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治療.六】社會風波觸發情緒 畫曼陀羅抒解情感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近月香港局勢顛簸,由百萬人「反修例」遊行到汽油彈橫飛,雨傘與警棍對疊,不少市民日日都手機停不了,情緒波動亦停不了。示威持續,撐警集會也屢有出現,兩陣對立,市民情緒壓力瀕臨爆煲邊緣,這些都確確切切反映在調查數據之上。撰文︰鄺國惠

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李嘉誠醫學院「愛+人」隊列研究團隊追蹤調查過去十年香港人的精神健康,7月11日發表研究結果發現,在2011至2019年期間,疑似患有抑鬱症的患病率從2011至2014年基線的1.3%,到今年6、7月反對逃犯條例草案期間升至9.1%,比2014年佔中期間的5.3%還要高。而且,無論受訪者是否參與了6月9日、16日或7月1日的抗議遊行,或是普遍支持該草案,疑似患有抑鬱症狀幾乎沒差異,顯示患病率的增加可能與更廣泛的、社群範圍內的「溢出效應」有關。

與基線相比,疑似患抑鬱症的患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之間都有上升,但值得注意的是,最新調查顯示,20歲以上的所有年齡組別均有增加,反映出隨着年齡上升的趨勢,這是以前的研究沒出現過的現象。兩項數據均創了有研究以來的新高。負責是次研究的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形容,社會已出現「精神健康疫症」。

無論受訪者是否參與6月9日、16日或7月1日的抗議遊行,或是普遍支持該草案,疑似患有抑鬱症狀幾乎沒差異,圖為6月16日太古廣場墮樓男子追悼會。(資料圖片/洪嘉徽攝)

一路有參與「反修例」示威的Julia,曾經嬲爆要打咕𠱸洩憤,但她強調,如果不能控制憤怒情緒,亦逃不出這場疫症。「千萬不要做情緒的奴隸。如果只因為憤怒,即是作用與反作用,你跟『冚頭埋牆』是無分別的。」她這樣打了個比喻。

原本是時裝設計師的Julia,幾年前開始學習表達藝術治療,以畫曼陀羅〈Mandala〉來抒發抑鬱,這也成為她近期的自救之道。她又以飢餓做譬喻,解釋強烈的情緒如何讓人們不知所措,魯莽行事。

寫下不滿 和自己好好談話

「如果你非常飢餓,你會飢不擇食,見什麼便吃什麼,因為你太肚餓了。但是,假若你不是肚餓,你會選擇吃什麼呢?鹹的?甜的?想一想,你會選擇色香味俱全的吧?」她頓一頓繼續說:「在兩種不同情況下,肚餓與不肚餓,你的選擇肯定會不一樣。現時你的憤怒就好像飢餓一樣,這股強烈的情緒驅使着你,蒙蔽了你,你會失焦。」

身為過來人,Julia指疏導情緒十分重要,一定不要令自己困在「飢不擇食」的狀態之下。除了打咕𠱸,她說掟飛鏢也好,胡亂畫也好,只要不傷害別人,只要有方法把情緒抒發出來就好了。第二步是要把不滿的感受寫出來,慢慢描寫,是憤怒?還是傷心?抑或無奈?她說,釐清情緒,也有助重新認識背後的因素。「一定要與自己談一談話,很多時,在這些情緒背後埋藏了更多更多、更個人的原因,可能是事業、家庭或感情問題,要找出來呀。」

不是人人都會畫圖畫,專家也提供一些小貼士,遇到情緒緊張時可以鬆一鬆。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聯合情緒健康教育中心心理輔導員黃岳東列出以幾個生活小錦囊:一)多做運動,可以令身心愉快;二)曬太陽,至少15分鐘;三)減少接觸引致緊張的東西,譬如停止上網或刪去某些網站,並設下一個時限如一個月,讓自己比較一下情況有否改善;四)擁抱問題,若感到自己有情緒困擾,應採取一些行動,譬如跟朋友或家人傾談。

壓力不易量度察覺,萬一自己跌進了情緒病的深谷也不自知,問題可大可小。(Getty Images)

小毛病或可不藥而癒,但壓力不易量度察覺,萬一自己跌進了情緒病的深谷也不自知,問題可大可小。黃岳東再列出了六個癥狀,讓大家提高警覺:一)失眠,完全不能睡覺;二)喪失食慾;三)沒有興趣,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四)萌生自殺念頭;五)終日不能集中精神;六)情緒起伏波動很大,終日不能平復。他說,假若以上六個癥狀中出現其中幾個,再加上情況持續兩星期或更長時間,這樣就顯示可能出現抑鬱,需要找專家協助。

病向淺中醫,坊間也有很多有心人,在目前的政治處境下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務,紓解情緒。好像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Aleck在6月數次遊行之後,舉辦免費工作坊。「我們用的方法是,用一幅畫將想法畫出來、寫出來,唱歌也好,都是宣洩。我們會跟參加者說,若困擾持續下去,便要找專家了。」他解釋。來參加工作坊有十多人,大多二十幾歲。Aleck相信,他們可能是大學生,原本發洩的方法是與家人吵架,甚至打人。在會上,他與參加者說,這不是一個政治活動,不會談政治,然後將不認識的陌生人配對。「鼓勵他們用開放的態度表達情感,給他們的畫紙也不太大,避免情緒放得太大,會讓他們失控。」大家用彩色的繩結紮拼貼造成圖畫,也用蠟筆塗上顏色加上字句,只要覺得能抒發心裏情感就好。第二步是交給配對的參加者看,不用言語解釋,用心感受,然後再造一幅圖畫作回應。

註冊表達藝術治療師Aleck在6月數次遊行之後,舉辦免費工作坊。(龔嘉盛攝)

Aleck說,其中一位男士用絲帶及羽毛製作了一朵花。「與他配對的也是一位男士,看了他的圖畫要做回應,互相鼓勵,結果出來的效果十分有趣,也是一朵花,兩個大男人兩朵花。大家放下政治立場,可這樣互相扶持。」

Aleck指「鼓勵他們用開放的態度表達情感」,圖為參加藝術治療工作坊的參加者作品。(受訪者提供圖片)

同一張畫 換個角度視覺不同

黃岳東也有做類似的工作坊,讓參與過遊行示威、情緒又難以平復下來的市民參加,提供單對單的輔導服務,協助他們宣洩情緒及找到希望。他說,有一個參加者有很強烈的怒憤,在紙上畫了一把劍插在一個盾之上。黃岳東建議他把畫調轉過來看,試試會看見什麼。看了一會,結果那參加者看見了一個墳墓。「同一張畫,換一個角度可能會看見不同的東西,於是,那個參加者便沒有以前那麼堅持了。他依然參加抗爭,但是,他看見事情不只得一面,於是情緒也就放鬆了。」他說。

凡事向正面想一想,也許會找到走出困局的端倪。Julia建議,因為時局而感到困擾的人去想一想,到底要些什麼,要加進一些什麼才會開心起來。「不要在黑色之上塗黑色,這是沉溺,不會有出路。要想像一些其他的東西,加了這些東西就會開心一點點。若一味只顧塗黑色,黑色之上是黑色,這樣不會有改變,是嗎?一定要有另一些顏色,紅橙黃綠都可以,你怎樣才會開心一些呢?」

Julia建議「不要在黑色之上塗黑色,這是沉溺,不會有出路。一定要有另一些顏色,紅橙黃綠都可以」。圖為8月18日民陣集會銅鑼灣情況。(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相關文章:【藝術治療.一】母親的話如刀鋒利 童年傷痕如何消除?【藝術治療.二】學業受挫感覺無力 如何走出情緒困局?【藝術治療.三】焦慮如形隨形 為逃避恐懼「連子女也不接觸」【藝術治療.四】以創造力表達自己 藉藝術疏導情緒【藝術治療.五】把治療融入課堂 砌積木悟出新路

上文節錄自第17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2日)《藝術治療 散放情緒的通道》專題報道中的《畫曼陀羅紓壓 走出情緒困局》。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