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透視政黨地區網絡 蛇齋餅糭再升級?(下)

撰文:吳倬安 彭毅詩 蔣鈞樂 羅家晴
出版:更新:

對於「蛇齋餅糭」成為區議員選舉「新常態」,政圈內有不同聲音,民主派批建制派以龐大的選舉資源「籠絡人心」,建制派反指民主派指摘他人的同時,亦以「蛇齋餅糭」服務社區,甚至比建制派「有過之而無不及」。到底建制、泛民對「蛇齋餅糭」有何看法?「蛇齋餅糭」又是否真的和選舉結果「掛鈎」?

承接上文:【區議會選舉】透視政黨地區網絡 蛇齋餅糭再升級?(上)

在南區利東邨擔任逾七年區議員的現任立法會議員區諾軒接受《香港01》訪問時形容,建制派「『蛇齋餅糭』已經做到好完善」,由過往於街頭派油、派米進化到另一境界,包括透過Whatsapp、Wechat等社交平台散播消息,把居民組織起來,成為建制派穩定的選票來源;建制派亦會透過加入或參選非政治組織壯大他們的實力,「近一、兩年留意到家長會亦會遭『高度統治』,中、小學家長會非常積極地參選」。除此之外,法團、互助委員會等亦成為選舉的兵家必爭之地。

區諾軒續指,建制派近年甚至會透過舉辦多元化民康活動,爭取選民支持,近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民建聯於中西區舉辦「睇波活動」,以及有組織贈送小冊子、為居民提供煮餸小秘笈。區諾軒直言,民主派不能忽視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部署,又形容建制派「蛇齋餅糭」攻勢每屆均有增長,「這屆建制派找的(參選)人較以前恐怖。」

翻查資料,區諾軒所謂的「睇波活動」,應是民建聯中西區支部與體育公關公司合作,於去年12月15日在中山公園直播曼城對愛華頓的英超聯矚目大戰。有謂足球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從當區區議員、社區幹事在社交專頁張貼的活動相片可見,當晚到場觀看英超賽事的人數眾多,當中不乏年輕人。

民建聯於去年12月中舉辦蛇宴。(民建聯中西區支部FB圖片)

資源再分配「是議員職責」

對於建制派被指藉「蛇齋餅糭」攻勢爭取選民支持,青年民建聯主席、觀塘區議員顏汶羽認為,此類「蛇齋餅糭」的指控對建制派並不公允,「第一,蛇齋餅糭與選舉無關,若派東西就可以當選,那麼居民揀有錢人便可以!第二,社會上有很多有能力的人希望回饋社會,區議員就是一個平台,將資源分配畀有需要的居民。」

顏汶羽解釋,若有個人或組織有意將資源分派予新來港人士,居民聯會或非政府組織是一個渠道,區議員則是另一種選擇。他強調,區議員只是重新分配資源的平台,「區議員有不同角色,其中一個角色就是做配對,例如我出面取得資源,(然後)將資源有效分配,這亦是議員的職責。」

他又認為,坊間為「蛇齋餅糭」貼上了「負面標籤」,但實情並非如此。他舉例指,自己早年亦曾在戲院「包場」,為居民提供電影欣賞會,以優惠價售賣戲票予居民,「當時包全場也只是1,500元,若平日一家四口到戲院看戲,可能都要200至300元開支」,他形容自己當時亦只是擔當「團購」角色。

表面上,派發「買餸車」似乎只是區議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背後其實隱藏着層層關係網絡。(資料圖片/讀者提供)

被問到築福基金資助民建聯區議員和社區主任派發「買餸車」,顏汶羽表示不太知道其他區的情況,但相信其他區所屬的支部會衡量是否能接受資助,以及考慮該區居民是否需要該項物品。顏汶羽又坦言,中電等公營機構亦與區議員合作,派發月餅予市民和居民,「泛民、建制也有(派東西),這不是特別的事,每名區議員都有自己的地區網絡,該網絡提供的資助又適合當區居民,何樂而不為?」

兩大陣營區選部署各不同

距離區議會選舉尚餘十個月時間,一場又一場的區選「前哨戰」正在不同地區「開打」。面對建制派龐大資源攻勢,地區資源較遜的民主派該如何應對?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提出的「風雲計劃」在民主派中開展,能否衝擊建制派在區選中的優勢?

區諾軒形容,民主派正「面對建制派全方位的攻擊」,他解釋:「(建制派)一個又一個(選民)積累起來,到最後時刻作『政治動員』之時,(選民)便會傾向選擇他們較信任的人」。

區諾軒又拿出一本由前立法會議員、在荃灣區盤踞多年的陳偉業所撰寫的地區工作手冊,他在上任後細閱該手冊,形容該手冊為寶物。(梁鵬威攝)

區諾軒認為民主派需制訂更有效益的策略應對,地區人士處理議題時不應陳義過高,「有些地區人士沒有想過,街坊到底是否聽得入耳?」他續說:「街坊向你求助,你是否已經做好?關注的議題是否是區內關心的事務?」他又以反對「明日大嶼」為例,認為反對東大嶼人工島的議員或地區人士,應以不同的切入點和更豐富的論述抗衡政府的輿論攻勢。

區諾軒又以早前利東邨法團改選一役為例,勸勉同路人,指贏得人心不一定要靠「蛇齋餅糭」。他憶述對手攻勢猛烈,猶如區議會選舉一樣,天天擺設街站,惟親民主派的法團最終亦成功勝出改選。區諾軒認為,勝選是緣於民主派和法團過往在利東邨的工作獲得認同,「並非靠蛇齋餅糭,而是靠我們對屋苑管理的關注,我們回應市民的訴求。」他說,市民懂得分辨,從而選擇相信何人。

訪問期間,區諾軒又拿出一本由前立法會議員、在荃灣區盤踞多年的陳偉業所撰寫的地區工作手冊,他在上任後細閱該手冊,形容該手冊為寶物,認為有意參加區選的地區人士都應該閱讀。區諾軒坦言,傳統「做區」的手法近年愈來愈少人傳承,例如工作手法、如何建立關係網絡等。「政治思維需嶄新,但基本功是不可或缺的,否則只會被邊緣化。」他形容自己有一個心願,就是撰寫一本2019年地區工作選舉手冊,讓同路人參考。

顏汶羽表示,區議員需整合不同階層的訴求,不能偏重某一特定階層。(歐嘉樂攝)

另一邊廂,顏汶羽認為每個黨派都有一套「攻打」區議會選舉的策略。以民建聯為例,該黨在各政策議題上挑選正、副政策發言人,讓年輕人可按自己的興趣加入相關委員會,透過出席公聽會、與不同持份者溝通,從而培養新人對所屬政策範疇的認識。

至於有何秘笈授予有意參加區選的年輕黨友?顏汶羽提出三大要點:第一,需花時間「落區」,了解居民生活需要面對的問題;第二,需善用民建聯的網絡,例如如果發現區內有什麼問題,可通過該黨的網絡知會立法會議員及官員,進而解決問題;第三,不能偏重某一個特定階層的訴求,例如不能過分強調青年權益,需整合不同階層的訴求,「老人、師奶同樣重要,做區議員要得到大部分市民的認同。」他強調,整合不同市民訴求之後,要有自己的政治判斷,以及用調查數據、市民意見,讓有關當局清楚問題所在,才能「成功爭取」。

顏汶羽又認為,年輕黨員「落區」前需首先認同黨的理念,同時要明白從政路不容易走,「若你做過(議員)助理,你會明白當議員是24小時工作。」除此以外,他指議員薪酬福利並不豐厚,每四年需再選一次,並非一份穩定的工作,亦無明顯的晉升階梯,「可能要早上5時起床,6時落區,完成地區工作還要到晚宴應酬,大時大節、平常人放假的日子更是落區旺季」。他直言,若年輕人只是為名利參選,「我奉勸佢唔好選。」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觀乎今屆或下屆區議會選舉,「蛇齋餅糭」的招數或仍會奏效。(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蛇齋餅糭」真能左右選情?

誠然,無論是區議會選舉抑或立法會選舉,都是一場民心向背之戰。「蛇齋餅糭」對選民來說當然是切身利益,故民主派流傳着一個說法,即建議選民儘管取用建制團體派發的「蛇齋餅糭」,但票要投給民主派。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該說法目前未見成效。他認為上一代的長者比較保守,教育程度較低,亦無現時中年一輩般重視政治,故蛇齋餅糭始終是奏效的;而且,地區工作不只是區議會在做,其他資源龐大的組織亦會「落場」,甚至可在區內做上六、七年,故民主派的願望恐怕會落空。

鍾劍華補充,根據人口結構,待現時的中年人階層成為長者階層,到時情況可能有所轉變。但觀乎今屆或下屆區議會選舉,「蛇齋餅糭」的招數或仍會奏效。至於政府能否修例堵塞中間可能存在的漏洞?他認為,這要視乎現屆政府有無決心去做。

上文節錄自第14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14日)《透視政黨地區網絡 蛇齋餅糭再升級?》。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