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在《綱要》下探索香港 「強強聯合」成解讀大灣區關鍵

撰文:王俊傑 陳珈琋
出版:更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籌備多時,上周終於面世。《綱要》洋洋灑灑近三萬字,為未來數十年珠三角地區發展一錘定音。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講座教授葉嘉安在《綱要》發布後向本地傳媒明言,「我們不要活在過去式,以為珠三角還是以前般落後,我們應該讓香港還有點利用價值的時候,積極參予大灣區的發展和建設。」他更指出,《綱要》可能是香港發展的「最後機會」。

《綱要》對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以及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香港、深圳、廣州及澳門列為四大核心城市。

「創新驅動發展」無疑是大灣區的生命線,《綱要》提出一系列重點產業項目,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5G和移動互聯網、智能機器人、3D打印、新一代通訊技術、生物醫藥、高端醫學診療設備等等。根據《綱要》提出的願景,四大核心城市將發揮自身在創新研發能力及運營優勢,結合其他灣區城市的產業鏈,聯合構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群。

創新驅動發展 香港角色何在?

香港在其中有什麼角色可以扮演?《綱要》提出香港要打造成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鞏固和提升金融、航運、貿易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見表一),以及服務業的優勢(見圖一),但在新興產業這個重要環節,香港似乎缺位。《綱要》指出珠三角九市已初步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產業結構,列明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建立具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並將珠海及佛山建設成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的龍頭。香港則要大力發展創新產業與培育新興產業,並「支持香港在優勢領域探索『再工業化』」。

「其實香港已經落後了很久,我們已經錯過了工業3.0(信息工業),不應該再錯過4.0 (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葉嘉安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出,「深圳從2000年代開始,每年投入超過4%GDP的研發(R&D)經費,而香港現在才說1.5%(科研投資佔GDP比例),少了一半以上。」

香港經濟結構單一的問題多年來為人詬病,經濟發展長年依賴四大行業,包括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以及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但與鄰近地區相比,競爭優勢日漸減弱。港府在十年前曾提出發展文化及創意、醫療、教育、創新科技、檢測及認證,以及環保這「六大優勢產業」(見表二),但成效不彰,佔本地生產總值的份量不足百分之十,醫療與教育兩個版塊,更早已隨特首易人而被剔出經濟產業範疇。

相比之下,深圳近年積極規劃與發展新興產業,涵蓋生物科技、新能源、互聯網、文化創意與新信息技術等領域, 2017年新興產業佔其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已超過40%。去年底,深圳市政府調整「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綱要》為大灣區所定戰略重心中早已掌握先機。(見表二)

葉嘉安早於1994年發表文章,提出香港有急切需要發展高科技產業,惟在自由放任政策下,政府一直不願意干預相關前瞻性規劃和研發活動。他指出,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力求創新,市政府給予大量支持,加上拼博的外來勞動力,令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而隨着深圳發展,擁有工業生產技術的東莞近年也已靠高附加值產品的產出和出口,填補傳統產業衰退的缺口。

相比之下,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治港藍圖裏雖包含「產業多元化」,惟港府在支援大學科研及中小企等創新科技發展方面一直保守,導致本港的科研和生產轉化力度比較薄弱。葉嘉安舉例,在專利申請方面, 深圳已遠超過香港,2016年深圳專利申請數目逾14.5萬項,香港僅約 1.4萬項(見圖二)。

「Never too late」,葉嘉安提醒,香港在產業規劃上不應一味蹉跎歲月。他解釋,香港餘下的「利用價值」大概可分為大學科研成就及金融樞紐地位兩方面,其中在大學方面,香港在世界排名和科研均有優勢。不過他補充,內地不少大學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亦在大力投資研發,「人家不會做研究嗎?將來他們研發了好東西,便不需要靠你了。」

他又指出,「一國兩制」令香港在金融方面仍有優勢,惟前海蛇口自貿區、上海陸加嘴貿易區亦正在發展。「現在我們還有剩餘的利用價值,十年後、廿年後就不知道了,怎麼可以覺得中國不會發展呢?看看過去十多年,他們發展得多快,『最後機會』是這樣的意思。」他認為香港需要邁向創新知識型經濟,進一步強化創新、人力資源、STEM教育和研發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創新工業一定要做,否則只會慢慢被其他城市超過。」

「一國兩制」令香港在金融方面仍有優勢,惟前海蛇口自貿區、上海金融業亦正在發展。(視覺中國)

特首林鄭月娥也意識到時間不等人。在《綱要》發布後首次公開發言,她用「蘇州過後無艇搭」形容大灣區對香港的意義。這番話來自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7年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視察之行。在上周四(21日)於本港舉辦的《綱要》宣講會上,林鄭又強調,隨着全球與周邊經濟體的競爭加劇,香港傳統產業的優勢正在縮窄。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保護主義抬頭的今天,香港所面對的挑戰更形嚴峻,「我們必須力求創新,發展高增值及多元化的產業,為香港經濟注入新的動力。」

高增值多元化 能否成為現實?

「現在內地(追趕)上來了,你怎麼再進一步發展?」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建法亦擔憂香港前景。他指出,香港至今仍未有經濟轉型的方向,物流業等重要行業正面對大環境的轉變,特區政府需要認真研究怎樣參與大灣區規劃,才可對香港的經濟及城市發展有最大的推動力。

特首在《綱要》發布後首次公開發言,用「蘇州過後無艇搭」形容大灣區對香港的意義。(視覺中國)

2011年粵港澳三地政府公布《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亦曾引起本港市民廣泛討論和爭議,有聲音抗拒與內地合作,擔心會損害香港利益。當時沈建法撰文,指如果只注重香港自身利益,忽略其他城市的利益,這種跨界合作將不能持久,只會是短暫的。八年後,他再警告:「整個深圳及廣州(在創新產業上)已經有相當好的基礎,如果一起往前走,可能對香港有正面的好處。但如果香港不想參與(大灣區)、不理它,深圳自己發展好了。深圳做不到嗎?還是可以的。如果香港不找到新的發展空間的話,人家在發展,你是零增長,很快便落後了。」

沈建法強調,合作就是找到「共贏」的地方,大灣區各個城市有平等的話語權,港府可將要求攤在枱面上,與其他城市協商,亦可以拒絕對本港構成負面影響的要求,「不合作,不溝通,大家的優勢就不能發揮。」他補充,港深有很大的互補空間,深圳的強項在於研發能力,有不少先進的大型企業,香港的優勢在於頂尖的大學基礎教育,培養人才,「大家放在一起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上文節錄自第151期《香港01》周報(2019年2月25日)《「極點帶動」成解讀大灣區關鍵 《綱要》之下探索香港「點做」》。

相關文章:【大灣區】《綱要》避談融合只談合作 港深同城化成不可迴避議題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