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劇】寧看陸劇不看港劇? 「香港製造」能否觸底反彈?

撰文:賈婉琳
出版:更新:

近年港劇明顯遠離香港人的話題中心,無綫電視(TVB)平均收視30點以上的電視劇數目和佔比也自2014年開始迅速下降。TVB於8月26日公布的業績顯示,即使黃金時段收視因疫情而上升,但免費電視今年上半年的廣告收入仍大跌七成。與此同時,其在中國內地的業務收入按年增加五成多,主要來自合拍劇集的貢獻。這些數字既客觀化地確認了我們的主觀印象,也呈現了港劇近年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

2018年,TVB收視冠軍是《延禧攻略》 —— 一套外購的內地宮鬥劇。大結局當晚257萬觀眾聚在電視前,看傅恆捨命為魏瓔珞換來解藥,助其終成宮鬥冠軍。魏瓔珞登上皇貴妃之位時,該劇在港收視攀上39.2點。這雖然無法和巔峰時期的《宮心計》、《溏心風暴》等相提並論,但也算是TVB沉寂多年後少有的話題作。一部內地電視劇問鼎香港電視台的收視冠軍,不免讓人內心五味雜陳:曾經的港劇神話不在了嗎?

+16

為求突破,TVB於2017年開始尋求內地資金,並與內地視頻網站合作。這一年,有人稱為「新港劇元年」。今年8月中,TVB再宣布與內地三大視頻平台之一優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試圖打造「新港味泛粵娛樂」,在影視、綜藝、藝人、電子商貿及串流媒體平台五大方向全力發展,鞏固TVB作為香港娛樂品牌的領導地位。

有了內地資金的注入,香港電視劇的配置更頂級,場面更顯壯觀,質感更精良。比如《飛虎之潛行極戰》的首集就展現了爆炸、槍戰、飛車等大場面,場景多且複雜,高速鏡頭帶來的視覺衝擊也很有電影感。此外,該劇還得到香港飛行總會的支援,成為香港電視史上首次使用大量直升機和「新」小型飛機的警匪劇。

香港觀眾對新式港劇《歎息橋》的反應相對兩極。(《歎息橋》劇照)

而在內容題材上,港劇亦呈現兩個方向。一邊大多沿用熟悉的警匪、豪門恩怨等題材,甚至直接續拍之前的大熱劇集,比如《使徒行者2》、《溏心風暴3》、《宮心計2深宮計》等;另一邊則利用內地的資金加持,開始探索更加新穎的創作拍攝模式和題材。這其中當以內地優酷100%投資,與香港ViuTV聯合出品的《歎息橋》為典型。題材上,該劇摒棄了傳統港劇諸如槍戰、臥底、破案、飛車、家族爭產等橋段,探討更與時並進的當下社會問題:情緒病、年輕人對未來的絕望、公務員的鐵飯碗性質等,不再囿於香港市井煙火的生活經驗和純粹的娛樂消遣,而上升到對人性哲學反思的高度,也更添社會關懷和現實意義。而在拍攝技巧和手法上,《歎息橋》也擺脫了傳統台詞和「港式」濾鏡的依賴,讓角色直接與觀眾對話互動。

上文節錄自第230期《香港01》周報(2020年9月7日), 文章原題《兩岸三地影視沉浮 「香港製造」能否觸底反彈?》。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0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三權分立」之爭不斷翻炒 沉迷想像豈會變成事實

為何要建方艙醫院和火神山醫院?

深圳定公屋目標 港府一味拖字訣

內蒙雙語教學何以惹爭議 教育新政合理 落實需要智慧

從班公湖對峙看中印衝突的戰術訊號

兩岸三地影視沉浮 「香港製造」能否觸底反彈?

踏出疫境第一步 迎接不一樣的開學日

疫情重創中西部 四年承諾一場空 「被遺忘的美國人」再被遺忘

看別人進食感幸福? 剩食背後的「吃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