下那69%才是自己的人工。以Mattias為例,他自言是收入比較高的一群,月薪5萬多,但拿起計算機補充說,他的僱主實際每月支付7萬多克朗,只是當中2萬用作交稅,從來都不會到他的手中。社會保障費加起來每年高達2,000多億克朗,是全國政府第二主要收入,足以給在職父母、失業者、退休人士等提供種種福利。

全國政府三大收入來源

29% 入息稅
22% 社會保障費
21% 消費稅
「Skatt」是瑞典文的「稅」,亦有財富之意。不少瑞典人已習慣交稅,支撐社會福利。(余俊亮攝)

值得留意的是,官方的育嬰假薪金其實設有上限,每月最多發放29,000克朗,換言之,理論上中產或高薪一族將取不足八成人工。但實際上,在行集體談判制度的瑞典,工會替打工仔向僱主爭取不少福利,包括在育嬰假薪金方面,部份慷慨的公司會給予初為人父、人母的僱員餘額津貼。另一方面,為鼓勵男性放假「湊仔」,讓太太更多在職場工作的機會,白領工會TCO又提倡設立平等機制,若果夫妻二人能夠平均取用480天育嬰假,即各享240天的話,假期內的薪金應由八成加至九成,以作鼓勵。

在育嬰假以外,瑞典的父母還有甚麼福利?「我們受惠很多,多到難以一一細數。」Mattias舉例說,Elton的健康檢查、看醫生、遊戲班,以至由初唸書一直到上大學,全部都是免費的。翻查資料,瑞典的幼稚園收費最高可達1,290克朗,但與此同時,政府每個月發放1,050克朗育兒津貼,大部份家長都用來交幼稚園學費,等如人人都免費上學。在幼稚園以後,育兒津貼可花在其他方面,直到孩子滿16歲為止。而他們在小學和中學唸書,亦可享免費午飯,每個月又省下不少開支。

我們受惠很多,多到難以一一細數。
瑞典新手爸爸Mattias

有人說,香港人生兒育女要幾百萬,還未計為校網而搬屋那些策略考慮。那麼,Mattias和太太決定生小朋友時,又有沒有想過財政負擔、選校等因素?他坦言沒有,最多只是考慮斯德哥爾摩以外,還有甚麼城市更適合孩子成長。「大部分學校也差不多,我們至今也沒有想過報讀的問題,只關心幼兒服務。」

瑞典新手爸爸Mattias不時帶孩子Elton到幼兒中心玩遊戲。他表示,政府提供的育兒福利多得不能盡錄。(余俊亮攝)

BB是瑞典國寶?

訪談後,Mattias要帶Elton參加遊戲班。他一邊推着嬰兒車,一邊談不同的育兒福利。往幼兒中心的路程只是幾分鐘,只見職員出來接待,記下名字已經可以進去遊玩。那裏每天設有多節時段,基本上父母甚麼時候想帶孩子來也可以。來的人有的是爸爸,有的是媽媽,也有父母一同帶孩子來的。其中一名媽媽主動向我們表示,她來自加拿大,對比兩地的家庭政策,特別體會到瑞典育兒福利多。

這讓我們想起,有移居瑞典兩年的香港人曾向我們說,他在當地悟出一個道理:「BB在瑞典是國寶來的」。他乘搭巴士時,經常看見父母推嬰兒車上車,而人人都會主動騰出空間,百般禮讓。根據斯德哥爾摩的規定,推嬰兒車的父母更可享優惠,免費乘搭巴士。

從功利角度看,產假和侍產假能否提高生育率,固然尚要更多實證研究,但社會若能做到全面的家庭友善,不論最終能否吸引民眾生兒育女,亦肯定可以讓父母花更多時間在己出身上,而非下班後已再沒心力照料,甚至假手於人。如此的社會環境對家庭和個人成長均有利無害,意義並非個別經濟數據能反映。

〈瑞典模式——由搖籃到墳墓〉影片:

瑞典人的生、住、病、老系列:

【生兒育女】安心湊仔半日閒【安居樂業】住房權利非炒賣【病不畏貧】政府包底醫藥費【老有所依】全民退保不是夢

全面了解瑞典模式及社會制度:

福利主義非窮人恩物 中產亦可受惠其中公共交通劃一收費 連票價也有政治問責?工會運動穩定社會 集體談判保障工人議會強調地方自治 公民意識從此培養

上文部份刊於第135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0月29日)〈由搖籃到墳墓 瑞典福利何以哉?〉。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