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醫療.二】從「醫社合作」解決社區需求 修補割裂現況

撰文:陳康麒
出版:更新:

香港足足落後三十年的基層醫療服務,終於上周三(9月25日)踏出一小步,正式啟用首間「地區康健中心」,計劃藉「醫社合作」達致社區分流,從而減輕公立醫院負擔。不過,特區政府早已設有三所「社區健康中心」為有需要市民提供醫護服務,惟效果未見顯著,如今又斥資近億元打造「葵青地區康健中心」,更計劃推廣至全港十八區。這不禁令人疑惑,這所特首林鄭月娥念茲在茲的醫務中心, 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它將以什麼方式營運、又能否促進醫療市場的開放,令醫生以外的專業人士各司其職,從而推進基層醫療,把以往過於注重以「醫療」為主、以「醫院」為中心的醫療服務體制,扭轉為以「預防」為主、以「社區」為中心葵青地區康健中心作為政府的基層醫療試點計劃,其服務原則之一是「醫社合作」,即跨專職醫護人員透過與地區社福團體合作,與居民建立好溝通橋樑,從而了解社區的醫療需求。

承接上文︰【社區醫療.一】醞釀三十年 萬事俱備 基層醫療欠了什麼東風?

不少社福機構已有多年進行醫社合作項目的經驗。以醫護行者為例,六年前「空降」葵青區推行基層家庭健康項目時,就與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及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等社福機構合作,由社工提出居民的醫療需求,再由醫護人員提供服務及意見。范寧形容這種合作模式為「社醫共生」,「是社行先,社、醫從來分不開,只是在政策上拆開了」,若要成功實踐基層醫療必先以社區為本。他說:「過往『醫社合作』的盲點,是醫院有些事情想在社區做,但不是從社區需求出發,結果只是將社區個案帶回醫院,這是不理想的情況。」

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原則之一是「醫社合作」。(梁鵬威攝)

其實,早在林鄭月娥提出成立「地區康健中心」、深化「醫社合作」工作前,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下稱社聯)已於2017年9月發表《香港醫療體系的服務策略及資源分配:反思與出路》,當中批評特區政府林林種種的基層醫療措施,仍然是個別醫護人員向求診者提供一次性的醫療服務,而非鼓勵區內居民與醫護人員建立長遠持續的夥伴關係。社聯及後建議嶄新的「地區康健中心」的營運模式,應以「醫社合作」為推動社區健康的重要策略,當中社工可提供專業服務,包括籌辦居民互助小組、健康生活班、疾病預防及健康管理講座、推廣疾病篩查計劃、進行社區外展工作,例如開設流動健康站及家訪、居民個案管理、跨專業服務轉介等。

這些服務大致上可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是組織社區網絡,提升社區人士對自我管理健康的認識,以及安排疾病防護活動;第二層是提供可負擔及便利的健康風險評估及醫療轉介;第三層是個案管理及支援,以維持病患者及照顧者的生活質素。醫護行者為社聯成員之一,范寧指出,推行社區醫療的關鍵是將服務「帶入屋」,社福界正正在這方面擔當不可或缺的角色。

林正財認同,「醫社合作」是做好基層醫療的重要一環。他指出,醫護機構要在社區單打獨鬥、重新建立網絡是困難的事,所以必先要與在社區紮根多年、早已獲得居民認同的社福機構合作,才能接觸居民群組,在區內成功推動基層醫療。他又指出,社工除可將預防護理資訊帶入居民生活圈外,亦能觀察居民的生活習慣,協助居民管理健康。

林正財指醫護機構要在社區單打獨鬥、重新建立網絡是困難的事。(黃舒慧攝)

林正財笑言,「社工推動健康的能力隨時大過醫護人員。因為以河流來表達,社工的工作比起醫生護士更為上游。舉例說,醫生不會在市民健健康康時為他做疾病預防工作,病人同樣是有病才來找醫生,所以醫生是了解病多過病因。」以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為例,病因與居住環境、生活習慣、情緒、家庭關係等範疇有關,惟這些領域並非醫生首要負責,而是屬於社工的工作範圍。所以,只要為社工安排適當訓練及充權,他們定能在基層醫療,尤其是疾病預防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樂暉長者地區中心位於觀塘彩福邨,一直為區內長者提供疾病預防護理活動,包括運動班、認知訓練、健康管理及疾病預防講座、個案輔導、到戶探訪支援等服務,中心亦設有跑步機等健身器材供長者使用。中心社工林漢煒指出,社福界除了能觀察病患者的生活環境、改善他們的心理社交,促進他們管理健康外,亦能提供龐大的地區網絡,協助政府推行醫療政策。以樂暉長者地區中心為例,現時服務約三千名長者,若政府在區內推動基層醫療,中心將能動員社區人士接受服務。林漢煒亦表示,在醫社合作的過程中,社工能以「以人為本」的方向出發,擔當個案管理的角色,動用社區資源,跟進病人在患病期間的生活所需,「這正正是現時基層醫療中,社工被忽略了的角色」。

樂暉長者地區中心為觀塘區長者提供運動班、認知訓練及健康管理等疾病預防護理活動。(梁鵬威攝)

政府並非沒有嘗試透過醫社合作推動基層醫療。2017年,食物及衞生局就聯同醫院管理局及社會福利署,推出醫社合作為本的「智友醫社同行計劃」。此計劃於同年2月以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形式展開,目的是透過四個醫管局聯網以及約20間長者地區中心的合作,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為社區內患有輕度或中度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及其照顧者提供適切支援。智友醫社同行計劃於本年正式常規化,服務已擴展至七個醫管局聯網及全港約40間長者地區中心。

打破「醫社割裂」先為社福界充權

根據食物及衞生局資料,醫管局聯網在轉介合適的長者參與該計劃後,便會與長者地區中心共同為長者訂立護理方案,並由長者地區中心因應長者及其照顧者需要,安排有關活動和服務,以提升長者的認知能力、自理能力、居家安全知識、身體機能、社交技巧,以及提供護理或服藥指示。樂暉長者地區中心是參與計劃的單位之一。雖然透過與醫管局合作實踐醫社同行是好嘗試,但林漢煒認為,該計劃的進行方式過於割裂。例如,計劃透過社會福利署分配醫管局的醫護人員給長者地區中心,但若中心本身已聘請護師,該護師便要向醫管局的護師作交代,交接派發接收個案的過程中,或有地位不對等的情況出現。另外,醫管局的醫護人員講求與社福機構明確分工,「招募由你做、下放個案由他做,十分clear-cut」。過程當中,醫社雙方缺乏有效溝通,亦欠缺空間商討如何為病人制訂長遠的護理計劃。

長者地區中心因應長者及其照顧者需要,安排有關活動和服務,以提升長者的認知能力、自理能力、居家安全知識、身體機能、社交技巧。(黃舒慧攝)

以上「醫社割裂」的情況反映政府部門間協作不足,難以促成醫護人員與社福機構間的有效合作。林漢煒期望政府能檢視跨部門所執行的醫社合一模式,「因為現時醫療事務是由醫管局管理、社福事項是由社署管理,兩者並沒有配合」。

林漢煒亦指出,智友醫社同行計劃只提供醫護人員,但長者地區中心在人手、場地及設備上的資源,並不足以支援這批長者,而且政府部門並沒有考慮在計劃完結後延續服務,病人參與計劃後的跟進事宜就只由社福機構承擔。舉例說,長者地區中心的場地原本是作為長者活動之用,但當多了一批病人使用中心服務後,本來的長者就被逼要讓出場地,這反而使長者受害。他認為,社福機構在基層醫療上擔當重要角色,但政府各部門應先有政策配合及分發完整資源,才能在地區有效實踐醫社合作。

上周三正式營運的葵青地區康健中心,與智友醫社同行計劃的最大分別在於,康健中心採取公私合營方式,內駐跨專職醫護團隊,使服務網絡得以擴大。而且,社福機構能參與投標,成為醫療服務單位,修補以往「醫社割裂」的情況。林正財表示,以往政府在地區基層醫療的投資不足,「單靠NGOs(非牟利組織)運作基層醫療是很困難的事。包括『靈實(協會)』以往都是在沒有政府資助的情況下提供醫療服務,以致服務不夠深入、範圍不夠廣。」他認為,地區康健中心的發展正正填補了社福機構資源不足的漏洞。

葵青地區康健中心採取公私合營方式,內駐跨專職醫護團隊,使服務網絡得以擴大。(梁鵬威攝)

除了提供資助外,地區康健中心還可以如何為社福機構充權,以加強醫社合作?林漢煒認為,地區康健中心的優勢是設有五個附屬中心,讓服務伸展至區內民居。他指出,附屬中心若能直接以社福機構中心為據點,將能借助它們的社區網絡,讓服務覆蓋範圍更廣。除此之外,不少社福機構都曾推行健康項目,地區康健中心可借助社福機構的成功經驗,為健康項目提供更多支援,使社福機構的服務在擁有充足資源的情況下得以延續。以樂暉長者地區中心隸屬的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為例,就曾參與賽馬會基金的「齡活城市」計劃,以提升長者自我健康管理的技巧為目標,於觀塘等社區推行「健康.友里」項目。林漢煒表示,項目成效顯著,有效改善長者體能,然而該項目卻因資助不足而未能延續。若地區康健中心的發展涵蓋社福機構的健康項目,從中加強定時定點的跨專職醫護支援,將能讓不少服務使用者繼續受惠。另外,如上文所指,社工能在基層醫療的領域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透過外展工作了解及跟進病人情況。若他們接受基本的疾病預防護理訓練,將有助於他們撰寫個案報告,這正是政府及醫護界能為社福機構充權的地方。

總括而言,政府若要成功推行基層醫療,必先以社區為本,了解本港各區的人口特徵存在差異,以數據及實證為前提,才能針對地區健康問題對症下藥。醫社合作與社區為本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醫護團隊若要了解民情,就需要透過與地區社福機構的合作,擴展社區網絡,以便推廣疾病預防護理資訊。而社福機構在基層醫療上擔當不可或決的角色,政府需為這些機構提供適切援助,在醫護知識的範疇上為他們充權,才能讓醫社合作發揮最大果效。

相關文章︰【康健中心.上】基層醫療第一線 分流病人減公立醫院門診壓力【康健中心.下】統籌調配醫療服務最理想 硬件配套仍有限制基層醫療發展30年 為何仍落後30年?【基層醫療】公院爆煲 輔助醫療系統卻「懷才不遇」

上文節錄自第18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30日)《 醞釀三十年 萬事俱備 基層醫療欠了什麼東風?》。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