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一代 上街抗爭只因渴求「尊重需要」?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雖然我們都經歷過青葱歲月,但回首起來, 我們仍要說,那是一個極為危險的年齡段。今年6、7月,香港這個夏天特別燥熱,從前一班日日在立法會被抬走的激進派老鬼議員,在這炎熱的天氣下驚訝地看到一班青少年將整個香港翻了天:游擊式示威、野狼式衝擊、be water式撤退……整場運動到了後期,漸漸由一班意想不到的年輕人帶動,其中最年輕的被捕示威者年僅13歲。撰文︰曹民偉

那天在機場,示威者捉着兩個疑似臥底公安,有幾位激動的年輕人面紅耳赤,大叫要打卧底,不停地揮拳,這些年輕人雖然蒙着臉戴着口罩,卻還是可以見到少年十五二十時的眼睛。令人想起在諾貝爾獲獎小說《蒼蠅王》 (Lord of the Flies)中,一班最大才12歲的孩子,因空難而流落無人荒島,竟然將伊甸園般的小島變作人間煉獄,他們選擇野人式生活,棄下文明的制約,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內心潛藏着一個大人不可知的世界。

圖為8月13日機場集會示威。(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7月1日,在衝擊立法會事件中,共有13人被捕,最年輕僅14歲。

7月4日,因網上披露警員資料而被捕的9人中,最年輕則為16歲。

8月5日,全港「三罷行動」示威中,148人被捕,其中兩名被捕者是13歲及14歲女童。

8月11日,快閃示威的17位被告中,一人14歲,一名16歲,一名18歲及兩名19歲。

以前的日子,我們常用「暴風少年」、「狂飆歲月」來形容年輕人,他們會糾黨打架、黑夜飛車、的士高爭女、參與黑社會,好像這些已經是最反社會最叛逆的行為。然而,相比今年發生的示威衝擊,可以令警方一天發射約800枚催淚彈,也可以令防暴警察闖入商場、衝入地鐵搏鬥,更可以衝進立法會,乃至佔領機場等等,都是香港歷史上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今天卻由一班青少年做出來。

幾千個示威者,當中大半是中學生、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在佔領機場那天,筆者親歷現場,看見幾千個示威者,當中大半是中學生、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有示威者先後捉住人群中兩個疑似公安,進行「私刑」;有十位八位少年情緒失控,漲紅臉,大喊大叫,在人群中橫衝直撞,出現失控的暴力行為,喚醒筆者重讀心理學分析書。

曾為《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品的《青春期的腦內風暴》(The Teenage Brain),作者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神經內科系主任、轉化神經科專家弗朗西斯.詹森(Frances E. Jensen)和資深傳媒人兼《華盛頓郵報》健康科學專欄作家艾米.美利斯.納特(Amy Ellis Nutt)。

書中分析了青少年為何總是做些令大人抓狂的危險事,比如:「原來是因為青少年的大腦只要受到些微刺激,都能啟動大腦突觸,產生大量多巴胺(dopamine),也就是帶來愉悅感的腦內啡。」書中亦提到,「青少年經常無預警爆怒、情緒起伏不定,原來是因為掌管判斷力與自制力的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還未發育成熟,無法完全控制釋放壓力荷爾蒙的杏仁核(amygdala),讓青少年在壓力下的情緒反應更加極端,難以掌控自己的憤怒與恐懼」而且,「青少年這些令人惱火、困惑、擔憂的行為,原來都與大腦機制環環相扣。青少年真的不是奇怪的外星人,只是正在經歷難以控制的腦內風暴」等等。

圖為7月26日機場和你飛反送中集會。(資料圖片/葉家豪攝)

近年時常聽見長輩談這一代的年輕人,特別是90後和千禧世代,總說他們「不負責任」,往往用WhatsApp說辭職就不再露面,甚至一聲不響就離職了。

有一次到大學做講座,竟然有三分一學生玩手機、三分一學生睡覺發呆、三分一學生在吃飯盒,教授說平常都是這樣,一班學生不嘈吵已經是很給面子了。

社會常標籤年輕人為迷惘的一代,港男、港女、MK仔女指的就是新世代,就像日本的啃老族或月光族,不是伸手靠父母,就是每月花光薪水。他們過度沉緬物質生活,不願意捱苦或進修。香港社會現今幾乎買不到樓,很多年輕人難以搬出去獨立生活,更遑論結婚。

城市的空間亦十分擠逼,每天大街上都是自由行爭路爭乘車爭吃飯,而大街上老店愈來愈少,取而代之是金舖、藥房、鐘錶店,簡體字的指示牌也愈來愈多。

在上一代眼中,沒有受過貧窮或體驗過艱辛的年輕一代,享受着豐盛的物質生活,被認為是經不起風吹雨打、在嬌生慣養中成長的「草莓族」,只要受到少許挫折,心理便無法承受,動不動就鬧情緒。然而,幾次出來遊行,發覺年輕人準確掌握網絡優勢。他們利用網絡群組連登與社交平台Telegram討論,大熱天時一身黑衣蒙面戴頭盔,整齊有序地傳送物資,也自創出不同的手勢來傳遞消息,模仿警方舉牌「向前行進」、「大家後撤」,喊出口號如「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等,各區開花自發張貼的「連儂牆」,自組的拯救隊、龍蛋組、和理非、勇武派,儼然網絡上打機組織的小團隊。

大熱天時年輕人整齊有序地傳送物資,也自創出不同的手勢來傳遞消息。(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千禧世代善用的是1997年還未盛行的手機、互聯網、網絡遊戲、虛擬世界,相較下來,政府至今還是沿用由當年那套家長制管治方式,每次記者會都是說教條和大道理,重複着一些不着邊際的官腔,如「不作個別評論」、「有改善空間」,這些千篇一律的話再也難以引起今日年輕人的興趣,反而惹起他們反感,責問:「為何不講人話?」

幾位前任和在任特首的表現或結局,不是中途腳痛下台,就是卸任後被捕坐牢,或被指私人收受大筆沒有上報款項,乃至被批評繞過程序、私下決定興建西九故宮館……這些都不是年輕人心中渴望看到的領袖形象。加上近年爭取公平公義的社會運動都沒收到實效,建制派與民主派只顧在議事堂鬥嘴等,長年累積下的怨憤,最終藉這次「反修例」遊行,一次過爆發出來。

時代不同了,年輕人對社會給予尊重的渴求也比過往高得多,根據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人的最底層次需要到最高層次需要分別是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安全需要」(Safety)>「社交需要」(Love & Belonging)>「尊重需要」(Esteem)>「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自我超越」(Self Transcendence)。

幾位前任和在任特首的表現,都不是年輕人心中渴望看到的領袖形象。(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上一代在小時候溫飽尚難以滿足,需求停留在較低的層次,可以說只限於「生理需要」。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需求層次自然提高,他們需要的是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不是今日年輕人不一樣,而是整個時代都不同了。所以,我們要用新的方式,「尊重需要」的方式來對待年輕一代人。

繼續閱讀︰被誤解的一代 憤怒掌管情緒與行為?

相關文章︰【青年之苦.一】公民意識增強 政治參與無路【青年之苦.二】政策失效 源於政府未有正視青年訴求難忘黃衣男墮樓悲劇 政治冷感青年為何上街?「後物質主義」世代 追求比溫飽更高的價值 也需要金錢

上文節錄自第17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8月26日)《都是杏仁核惹的禍?狂飆少年族》。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