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母親.影評】中韓「打拐」電影比較 人人受害VS人人加害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對《復仇母親》會有期待,一方面源於韓國電影處理犯罪寫實類型向來獨具一格,另一方面自然是因為主演李英愛—這位睽違大銀幕十四年的青龍獎影后,自從在朴贊郁執導的《親切的金子》裏完美詮釋了一位復仇女神之後,近年一直未有新作。起初以為她今次的角色會類似於《奧羅拉公主》裏因喪女之痛而玉石俱焚尋求報復的那位母親,但看完影片才發現,與其說這個故事是關於她的復仇,不如說是在呈現她作為一位失去了孩子的母親的巨大悲慟。

《復仇母親》是導演金承右自編自導的處女作,技法上雖顯稚嫩,但好在故事結構緊湊,李英愛一個人也足以撐起整套戲。她在片中飾演一位兒子已失蹤六年但和丈夫一直沒放棄過尋找的母親。只是不但兒子沒找到,丈夫還在過程中發生意外。萬念俱灰之際,她得到兒子的一線下落,隻身前往地處偏遠海邊的釣魚場。在如同法外之地的釣魚場,來歷不明的孩子們被當作童工役使,這裏自有一套警察與居民相互包庇的秩序。她的尋子之路也演變成一位絕望母親在海島上的孤軍對抗。

李英愛在片中飾演一位兒子已失蹤六年但和丈夫一直沒放棄過尋找的母親。(《復仇母親》劇照)

無意展現黑色產業鏈

電影的靈感來自現實中的尋人廣告。韓國確實曾有誘拐兒童做童工的新聞,不過是在鹽田—一個和戲裏的釣魚場一樣觀光業發達、遊客絡繹不絕的地方,這和中國同類社會事件裏兒童往往被拐到與世隔絕的深山村落較為不同。但《復仇母親》帶給觀眾的共情卻讓人很容易聯想到一系列相似題材的華語作品:陳可辛執導的《親愛的》、劉德華主演的《失孤》、呂樂翻拍自韓國電影的《找到你》,以及樊昊崙的處女作《你在哪》。正因為兒童走失或被拐賣的故事近年來在中國電影裏不斷出現,所以,它們也擁有一個共同標籤:「打拐」題材。

如果我們對比一下韓國和中國電影處理「打拐」的不同方式,就會發現面對同樣的社會議題,兩國創作者關注的焦點卻頗為不同。

《復仇母親》並沒有嘗試觸及「小孩怎樣失蹤」及其「怎樣來到釣魚場」的過程,這一部份的淡化處理,和《親愛的》裏「拐賣方」的面目模糊很接近。創作者都無意去展現誘拐兒童的黑色產業鏈,而更想表達「失去孩子」這件事本身帶來的毀滅性衝擊。

但相比《親愛的》那種「沒有真正壞人」的角色設定,《復仇母親》顯然殘酷得多:幾乎人人都是壞人,行惡的理由則各為私利。女主角丈夫出了車禍,小叔卻在算計她手裏的保險金,收到她兒子的失蹤線索還要匿名「賣」給她。經營釣魚場的一家人帶回不知來歷的小孩做童工,即使知道了孩子可能是被誘拐且其母親已經找上門來,卻因為不肯失去這個勞動力而刻意隱瞞。當地警察和居民更因利益勾結共生,一起阻撓母親找到孩子,這種黑暗情節會讓人聯想到《盲山》裏整個村子共同包庇拐賣婦女罪行的窒息感—然而,過於尖銳的《盲山》在內地卻無法上映。我們也很難想像,如果在內地翻拍《復仇母親》,警察在當地充當黑社會的劇情不會被刪改。從這個層面而言,韓國電影反省現實的力度始終遠遠走在中國前面。

《復仇母親》劇中,幾乎人人都是壞人,行惡的理由則各為私利。(《復仇母親》劇照)

刻畫社會對議題的冷漠

相比虐童、性侵在片中一閃而過,《復仇母親》真正讓人感到絕望之處,是一個女性要獨自在封閉空間裏對抗一個邪惡的集體。所以,影片後半部份也更像帶有驚悚風格的B級片,結構接近香港新浪潮電影裏的《生死線》:荒島驚魂+一群變態的人。女主角找兒子失敗,還要想辦法逃出生天,至於復仇,則只是迫不得已的自我防禦。

這樣看來,還是韓文原名更貼近本意:失蹤兒童所發出的「請找到我,帶我回家」的吶喊,才是該片真正希望被更多人聽到的訴求。創作者不止一次刻畫了韓國社會對於該議題的冷漠,不但有人發惡作劇訊息給女主角的老公騙他去找孩子,導致他意外身亡,影片裏更有多處台詞傳達了人們對相關事件的事不關己:沒有人會為別人家小孩走失而費心提供線索;釣魚場有成千上萬遊客都曾見過一看就是非法童工的孩子,卻無人理會。悲劇的始作俑者,是整個大環境的漠然。

這大概也是電影沒有將重心放在誘拐兒童之個案脈絡上的原因。值得深究的並不是一個孩子為何走失,而是那麼多尋人廣告背後、那麼多不知所蹤的孩子,有些明明長年在遊客如鯽的觀光地做着苦力,卻沒人覺得有異,這種荒誕感恐怕才發人深省。

其實「打拐」題材在韓國電影裏的呈現,也早有更荒誕的前例。2015年的《極秘搜查》便是根據1978年發生在釜山的真實案件改編:富裕人家的小孩被誘拐綁架後,警方無力破案,只能和通靈道士合作,警界與風水界同樣顛倒黑白,處處影射對社會系統的控訴。片中有句讓人很心痛的台詞:「如果被綁架的是你們的孩子的話,還會這樣嗎?」這大概和《復仇母親》裏李英愛質問釣魚場那家人「你們還是人嗎」一樣絕望。

(《極秘搜查》劇照)

中式表述:沒有真正的惡人

相較韓國電影更多着墨於社會環境之冷漠和警察形象之反面(警界體制的黑暗),中國「打拐」電影中更常見的則是階層鴻溝帶來的無力感。一個基本事實是,在中國,兒童往往是從較為發達的城市被誘拐到偏僻落後的鄉村。所以,《親愛的》、《找到你》都涉及到了城鄉之間的階層矛盾,但中國電影基於審查原因,既不能「暴露社會陰暗面」,因而不便鋪陳太多拐賣過程中的真實罪惡,又不能讓觀眾對公檢法系統感到失望,所以最終往往只能訴諸煽情乃至苦情。

沒有真正的惡人,大家都是受害者—這是很典型的中國式「打拐」書寫。於是,我們在《親愛的》裏看到兩個同樣絕望的母親:一個失去孩子後痛不欲生,一個買來孩子後視如己出。情感撕扯的拉鋸裏,用太多淚水稀釋了真正需要被檢省的問題:誰該為這種社會悲劇負責?苦難之後的大和解消弭了本該被更深入追問的惡。

(《親愛的》劇照)

另一部《找到你》雖然是改編自韓國電影,但顯然原版的情緒更為克制,處理的社會議題複雜性也更強(國際婦女買賣、醫患問題、器官移植等)。中國版則試圖以拐賣孩子的故事為引,去表達律師與保母兩位不同階層女性都要面對的困境,最終道德戰胜法律,母愛大氾濫,且又是一部沒有壞人的電影。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兩位女主角的表演都曾被盛讚,但如果用李英愛在《復仇母親》裏的演技去和姚晨做個對比,顯然前者對「失去孩子」有更細膩的層次呈現。不是只有歇斯底里和哭戲能詮釋母親的劇痛,李英愛在片中其實並沒有太多眼淚,但她的內斂、恍惚,以及拼死也要救出孩子的堅決—她所有的身體反應,都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整個世界被傾覆的母親。

至於把「打拐」題材拍成了公路片的《失孤》,在中國同類電影裏完成度更低,也更迴避現實問題:找了兒子十五年都沒找到的父親,卻轉而走上一條幫助被拐賣的陌生年輕人尋親之路。如父如子的人設貌似溫暖,但這種根本不適合拍成文藝片的題材強行文藝後,效果格外尷尬。嘗試處理希望與失望的對比,最終反而兩頭不到岸。

(《找到你》劇照)

《復仇母親》:具批判思維

給予希望,對兒童誘拐題材來說當然具有意義。《復仇母親》同樣表達了希望每個走失的孩子都不被放棄、每位失去孩子的母親都能等到與孩子團聚的美好祈願,但它不是以用力過猛的煽情套路去實現,而只是留下一個模棱兩可的開放結尾。整套電影雖然不乏瑕疵,但以新導演作品而論,節奏與鏡頭調度已算不錯。

更值得中國「打拐」題材創作者參照之處在於,雖然該片繞過了具體的誘拐過程,但依然具有社會批判力。與中國同類電影最慣用的「人人都是受害者」模式剛好相反,在韓國式敘事裏,人人都是加害者:每一個坐視不理的旁觀者,每一個為了私利而選擇隱瞞真相的人,都是故事中的共犯。女主角所對抗的,也是集體之惡—釣魚場上利益捆綁的群像,宛如整個社會結構的縮影:有人被利益所驅,有人只求自保,但所有人都一樣不可饒恕。

能夠讓影后李英愛闊別銀幕多年後選擇這套戲的理由是「一位找孩子的媽媽以及漠不關心的人的態度」,正因為整個社會共同塑造了不合理,才讓她覺得自己有責任詮釋這個角色。事實上,拐賣兒童的產業鏈在任何國度都是環環相扣、集體共享的惡,遠非個人行為所能達成。只探討個體所承受的苦難和不幸,對這樣的公共議題亦太過輕淺。而怎樣在呈現個人悲慟的同時,揭示整個社會必須共同負擔的責任,這部處女作也給出了某種意義上的示範。

作者簡介:
賈選凝
台大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關注港台區域研究、比較政治、
政治社會學及文化研究。

上文節錄自第193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2月16日)《中韓「打拐」電影比較 人人受害VS人人加害》。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