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抖音海外受挫 瘋狂的言論該降溫

撰文:郭雪筠
出版:更新:

「將大量數據傳回中國」、「屏蔽新疆、香港抗議等敏感議題」、「宣傳和維持中國正面形象」—這些是近三年抖音海外版應用程式TikTok面對的指控,並隨着美國對TikTok的封殺達到高潮;另一邊廂,眼見TikTok在海外受挫和美國政府的橫蠻無理,內地輿論場上群情激昂,認為TikTok太軟弱,並將其成敗與「中國命運」捆綁……猜疑、宣洩和指摘無助解決問題,「瘋狂的」中美輿論場或許是時候降溫了。

美國有意將中美對抗往「冷戰」靠攏,中國則盡力避免這局面。於是,當前世界儼然一分為二,有一絲「共產主義對抗資本主義」之味道,但情況與過去又完全不同,這導致各國政府極力克制而民間情緒高漲的局面。就算中美雙方撕破臉至此,高層交流仍在持續,雙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共識要「尋找共識」,但在民間輿論中,中美之爭已是「熱戰」,雙方必定水火不相容。在這種情況下,TikTok面臨中美雙方輿論的夾擊。美國戴着對中國的有色眼鏡,中國則以「戰狼」標準嚴格要求。

美國有意將中美對抗往「冷戰」靠攏,中國則盡力避免這局面。(資料圖片/路透社)

美往冷戰靠攏 中國避免升級

美國政府當然也監控民眾,也會從各種渠道獲取民眾數據,但「美國政府與中國政府,你願意被哪個監控」?這從來是意識形態混夾着利益計算,不是什麼數據安全問題。因此,問題又回到那個根本—「長期以來,主導地位源自美國」,不論是互聯網科技的主導,還是世界規則與價值觀的主導。美國全方面遏制中國,民間對中國的不安焦慮也不斷升溫。於是,未來中美關係很大一部份是看中國如何持續進步,並發展中美關係。

在這場TikTok風波中,不少網民更將TikTok與「中國命運」捆綁,認為TikTok今日若不戰而降、不作一點反擊,明日中國會對美國賠上更多,過去清朝割地賠款之歷史儼然再現。許多人更拿華為作例子,認為抖音太軟弱,不若華為有脊樑。 2019年5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回應了美國對華為的封殺令:「美國政府做的事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但不能因為華為在技術領域領先,就採取針對企業的限制措施⋯⋯美國限制令只影響到華為的低端產品,但高端產品例如5G領域絕對不會受影響,別人兩三年肯定追不上華為。」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月在華盛頓國務院的記者會上發言,他身後的熒幕出現華為的標誌。(資料圖片/美聯社)

捆綁中國命運 無用兼且荒謬

然而,大眾必須明白,TikTok與華為的情況完全不同。抖音無核心技術,依賴的是演算法和大數據。它只是一個成功的「現象級」產品,但華為憑藉核心技術有硬氣本錢,抖音則以做一個「能掙錢並有影響力」的產品為目標。何況, TikTok若真的「玩完」,仍會有下一家中國企業成功崛起,中國不會因為單一企業之成敗而「結束」。

上周五(8月7日),字節跳動發表聲明,強調TikTok從未與中國政府共享數據,更表示若美國政府不能給予公正對待,將訴諸美國法院。此刻,內地民間除了支持TikTok在美國提出訴訟之外,沒有其他更好的方式。那些太過「戰狼」的言論,例如「你禁我、我也要禁你」,到頭來都是無用的。畢竟,面對強敵,唯有自強。而特朗普政府當前採取的是全面否認自己問題、矛頭對外的自戕,這永遠無助於解決自身問題。

上文節錄自第22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8月10日)《抖音海外受挫 瘋狂的言論該降溫》。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訂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26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白宮封殺TikTok微信 中美博弈再激起網絡巨浪

【深度分析】立法會「真空期」方案的優與劣

與馮檢基對話——97臨立會對泛民的啟示

假如司徒華在世 會被抗爭派牽着鼻子「總辭」嗎?

【科技.未來】遏制科技巨擘 反壟斷攻防戰

【BNO】二十多年焦慮並未遠去 英國人怎樣看港人居英權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