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的前世今生 怪獸背後揭日本人恐核陰影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最近上映的《哥斯拉II:王者巨獸》口碑頗為兩極化:雖然怪獸大亂鬥的視覺效果出色,但不得不說劇本邏輯薄弱、角色臉譜化、人類戲份太難看。熟悉哥斯拉系列多年沿革的怪獸迷和特攝迷,也許內心感覺更為複雜。一方面,影片對日系哥斯拉有諸多致敬,若與1998年將哥斯拉拍成「大恐龍」的荷里活初版相比,可謂做足功課。但另一方面,影片設定與日系哥斯拉又有着微妙的差別,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哥斯拉的「核警示」與「核恐懼」意味不復存在了。撰文:劉冉

作為日本影史影響最深遠的怪獸形象,哥斯拉的直接靈感來源是1954年的「第五福龍丸事件」。時值二戰結束近十年,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附近的比基尼環礁區域試爆氫彈,而日本遠洋漁船「第五福龍丸」正在附近進行捕撈作業。由於美國對試爆威力估算錯誤,致使日本船員在危險區域遭受輻射落塵污染,試爆後數周內,23名船員先後患上急性輻射病。雖然大部份船員經治療後痊癒,但其中一位因輸血感染肝炎並引發肝硬化,半年後不幸死去。此事件在日本國內引發了激烈的反核運動,也令日本民眾再次回想起廣島、長崎遭核爆所留下的陰影。

在這一背景下,東寶電影公司於數月後上映了一部以核輻射產生變異怪獸為主題的電影,這便是初代《哥斯拉》。作為核恐懼的化身(某種程度上亦代表美國),初代哥斯拉是不折不扣的反派形象:橫空出世的巨型怪物帶着核輻射對東京街道大肆破壞,民眾四散奔逃、流離失所。影片中,科學家芹澤博士用更恐怖的新型武器「氧氣破壞者」將哥斯拉消滅;而為了防止這種武器被濫用,芹澤博士選擇與其同歸於盡。電影最後發出警告:「只要氫彈實驗在世界上繼續進行,哥斯拉的同類總有一天會再次出現。」這既是電影主創人員有意點題的警世鐘,也為之後延續五十餘年、跨越大洋兩岸的三十多部哥斯拉系列影片埋下了伏筆。

(網上圖片)

隨着《哥斯拉》首部電影大獲成功,東寶開始大力發掘怪獸主題,之後的系列作品逐漸偏離其最初嚴肅的反戰和反核意味,走向怪獸大亂鬥路線。1963年蘇聯、英國與美國簽訂《部份禁止核試驗條約》,冷戰局勢開始趨於緩和,日本國內的核恐懼氛圍也得以淡化。也許正因如此,大熒幕上的哥斯拉形象從最初令人恐懼的破壞者變得亦正亦邪,乃至成為人類的守護者,與更殘暴的怪獸作戰——荷里活2014年與今年的兩部哥斯拉電影正是沿襲了這段時間的定位。

當核恐懼不再引發觀眾深切共鳴,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哥斯拉系列走向低齡化和喜劇化,卻仍無法阻止市場反響一路走低。最終,東寶於1975年暫停了這一系列。這也恰是越戰結束的那一年。

由此看來,1984年哥斯拉系列的平成重啟也並非偶然。七十年代末,冷戰局勢再度緊張,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美蘇關係迅速惡化,第二輪核武限制談判陷入停滯。列根上台後,美國對蘇聯轉為明確對抗態度,美蘇雙方的軍事對峙劇烈升溫,新一輪軍備競賽也如火如荼。在這一背景下,日本民間對核武器的恐懼再度湧動。

因此,1984年重啟的《哥斯拉》無視了六、七十年代各種發散,直接繼承1954年的初代作品,重歸嚴肅的警世主題。故事開始是一艘名為「第五八幡丸」的漁船遭遇海難—這無疑是回歸了對第五福龍丸事件的影射。沉寂多年的初代哥斯拉被火山活動驚醒後再度登陸日本,長驅直入攻擊核電站並吸收核反應堆。在人類與哥斯拉鬥智鬥勇的過程中,還出現蘇聯意外發射核彈、美國將其擊落的情節,可以視為對當時國際政治局勢的白描。最終,面對美蘇壓力,日本首相反對動用核武器,而是利用超聲波引誘哥斯拉墜入火山。

哥斯拉,1984(網上圖片)

作為哥斯拉第二階段的終結篇,1995年的《哥斯拉大戰戴斯特洛伊亞》中,在初版《哥斯拉》中用於消滅哥斯拉的新型武器「氧氣破壞者」終於也誘發了怪獸變異。同時,哥斯拉也因受海底放射性物質影響而造成體內核反應堆異常不穩定,隨時可能自毀。這兩個設定都極其明確地指向人類因製造武器而踏上自我毀滅之路。

2016年由庵野秀明擔任編劇和總導演的《新.哥斯拉》,是日系哥斯拉沉寂逾十年後再次重啟的新作,它卻有不同以往的着墨點。電影於311大地震後第五年上映,整部電影明顯影射福島核事故中日本政府令人失望的應對方式,並拍成一部令人大感意外的政治諷刺喜劇片。

福島核災後民間掀起反核浪潮,未曾經歷核災的美國人,也許很難理解日系哥斯拉背後的核陰影。(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怪獸哥斯拉不再是影片核心,而成為考驗政府運作的一個象徵:面對天降災禍,政府反應遲鈍,官員互相推諉,首相優柔寡斷,美國橫加干涉,遭受影響最大的民眾卻被蒙在鼓裏……影片最後,哥斯拉雖暫時失去活動能力,卻屹立不倒,成為人類世界中陰魂不散、不可忽視的一道陰影。這是哥斯拉系列對核恐懼的再一次點題——日本目前使用的電力中約有三成來自核能,這已是一頭必將與人類共存的怪獸。

對核武器作為終極解決手段的否定,是日系哥斯拉系列的重要特點。作為向1954年原版的致敬,今年的《哥斯拉II》亦有一位選擇自我犧牲的芹澤博士。然而,這位由渡邊謙飾演的新芹澤,是為了幫哥斯拉輸送能量而代表人類送上核彈後死去。這種對於核武器的積極正面且不帶警示意味的利用方式,在日系哥斯拉中十分罕見,也由此令人深感違和。未曾真正經歷核災的美國人,也許很難理解「正統」日系哥斯拉背後的核陰影。

《哥斯拉II:王者巨獸》電影劇照

上文刊登於第16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6月17日),原標題為《哥斯拉背後的核陰影》,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劉冉的文章:【專欄.東瀛物語】日本離婚文化 從緣切寺到熟年離婚、卒婚【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日本職場的社畜是如何煉成?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