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逝世】大師的設計觀:重造型美觀 更重環境和諧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貝聿銘先生仙遊了,他的作品絕對是經典,其人生亦是年輕建築師借鏡的典範。無論你是否建築界一員,相信都會聽過貝聿銘的作品如香港中銀大廈、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以及日本的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等。作為華人建築界一員,筆者早在學生時代已經拜讀貝先生的書籍;當年,為了親身參觀他的羅浮宮金字塔作品,在紐卡素唐人街打了整整四個月雜工,才儲夠旅費。在筆者的留學生涯,乃至建築人生中,有過幾次奇妙的經歷,都跟貝先生作品有關,並深受影響。撰文:許允恆

在大學三年級時,筆者需要對一座建築物做分析報告,並向全班同學匯報。筆者自然引用剛參觀過的羅浮宮金字塔為例,並將拍下的照片與大家分享。匯報完後,全班同學方才知道該金字塔作品是貝先生設計的,而且是第一次知道「貝聿銘」(I.M.Pei)這個名字。

當時,我感到莫名其妙,「貝聿銘」在華人社區無人不識,連唐人街的廚師都鼓勵筆者成為「明日的貝聿銘」。下課後,我靜心回想,從大學三年到研究生兩年,好像所有教授都沒有在課堂上引用過貝聿銘作品作範例,無論是欣賞,還是批評。

貝聿銘建造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的初期,曾遭到巴黎市民大力反對和批評,但多得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的支持才保留下來,而時至今日,這設計已成為巴黎地標之一。(資料圖片/法新社)

建築學的教材範例不一定是值得讚美的作品才被選用,教授不時都會選用一些「反面教材」作教學之用,難道貝聿銘作品不值得被談論嗎?

兩個情況都不是,只是時機問題。簡而言之,建築界的大潮流可由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再到現代主義,然後是摩天大樓的年代,隨之而來的是電腦科技和科學化的研究,以及近年的解構主義與環保節能。貝聿銘的設計雖然優秀,但是,他的高峰時期剛巧在建築界大量應用電腦科技之前,處於大潮流的轉折期,所以,學術界較少引用。

話雖如此,貝聿銘的設計總有一份魔力,令人又愛又恨。當年,我向同學匯報完後,有同學認為他應該尊重原創,不應加設玻璃金字塔在原大樓的正面;持相反意見的同學則認為他應該更大膽,更標奇立異,做一個更浮誇的主入口。貝聿銘的設計剛巧是兩者之間,具特色之餘,又不浮誇;風格清晰,又沒有大規模地破壞原建築的外貌。這會否是中國人中庸之道的哲學呢?但至少反映了,貝聿銘的建築並不只流於美觀。

貝聿銘對羅浮宮新設計信心從未動搖,在工程期間他臉上的笑容就可引證這一點。(Getty Images)

在有限面積內建香港第一高樓

以港人熟悉的中銀大廈為例,由於整個地盤可用的面積小,如果採用四四方方的結構,那只會是一座又肥又矮又沒有海景的普通大廈。貝聿銘於是嘗試了一個奇特的方法,就是減少整座大廈的佔地面積,然後分階段減少各層的樓面面積,並把大廈的層數加至70層,這樣便能在官方批准的有限建築面積內建設當時香港的第一高樓。

貝聿銘採用的遞減面積方式非常特別─先把一個平面對角分成四分,首17層樓面是100%大廈樓面面積,然後向上遞減向海的一個三角部分,即第18至30各層只佔75%的樓面。之後再遞減向中環一方,因此,第31至43各層佔50%樓面,最後便是遞減向灣仔一方的三角部分,是故,第44至70層各樓面只佔25%。

這個結構令大廈外型呈稜柱狀,猶如「節節高升」的竹筍般,向上延伸,令中銀大廈在1989至1992年間成為香港乃至亞洲最高建築物,直至1992年由中環廣場取代其全港第一高樓的美譽,現仍為全港第四高的大廈。

由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廈至今仍是全港第四高的大廈。(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在規劃上,貝聿銘亦充分考慮了這小區的環境特點,因為如果中銀大廈的座向與皇后大道中平行,大廈低層的景觀會被對面的美利道停車場所遮蓋,所以,他令大廈稍微向遮打花園一方偏移,同時也給後面的大廈騰出一點海景空間。

為了增添氣派,貝聿銘刻意加設落客處,但是,當年的政府規劃是不容許任何車輛從紅棉道右轉至中銀大廈,而新加一個落客處,也會導致落客的汽車在紅棉道上逆線行駛。貝聿銘找來美國的交通顧問,重新規劃中國銀行與紅棉道和花園道之間的道路,最終出現一個從紅棉道左上、花園道右下的單循環行車方案。

此外,由於中銀大廈鄰近三條馬路,噪音較大。所以,貝聿銘刻意使用了兩個花園和兩道高高的隔音牆來分開馬路和大廈的主入口,並刻意把營業大堂樓面調升,高過四周的馬路,再加一個天窗,使陽光可以無遮擋地射進室內,令顧客享用更舒適的環境。

中銀大廈低層只有四條大柱,各大柱之間是巨型的斜柱,形成別具一格的三角形外觀,成為香港重要的地標。(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建築成本。中國銀行雖是國企,但當年內地經濟尚未起飛, 10億港元的建築成本是一筆相當大的開支,亦是當年最大的海外投資,因此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為了減少在結構上的開支,貝聿銘想了一個精妙的方法─使用垂直的鋼桁架(Truss)作為主結構,而放棄普遍使用的柱和樑。

整座大廈的低層只有四條大柱(最高層的部分僅三條),各大柱之間是巨型的斜柱,形成別具一格的三角形外觀。這些斜柱既有助穩固各大柱子,亦令鋼筋使用量較正常情況下減少三成,同時減少數百個接合點,大幅降低建築成本。

相比鄰近的滙豐總行大廈高達52億港元(這價錢還未包含通貨膨脹元素)造價, 中銀大廈僅用了10億元,建築面積卻接近對方的兩倍。(資料圖片/吳煒豪攝)

相比鄰近的滙豐總行大廈高達52億港元(這價錢還未包含通貨膨脹元素)造價, 中銀大廈僅用了10億元,建築面積卻接近對方的兩倍。若以每呎造價來算,滙豐總行的造價成本接近中銀大廈的十倍。

由此可見,貝聿銘的設計不只是大廈本身,他是將建築結構、經濟效益、四周環境、用家需要等作綜合考慮,這才是值得年輕建築師學習的地方。

繼續閱讀:【貝聿銘逝世】以傳統融入設計 促進新中國建築現代化

上文節錄自第163期《香港01》周報(2019年5月20日)《貝聿銘的設計觀:重造型美觀 更重環境和諧》。

相關文章:【紀念貝聿銘】最後作品—多哈伊斯蘭美術館 體現畢生堅持【紀念貝聿銘】對羅浮宮設計從未動搖 「選擇金字塔非個人喜好」【紀念貝聿銘】毋忘初心 鍾情園林景致 打造真實「桃花源」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