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公民參與】教育脫節 市民難辨海量信息

撰文:郝子雨
出版:更新:

自去年6月9日爆發反修例運動,至今已拘捕逾7,000人,由於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莘莘學子,不禁令社會將目光聚焦在青少年的社運參與上,而Facebook、連登及Telegram等網絡平台,更被質疑是「滋長暴力的溫床」。無可否認,新媒體的崛起,的確改變了香港人的閱讀習慣,也催生了公民參與的新形式;尤其是年輕一輩,已不再局限在社交媒體上讚好、轉載或評論等靜態表現,而是踴躍透過網絡參與眾籌、政治結社、街頭動員。然而,新媒體下的青年政治參與全然是百害而無一利嗎?究竟是媒體傳播信息時出了問題,還是年輕人處理信息的能力出了問題?我們又應怎樣改善媒介素養教育,從而促進正面的公民參與?

有人批評網絡平台將年輕人「煽動」至街頭。(資料圖片 / 羅國輝攝 )

早在2014年雨傘運動後期,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進行政改民調時,曾問及市民使用媒體的習慣,發現面對社會議題時,「社交媒體」成為繼年齡、教育、政治取向之外的「第四種勢力」。當時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已經指出,社媒使用者多屬年輕、高學歷、具科技能力的「新人類」,相信他們的比例(兩成)將會愈來愈高,亦會和「舊世界」中的傳統媒體使用者產生更大鴻溝。至2017年中大亞太研究所的「香港青年的社交媒體應用及政治參與」研究,更顯示有近半香港青年以社交媒體作為獲得公共事務資訊的最主要來源,而他們都比較不滿政府表現,並有一定程度的線上政治參與,包括發表評論、加入群組、網上示威、網絡眾籌,另有過半人曾經親身參加遊行、罷買、籌款等線下活動。到了2019年,中大追蹤逾二十年的「傳媒公信力」調查發現,社交媒體的公信力由2016年的4.59分增加至5.36分,是繼電子媒體之後公信力最高的媒體,其「認知度」更高達93.7%。

社交媒體 催化政治參與

「我未做年齡組break down,但相信青少年會更甚。他們用網媒更多,覺得新媒體比較可信,這也影響他們如何接觸資訊、接觸社會。」負責「傳媒公信力」民調的蘇鑰機表示。他說,連登討論區和Telegram這兩個平台最為突出,為年輕人的政治參與提供了更直接的渠道,令社會運動等公民參與不再局限在少數群組,「他們不僅可以拿到資訊,還會參與討論、參加一些議題的決定。」他又提到,經社交媒體集結的群組,更能突顯公共議題的凝聚力,也可通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建立自我價值、提升自我認同。

負責「傳媒公信力」民調的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但同時,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因為沒有quality control,大家(在群組裏的)討論和決定也不是很謹慎。如果討論被不太理性的人主導的話,就有一定危險。」蘇鑰機透露,自己有項從未對外發表的研究顯示,被調查對象的朋友中,意見相同者與意見不同者的比例約為12:1,而在社交媒體上則是5:1;換言之,無論是社交媒體還是現實生活,人們更傾向跟自己看法相似的人交朋友。蘇鑰機提醒,在小圈子裏偏聽偏信、屏蔽不同意見,無助全面了解事實;再者,社交媒體的意見參差不齊,幾乎人人可以發表,「沒有成本、identity(身份),是faceless(匿名)的,又沒有配套的規範和教育,很容易亂。」因此,他鼓勵學生善用大學提供的WiseNews(慧科新聞資料庫)系統,檢視同一新聞的不同報道和評論。

至於青少年的政治參與,也從昔日在社交媒體上讚好、轉載或評論等相對靜態的線上活動,進化為更多元、更動態的線下行動。負責上述2017年調查的中大亞太研究所所長馮應謙當時曾表示,香港青年的政治表達並未有想像中激進,預料他們進一步將政治立場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可能性並不高;但事隔兩年,情況明顯有變—由去年6月9日引爆的反修例運動,至今已拘捕逾7,000人,當中超過三分之一為中學生及大學生,或會被控以非法集結、暴動、縱火、刑事毀壞和襲警等罪名。馮應謙解釋,兩年前的青年或認為,政治表達和實際參與之間存在一定距離,故不會把線上參與轉化為線下行動,但網絡一定會催化這種動能的誕生。

馮應謙指出青少年分辨、處理信息的能力。(郝子雨攝)

「這是辨別網絡信息的問題,而不單是青少年的問題。」馮應謙續指,有部份青少年較知道如何處理有關信息,因為他們更樂於也更擅長接觸新鮮事物,知道圖片或影片都可以被剪輯,反而有不少中老年缺少辨別信息真偽的能力,總以為「有圖有真相」。

任職中學通識科教師六年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育研究部副主任張往也認為,年輕人接收資訊的範圍較廣,而成年人也存在偏聽偏信的問題。不過,張往坦言,部份學生之所以變得激進化,的確因為他們的知識結構、成長歷練、情緒管理有限,令他們較為短視,「相對於讓他們去思考十年後的香港會如何,他們可能會更多在意現在能否爭取到一些事。但如果他們多點社會經驗就會知道,去改變社會的一件事,沒有那麼容易的。」因此,成年人和師長便更有責任提醒學生要有耐性、要用智慧去爭取改變,「我們不能要求青少年的思想成熟到一個很高的境界和程度,有時候大家需要給他們多點理解,也要給他們機會。」

繼續閱讀︰

【網絡公民參與】媒體素養教育 校園不是唯一擔責

相關文章:

【香港傳媒】在新聞自由與審查迷思中 堅守着,改變着

【香港傳媒】盈利與價值之爭 「內容有價」經營模式可行嗎?

全民記者時代下 專業媒體該如何自許

「後真相」時空下 誰來定義「假新聞」?

「同溫層」之亂 「從眾」四大後遺症

上文節錄自第19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月6日)《網絡助燃公民參與 教育脫節 市民難辨海量信息》。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