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咁辛苦為咩」?FIRE族反思退休後的第二人生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藝人黃子華曾在一次棟篤笑中,有以下大哉問:「返工咁辛苦為咩?」撫心自問,有多少人是為了金錢而從事自己根本談不上喜歡、甚至愈做愈討厭的工作,這種諷刺似乎是不少現代人的寫照,如果換算下來,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之中,花費七萬多個小時的清醒時間在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撰文︰羅乃智

相關文章︰

「退休之火」蔓延 三十歲辭職享受人生不是夢

「退休之火」到中國水土不服?網民︰家裏有礦才可做到

打工仔之苦難以解決 「狗屁工作」為何盛行?

自由主義企管失效 為什麼工作讓人痛苦?

【過勞】人生不只工作 是誰在鼓吹「做足365日」?

FIRE族常自問:為什麼一定要在年老時才退休?社會上不少人礙於各種考慮,選擇延後實現自己的夢想,結果終於捱到退休一刻,才驚覺自己已經沒精力完成年輕時的心願,夢想變得遙不可及。FIRE族會反思:退休只有一種方式嗎?這種普羅大眾接受工作到老年退休的生活模式,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退休只有一種方式嗎?這種普羅大眾接受工作到老年退休的生活模式,是否真的適合自己?(資料圖片)

窮忙只為支付賬單

著名商業導師羅伯.摩爾(Rob Moore)認為,社會不斷強迫大眾接受以下觀念:正確的生活方式是窮盡一生努力工作,用人生大部份清醒的時間換取金錢,藉以支付賬單,履行社會責任。在這個命題下,加班就是努力的表現,因此可以犧牲休閒時間,努力賺錢以「購買」退休後的人生享受。他在《生活槓桿》中指出,工業時代的社會認為生命可以簡單分為三個工作階段:學習年代、爭取年代、渴望年代。學習年代是零到18歲,爭取年代是18歲到65歲,渴望年代則是65歲打後直到進入棺材的一刻。在接受教育之後,應努力工作直到最後才享受閒暇,這是典型先苦後甜的做法。

FIRE的核心思想是跳出消費主義陷阱,享受生命的每一刻,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Getty Images)

可是,不少人退休後因為失去生活的意義而患上章魚壺心肌症(Takotsubo Cardiomyopathy),在退休後數年離世,完全無法享受人生。他認為,人們應該在體驗充滿活力的獨特人生後,帶着榮耀與喜悅離世。《一周工作四小時》的作者提摩西.費里斯(Timothy Ferriss)則認為,我們應該合理分配人生的有限期和冒險期,而非將休閒享樂都放在退休以後,也不是賺夠錢後完全休息,因此他稱之為迷你退休。

當然,工作的意義也不是一面倒的負面……

上文節錄自第225期《香港01》周報(2020年8月3日)《無限循環加班 暮年始可享樂?》,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訂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25期《01周報》精選內容:

當「抗爭」遇上「鬥爭」 選舉延期 香港重啟

評戴耀廷被解僱—「學術自由」成為所欲為的「保護傘」?

疫襲農業 天災蝗禍引爆全球糧食危機

心理輔導與法律支援並行 專家設平台 助被捕青年覓曙光

由歐美燒到亞洲 「退休之火」蔓延

顛覆共食制 養生另有道 疫情重塑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