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狂想曲.三】換湯不換藥的構件設計 香港公屋千篇一律之謎

撰文:黃雅婷
出版:更新:

香港公屋為何千篇一律?房屋署前建築師衛翠芷說:「香港公屋其實已經不差,甚至比一些私人屋苑做得更好。如果說倒模設計的話,以前2000年時期的公屋可以說是倒模的,因為當時我們很需要量與質,尤其是在量方面,要盡快建成,當時使用了『標準型樓宇設計』,整座公屋都是一樣的,但2000年後,我們改變了,因地制宜設計,在質量上更有保障,又有不同的單元設計─那是憑着多年的經驗,知道一套合適的設計標準,再從不同的單元組成一個因應當中環境的組合。」(此為新公屋建築專題系列之三)

【公屋狂想曲.二】 人情建構的溫情時代 公屋中有烏托邦

她表示,這些考慮已經不再是從前那一種標準化或倒模的模式,「但我明白有時大家看公屋,覺得現在的更加千篇一律,甚至覺得以前有更多不同的樓型,是因為現在的樓是真的高了許多,人走在下面,在行人的眼中,無論什麼形狀也好,看上去都好像是一樣的,從前的樓比較矮一點,於是會更易看到哪一座對哪一座,哪座是長形的,哪座是Y型的,哪座高一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感問題。」

如衛翠芷所言,公屋予人千面如一的感覺需要追溯自2000年前。當時,為了加緊建成,大量使用「標準型樓宇設計」,房子猶如同牌子出產的火柴盒,制式化後的公屋清一色採用「構件式單位設計」(Modular Flat Design),既節省開支,又可大量複製。結果放眼看去,公屋好像棟棟一樣。

衛翠芷表示,香港公屋其實已經不差,甚至比一些私人屋苑做得更好。 (羅國輝攝)

2000年以後,由於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收到的公屋地盤面積愈來愈小,形狀古怪,再容不下傳統的「標準型樓宇」(如Y3型與和諧一型)的樓宇覆蓋範圍,加上新設計講求環保,於是政府將「標準型樓宇設計」換成「非標準型樓宇設計」,秉承編配公屋的公平性與節省成本,使用原有公屋工程的預製構件,「非標準型樓宇」照樣使用「構件式單位設計」,只是稍加改動,像砌樂高積木砌出「因地制宜」的公屋:看得見海景的樓盤便加多一些窗,近馬路怕嘈的就改廚廁位置擋聲。

但說到底還是舊瓶新酒,換湯不換藥,火柴盒還是那個火柴盒。

蘇屋新邨重建後沿用了原有樓名,雖然在地面看上去座座一樣,但勝在色彩繽紛,叫人耳目一新。(鄧倩螢攝)
我想,連私人發展商也會覺得,公屋基本的單元設計幾乎是無懈可擊的,因為公屋幾乎把每一寸都用盡。
房屋署前建築師衛翠芷

公屋的室內設計亦然,目前公屋單位的樓面面積固定在14.1平方米至約45平方米,室內設計共有五個型號,彷彿手機市場,公屋室內設計經歷幾個版本,目前已推出至2018新版設計。

一切的制式化,令負責公屋項目的建築師哪怕是再世大師或規劃奇才,工作還是離不開增加單位數目,地盡其用,而無法與時並進地與其他城市一樣,思考理想居所的問題,推出更宜居的公屋設計。

政府一貫把「構件式單位設計」說得盡善盡美,以顯示自己克盡己任,不負市民,但有不願透露名字、負責公共房屋的建築師坦言,遊歷不同國家和城市,如新加坡、英國、澳門及廣州等公營房屋,每次回港都覺得香港公屋居民其實「好可憐」,因為不論是公屋還是居屋單位,配置設施都是幾個地方中最細。

相比其他地方,香港公屋單位的配置設施都很細。(吳鍾坤攝)

為求交數   罕見建大單位

「政府為求交數,也不惜在有限地積比率及覆蓋率之下,盡量多提供細單位而減少大單位的數目。」不願透露名字的建築師指,只要回顧從前的建築項目,現時的公屋單位設計其實明顯比二十年前的和諧式設計(尤其第五款至第十款)退步,與今日「構件式單位設計」相比,現在公屋廚房細小到無法同時放入雪櫃與洗衣機,雪櫃需放置廳外,政府也把浴室浴缸取消了,廁所洗手盆連鏡亦取消了,三房單位也不再設有兩個廁所,甚至將能間成三房的單位一併取消,「最近只有石硤尾邨美葵樓出了十多伙三房單位。」

「現在的公屋甚至比1957年落成的北角邨更退步,北角邨的公屋單位當年已經有齊廚房、浴室設備,兩至三個梗房,兩個廳,兩個露台,一個大,一個細(主要用作晾衣之用),起碼住得舒服,對流通風,廁所亦不似現在某些單位般,對牢大門,盡失私隱。」

1957年落成的北角邨已經有齊廚房、浴室、露台等設備。(資料圖片/香港記憶網站圖片)

建築師又補充道,現在的公屋與ideal habitation(理想居所)「大相徑庭」,作為建築師,眼看外地公屋愈來愈進步,卻感覺香港公屋每況愈下,「我認為香港公屋最ideal habitation設計是昔日的『相連長型大廈』設計,其鐵閘與大門之間設有玄關放鞋,又有小露台晾衫,晾衣架與防盜網結合能夠慳位,廚房尺寸可同時放洗衣機與雪櫃,廁所轉成企缸慳位易用,單位內有主力牆幫助住戶間房,屋內窗戶亦按預計間房位置而設定好,而且位置對流通風,例子如小西灣邨瑞盛樓。」

(香港01製圖)

起點歷史悠久 發展卻停滯不前

事實上,香港公屋的誕生比我們想像中困難而過程繁複。從選地到入伙動輒便是五至八年的時間。首先必須有一塊空出來的土地,然後於地盤上進行一連串的可能性研究:看看能興建多少樓層、工程與起樓後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與附近交通重新評估,全部估算好了,便到區議會開會,取得居民共識後,再交由規劃師看看新屋邨裏需要哪些設施,是否需要增加教育、休憩與遊樂場用地,連邨內將有多少大單位,多少細單位都要經由規劃師一一計算與策劃。

接着,規劃建議才交到建築師的手上,進地盤研究設計,再到土木工程師開展地基平整與去水工程。實際設計完成,便是結構工程師與屋宇裝備工程師進場,開始評估建築結構與水電裝置,才能真真正正畫圖,對外招標,投標成功的承建商最後入場,從地基開始,這一刻才萬象高樓從地起,直至裏面的裝飾也竣工,才能真正交樓,屋宇署驗收完畢,住戶才在漫長的等待裏接過鎖匙─整個周期無風無雨無阻無礙,至少需要60個月。

香港公屋從選地到入伙動輒便是五至八年的時間。(資料圖片/陳焯煇攝)

「公屋經過了六十多年的發展,一路上嘗試改變公屋的設計,以適應不同階段的社會需要,那些年仍有標準樓宇設計時,我們真的在興建一比一的模型,後來透過居民的反饋,再改善當中的基準。我想,連私人發展商也會覺得,公屋基本的單元設計幾乎是無懈可擊的,因為公屋幾乎把每一寸都用盡。」衛翠芷說。

她指出,現時的新公屋是經驗的產物,因而取消設置露台、公園水池與熟食市場等措施;露台的消失,源於房署後來發現,不少租戶都寧願把露台封死,令客廳看來更大,於是決定統一取消,以擴大室內空間。

新公屋取消設置露台、公園水池與熟食市場等措施。(盧翊銘攝)

至於水池的消失,則是因為管理問題,一是擔心水池容易發生意外,二是近年有不少疾病都以水作傳播媒介,如退伍軍人症或登革熱等。事實上,每個新公屋項目在落成後16個月內,都會舉行「完工後檢討工作坊」,由調查小組帶領巡查新落成項目,沿途發現問題,就記下再討論及查找解決辦法,之後更連同住戶意見調查,製作成完工後檢討工作報告,供日後參考,使公屋設計更適合居民使用。

衛翠芷特別記得做博士研究時,曾向教授提問:香港的公屋有否向新加坡學習?每一個教授都覺得這是一條荒謬的問題,「就像你問香港的公屋有沒有跟非洲學習一樣,他們都說當然不會跟新加坡學習,因為香港的公營房屋發展比新加坡早,只是大家都忘記了,因為新加坡的宣傳與感覺讓人覺得好像是他們先做的,但其實並不是的。」

香港的公營房屋發展比新加坡早,根本不需要向新加坡學習。(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衛翠芷感慨地說,香港的公屋其實起初走得很前,今時今日香港做的公屋模式可以說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已經成熟。

「你可以看看當年華富邨,既有停車場,又有圖書館和商場,這種規劃模式於當時是很新穎的,也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但這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香港直至今日仍舊是這套模式,所以,我也認同應該有新的東西與新的發展,例如當我們講長者住屋,總是提人口老化,但一味只得通用設計,是否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呢─當然不可以。」衛翠芷批評道。

華富邨的配套設施齊備,這種規劃模式於當時相當新穎,而且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余俊亮攝)

下篇,建築師如是說:【公屋狂想曲.四】港建屋制度僵化 建築師想留一棵樹都難

上文節錄自第15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3月4日)《從安居到宜居 新公屋狂想曲》。

相關文章:【公屋狂想曲.一】回憶舊蘇屋邨 40年前蕭婆婆的桃花園【公屋狂想曲.二】 人情建構的溫情時代 公屋中有烏托邦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其他《香港01》周報有關房屋問題的專題報道:城規三部曲】組屋設計以人為本 劉太格:一扇門一面牆都考究【瑞典模式】「公屋」再定義 兩招控制居住成本【住在香港.一】由寮屋棺材房到水管貨櫃屋 怪誕城蝸居新傳土地及房屋欠長遠規劃 恐再造「大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