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G「靜靜雞」徵千元不動戶收費 電子支付零保障?

撰文:陳澔琳
出版:更新:

電子錢包營運商TNG上月中突然在未有直接通知用戶的情況下更新合約條款,收取不動戶口費用,如戶口六個月或以上沒有款項進支,會被扣100至1,000元不等,不少用戶戶口更被扣至「歸零」,至金融管理局介入後,昨天(4月6日)才撤回並承諾退回費用。近年流動支付大行其道,香港更以64%的使用率高居全球第三位,然而,如果現行各大電子錢包都像TNG般「鬼祟」更改合約條款,用戶是否毫無保障?

近年Payme、支付寶等電子錢包不斷湧現,功能五花八門,不少人為求方便,沒有仔細閱讀及留意條款便草草下載使用,遑論留意條款更新。TNG便於3月18日突然更新合約條款,表明對不動戶口收取費用:

.六個月或以上未有款項進支:每半年港幣100元

.一年或以上未有款項進支:每半年港幣200元

.一年半或以上未有款項進支:每半年港幣300元

.超過兩年未有款項進支:每半年港幣400元

(以上費用將從TNG錢包戶口內的餘額中扣除,若會員於費用扣除後方進行款項進支,已扣除之費用將不會進行退款)

TNG上月更改合約條款,不少用戶表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扣費用。(資料圖片/Steph Yeung攝)

換言之,如戶口兩年沒有進支,則被扣除1,000元(100+200+300+400元)。惟有使用者表示毫不知情,於18日後在討論區上才得悉,重新登入後發現被扣300元,更有不少人表示戶口餘額被扣至0元。有讀者向《香港01》表示,曾電郵TNG追討款項,但對方回應指:

無論帳戶是否處於活躍狀態,我們都需要對其帳戶進行管理及優化維護的工作。因此,我們亦負擔了一定的成本。前述費用已提前兩周通過包括應用程式推送通知在內的不同渠道發布,以使我們的客戶能夠進行檢查及進行任何交易來避免這些費用。

另有讀者表示,因沒有登入TNG,亦沒有追蹤TNG Facebook專頁,因此沒有收到推送通知,隨後致電消委會熱線查詢亦無功而還,因為如商家保留修改合約條款的權利,追討有一定困難。

現時本港的儲值支付工具由金管局按《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作出監管,記者昨日分別向金管局及消委會查詢曾接獲的相關投訴數目、有否涉嫌觸犯條例等問題。至同日傍晚,TNG在官方網站、應用程式及Facebook專頁表示聽取意見後,同意豁免收取所有用戶的不動帳戶服務費,並會在五日內退回已收取金額 。

金管局發言人在稍後時間回應指,近日收到TNG用戶投訴被持牌人徵收不動戶收費,立即與持牌人跟進,「我們理解持牌人在考慮客戶意見及其他因素後,已重新審視有關安排,並決定將收取的費用退回有關用戶。」消委會則表示,電子支付不屬消委會投訴類別之一,沒有相關數字提供。

TNG是儲值支付(Stored Value Facilities,SVF),即具有儲值功能的實體或網絡工具,可用作商品、服務或P2P付款,受金管局在2015年11月生效《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所規管,由2016年發出首批儲值支付工具牌照至今,連同三間持牌銀行,現時本港共有18名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 。事實上,部份儲值支付也有不動戶收費,如港人最常用的八達通,亦會按年期長短收取「不常用八達通行政費」。撇除收費金額多寡外,為何偏偏TNG會引起用戶反感?

利用應用程式通知用戶,是否「有效」而可取的方法?(資料圖片/Steph Yeung攝)

1)修改條款無通知?

TNG指已透過應用程式推送通知、或Facebook作通知修改條款。的而且確,TNG並非無聲無色改動條款,但此做法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如使用者沒有追蹤TNG Facebook專頁、沒有登入戶口等等,而TNG單方面改合約條款,但只透過推送通知用戶,沒有確認用戶得悉改動,一概當作已知悉處理。

2018年6月,工聯會立法會議員何啟明在立法會會議上問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規管問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劉怡翔書面答覆指,金管局為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制定了監管指引,要求持牌人落實,而金管局亦恆常的監管和審查;指引要求持牌人須清楚列明及解釋使用有關服務或產品的收費及費用,並以有效的方式傳達及提供予用戶。 問題是,利用應用程式通知用戶,到底是否「有效」且可取的做法?

2)生效時間14天?

有網民批評指TNG的不動戶收費在通知後14天即時生效,而非14天後才開始計算,對此表示不滿。如八達通公司在2017年10月1日推出不常用八達通行政費,惟生效日期設於三年後,到了今年10月1日才開始計算,連續12個月無增值的八達通扣除15元。TNG自行修改條款、並只提供14天通知的做法有否違反相關條例?金管局發言人回覆現時指引沒有對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更改條款而應提供的通知期設有硬性要求,而每個個案的通知期應按照實際情況以作考慮,正與持牌人跟進是次個案。

對部份TNG用戶而言,事件算告一段落,但亦有用戶堅持會取消戶口。持牌人在提供支付工具服務時固然需要遵守規例,但消費者在選擇流動支付時,應留意合約條款內容,並了解供應商單方面修改或延長合約的權利等安排,才不會招致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