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幾多穆斯林? 拜火教神廟在哪兒?

撰文:香港01評論
出版:更新:

10月20日,如往常的周日,本是伊斯蘭信徒聚首祈禱的九龍清真寺,由於預知附近有未經批准的遊行示威活動而閘門緊閉,僅留下十多人在此守衛。下午,一輛警方水炮車駛來,向着清真寺大門噴射藍色催淚水劑,不但令十多位市民被藍水射中,也把這座白色的伊斯蘭教教堂大門染藍。翌日,特首林鄭月娥、警務處處長盧偉聰等人罕有地到訪清真寺,親自與伊斯蘭首席教長會面並向對方致歉。一時間,也令這座位於九龍鬧市、作風低調的禮拜廟宇成為新聞焦點,同時反映這個起源於沙漠中剽悍尚武的伊斯蘭民族不容小覷。
在這次反修例運動中,各宗教及其信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香港從開埠以來,也是由不同宗教人士推動着整個城市的發展。

今年6月以來,香港六大宗教領袖曾舉行座談會,包括香港佛教聯合會、天主教香港教區、孔教學院、中華回教博愛社、香港基督教協進會、香港道教聯合會,並發表過多份聯合聲明,從呼籲政府尊重民意、各方克制、求同存異,到譴責暴力……嘗試借助宗教的信仰力量化解各方矛盾。在反修例運動中,不少宗教名人被指為「救火」牧師,從擋警察、唱聖詩、支援年輕人,也成了運動中的靈性支柱,其中灣仔循道衛理會香港堂在運動期間開放予示威者使用教堂洗手間及提供飲水,以致被網民稱為「紅磚聖殿」。

政府統計處2016年報告顯示,香港最大宗教為佛教,有一百萬信徒;道教及其相關民間信仰也有一百萬信眾;其次為基督教暨天主教合共佔89萬……我們熟知這些大型宗教,卻甚少留意香港還有其他少數族裔宗教:伊斯蘭教有30萬信徒、印度教有10萬信眾、錫克教則有1.2萬教徒、猶太教信眾約有5,000人,以及更少人聽過的拜火教,信眾亦有200多人。事實上,這些宗教組織一點也不算小,其信徒在我們身邊留下了許多印記。

警方水炮車的顏色水射中清真寺,引起各界關注。(資料圖片/陳康智攝)

九龍清真寺的由來

對於伊斯蘭教最深刻的記憶就是電影《沙漠梟雄》,當中的阿拉伯人穿着一身白袍,身上貫滿了風與沙,彷彿神祇無處不在,導演大衛連說過:「為什麼那麼多宗教領袖都來自沙漠—因為當你置身於此,就會以一種奇怪的方式感覺到大和小的涵義。這種浩瀚無垠,是一種殘酷無情和美不勝收的結合。」

今天,香港的穆斯林人口達到30萬人,包括印尼外傭20萬人,其次華人佔5萬,餘下的南亞等族裔居民約佔4萬人。早於1917年,已有華人社群成立中華回教博愛社。近月多次反修例遊行中,就出現不同族裔的面孔,他們自認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即使懷有不同的信仰,都認同「香港是我家」。2001年「9˙11」事件以來,香港人對伊斯蘭教徒也沒有偏見和歧視,他們一樣在自己的廟宇和平地祈禱,沒有人去抗議。

九龍公園前身是英軍威菲路軍營,曾駐守大批英籍印度穆斯林士兵,因此殖民地政府批准一幅臨時用地予在九龍駐守的伊斯蘭士兵作禮拜,並於1896年建成九龍清真寺。原先在今天尖沙咀警署位置,上世紀七十年代由於興建地鐵而出現結構安全問題,遂遷往現址作重建,當時,由香港印度裔穆斯林建築師林嘉廉(I.A. Curreem)負責整個重建項目,並於1984年正式啟用。

九龍清真寺。(資料圖片/黃詠榆攝)

重建九龍清真寺的穹頂有段小插曲,清真寺要求穹頂採用白色大理石的做法所費不菲,最後,建築師構想到巧妙地改用本地的玻璃紙皮石,遠看一樣產生輝煌璀璨的效果。

九龍清真寺樓高四層,佔地1,500平方米,以大理石建成,四周的窗花式樣多種多樣,寺廟建築宏偉,四角擁有挺拔的11米高的尖塔喚拜樓,桃形大圓球狀的大拱頂和雪白的外牆,極具伊斯蘭建築特色;清真寺的正中心垂掛着逾一層樓高的大型水晶燈,正殿可容納3,500個伊斯蘭信徒同時禱告。香港回教信託基金會總會主席庫馬.門哈斯(Oamar Minhas)指出:「香港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地方,讓遜尼和什葉穆斯林可以肩並肩,在同一座清真寺內進行禮拜。」而且並未如中東地區一樣,出現兩個宗派的敵對局面。

開埠初期,來自印度的穆斯林商人Seth Ebrahim Noordin跟隨英國東印度公司來到香港,他更應邀參加1841年英國正式接收香港為殖民地的儀式。1842年,他於中環創辦鴨都喇利(香港)有限公司(Abdoolally Ebrahim & Co.(HK)Ltd.)一直開業至今,業務遍及紡織、農產、礦產、船務、食品等,成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貿易公司。他早年開辦的中環和尖沙咀輪船服務,可說是天星小輪的前身。建於1849年的些利街清真寺為本地最古老清真寺,在那個華人尚未容許居於半山的年代,印度商人已於半山興建寺廟。

從前,阿拉伯人是遊牧民族,穆罕默德得到啟示後,將部族團結起來,其信念在於不分氏族部落皆為兄弟。正是伊斯蘭民族的團結,才令不同宗教、政治團體都對他們予以尊重。

九龍清真寺樓高四層,佔地1,500平方米。(Getty Images)

燃亮城市的拜火教

一個甚少人曉得的宗教,卻對香港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它就是「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起源於三千多年前的古波斯,即今天的伊朗,來到中國則被稱為「祅教」。大家看電影《戰狼三百》或會感覺古波斯帶點詭異,因其信徒會向火焰祈禱。隨着帝國衰落,拜火教的波斯人大舉遷移到印度西部而被稱為巴斯人。

今天,我們經過銅鑼灣禮頓道的善樂施大廈,英文名字其實正是拜火教(Zoroastrian),大廈兩側有一個神秘的飛翼神人標誌,這裏原是一座1921年建成的拜火神廟,九十年代才改建為商廈,五樓仍保留為拜火神廟。

香港開埠時得以蓬勃發展,幾位著名的拜火教信徒功不可沒。今天來到香港大學陸佑堂,還會見到一座摩地銅像,正是紀念於1910年捐助15萬元巨款創立香港大學的巴斯人麼地爵士(Sir Hormusjee Nowrojee Mody),而尖沙咀的麼地道亦是他大力發展的成果,他推動香港首次的大型填海工程,成立九龍木球會及香港股票市場等。

港大校園外的旭龢道,是為紀念巴斯人羅旭龢(Sir Robert Hormus Kotewall)。他是一位商家,1916年成為布政司署首席文案。他一手促成女性可以出演本為全男班的粵劇團角色,可謂男女平等的先驅。他是華人置業、香港電話、香港雪廠的董事,今天香港中央圖書館仍有其紀念銅像。

九龍木球會。(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反修例集會勝地遮打花園,所紀念的遮打爵士(Sir Catchick Paul Chater)本身也是一位拜火教徒,他於1898年接手由另一位波斯人創立的「九龍渡海小輪公司」,並將之命名為天星小輪,那顆在船上煙囪的巨大五角星星,正是祅教教徒崇拜的圖騰,天星小輪先後有33艘渡輪均以「星」字命名;他也經營電車業務,然後創立九龍倉、置地等龐大集團。

香港著名的滙豐銀行其中一位創辦人碧荔(Dhunjeebhoy Ruttonjee Bisney)也是一位祅教徒,在香港第一次土地拍賣中投得十號碼頭地段,開始從事客運服務,今天南區瑪麗醫院對面的碧荔道就是為紀念他而命名。還有一位拜火教徒大家一定聽過,他是1920年創立香港生力啤酒廠的律敦治(Jehangir Ruttonjee)。他為紀念因癆病逝世的女兒而成立「香港防癆會」,並在1949年將皇后大道東的皇家海軍醫院改建為療養院,專門治療當時肆虐的肺癆病,後來改建為律敦治醫院。

律敦治醫院。(資料圖片)

今天,我們往跑馬地建於1852年的祅教墳場,還可找到這幾位拜火教信徒摩地、遮打、律敦治等名人的墓地。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提及的明教即拜火教的分支,那種對正義與真理的執着千古不變。這個夏季夜裏的街頭正若那主題曲《熊熊聖火》:「願將俗世上/嗔笑愛恨/一切歸聖火」,看着示威年輕人在火焰中奔跑,彷彿都變成了拜火教信徒朝着烈焰跳着奇異的舞蹈,那焰火曾在百載以前將香港錘煉得金光燦爛,今天烈焰焚城會否是百載繁華一夢消?

上文節錄自第18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0月28日)《由清真寺染藍說起 萬教歸宗在香港 》。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