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界.影評】平凡是福 不應蔑視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半世界》是稻垣吾郎脫離SMAP之後獨自擔綱主演的第一部電影,粉絲與民眾都甚為期待。不過,自從電影首次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亮相之後就一路獲得好評,最後在2019年日本兩大電影權威雜誌《電影旬報》和《映畫藝術》主辦的評選活動中,都獲得「年度十大」第二名,更獲前者的「最佳劇本獎」。日本以外的影迷苦等,如今終於可以在網上觀看。
撰文︰寇斯珮

《半世界》成功的一大原因應該是本片導演阪本順治。阪本順治在1989年拍第一部長片《不要口出狂言》即震驚了日本影評界,此後他幾乎每一部電影都獲得影評及影迷們喜愛,也是各個電影大獎的常客。由他坐鎮,《半世界》自然有了品質保證。

本片故事圍繞三位好友岩井光彥(澀川清彥飾)、高村紘(稻垣吾郎飾)和沖山瑛介(長谷川博己飾)展開。(《半世界》劇照)

《半世界》圍繞三位好友展開,高村紘(稻垣吾郎飾)、沖山瑛介(長谷川博己飾)和岩井光彥(澀川清彥飾)是從小學時代就認識的好友,一直到中學畢業三人都形影不離。畢業之後,高村繼承了自家的炭窯,沖山加入自衛隊在海外執行任務,岩井則在車行工作,過着平凡日子。有一天,長年在外的沖山回到幾近荒廢的故居,高村和岩井關心他的近況,但三人的關係似乎難以回到昔日那樣親密。

這是一部細水長流的劇情片。主要從高村的視角展開,阪本順治對這個角色的設計也最為豐滿。高村與太太、高村與兒子都有相當多的戲劇線條,另外他與兩位兒時玩伴也各有交集。當中對稻垣吾郎的挑戰是,他要從一個萬人迷的偶像變成一個在日本鄉鎮居住的普通人,他怎樣處理這樣的差異呢?

阪本順治的方法是,為他設計遲鈍和木訥的個性,這樣的角色設定巧妙地為其他配角注入了活力。他出於善意,不停為朋友和生計奔走,但又因為他的遲鈍,身邊朋友的問題總是一遍又一遍地顯露出來,最終他才慢慢發現。在不斷重複的過程中,配角與高村的關係被書寫得非常仔細。但高村也沒有被寫成一位只有優點、表現卓越的人。反而,他一切都很普通,不知道怎麼跟太太溝通情感,以為兒子在學校過得很開心,不知道自己的朋友到底心病在何處。

高村紘(稻垣吾郎飾)出於善意,不停為朋友和生計奔走。(《半世界》劇照)

這部電影的根本,就是要書寫日本小鎮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阪本順治沒有為角色增加光環,也不刻意煽情誇大其苦況。導演在這一層面上成功擺脫了日劇的刻板設定。日劇尤其愛拍中小企業的求存故事,小鄉鎮的居民如何為生計絞盡腦汁。《半世界》的角色則完全沒有走向任何一個極端,他們的焦慮不大也不小。

沖山的角色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想要重新尋找自己。高村想盡辦法幫忙,卻因為自己的炭窯生意日漸緊張而愛莫能助。最後沖山發現漁民的生活讓自己找到寧靜,高村的兒子也從對家庭毫不關心轉為繼承炭窯生意。

本片講述日本小鎮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半世界》劇照)

這些角色的改變,和他們面對生活作出的選擇,都有強烈的寫實味道。扔掉了日劇的粗暴邏輯之後,一方面觀眾體味了人生的殘酷,另一方面又與當下日本社會的現狀產生情感共鳴。在這裏,阪本順治不想講大道理。「半世界」的來由亦即如此:沖山認為高村無法了解自己的痛苦,因為高村根本不了解這個世界。高村過了好一段時間才反駁沖山:你的世界是世界,我們這一邊的世界也是世界啊,我們也有我們的煩惱。

兩種人物、兩種生活方式都做到微妙的連結。阪本順治沒有抬高,也沒有踩低任何一方,他不強調他們的頹廢,也沒有盲目吹噓他們過得「舒適」。這些年日本的狀況讓許多中小企業主如履薄冰。每季日劇總有一兩套講中小企業主的勤勞和拼搏。乍看上去是為大家打氣,細想來總有些強行「正能量」的嫌疑。

《半世界》強調我的世界和你一樣重要,我的焦慮也和你如出一轍。(《半世界》劇照)

《半世界》的氣質,就是強調我的世界和你一樣重要,我的焦慮也和你如出一轍。只要充分理解彼此的世界,兒時的玩伴終會回到當年有說有笑的境地。它彷彿是一種勸告,普通人不應該蔑視平凡,平凡也可以是一種滋味,所以當高村為自己平凡的苦惱而體力不支時,兩位好友卻對人生有了新的領悟,當中包括對日本的社會環境等。阪本順治都很微妙地將細節滲透到情節中,但他沒有突破自己,只是正常發揮了水準,成功地告訴人們,真實的生活和真實的煩惱到底是什麼樣子。

更多《香港01》周報影評:

【幻愛.影評】刻意的憐憫也是高高在上

【虎尾.影評】艾美獎編劇之作 美籍華人視角的台灣片

【叔.叔.影評】本地獨立製作 描繪老年同志困境

【失落的鑰匙.影評】媲美西班牙暗黑版《上流寄生族》

【星夢女神:茱地嘉蘭.影評】容易過時的傳記電影

【隱俠:地下正義.影評】奇案喜劇大雜燴 惟缺獨特風格

上文刊登於第211期《香港01》周報(2020年4月27日)《《半世界》平凡是福 不應蔑視》。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