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與美合作便要承受代價」 大國一意孤行 全球反對又如何?

撰文:薛子遙
出版:更新:

上周二(9月22日),第75屆聯合國大會開幕。這是一屆難以令人對世界前景抱有良好期待的大會。除了中美元首的劍拔弩張,各國亦各說各話,聯合國這等多邊框架無疑迎來數十年未見的低點。而在具體問題層面,制裁伊朗與否一事也再度導致美國與各相關國家的緊張關係。中國、俄羅斯,甚至美國的歐洲盟友都強烈反對美國自行恢復對伊朗的制裁。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大會上發表閉幕演講時,譴責美國對伊朗的戰略「失敗」,並表示歐洲大國在拒絕新制裁上「不會妥協」。

美國啟用已退出的協議

2018年,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了2015年由美國、伊朗、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和德國簽署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簡稱「伊朗核協議」),該協議旨在阻止伊朗的核計劃,以換取制裁的緩解。自那時起,華盛頓就與繼續支持該協議的國家發生了矛盾。

2018年,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了《聯合全面行動計劃》(簡稱「伊朗核協議」),該協議旨在阻止伊朗的核計劃,以換取制裁的緩解。(美聯社)

今年夏天,緊張局勢達到了新的高潮。8月,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一項決議,提議延長將於10月18日到期的聯合國對伊朗常規武器轉讓的禁運。然而,在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中,只有多米尼加共和國投了贊成票;俄羅斯和中國投了反對票,其他安理會成員國均投了棄權票。儘管遭到國際社會的反對,但9月中旬,美國宣布將啟動安理會有關伊朗核協議中的「回彈條款」(snapback provision),重新對伊朗實施聯合國制裁。鑑於美國已不再是伊朗核協議的締約國,啟動其「回彈」機制的法律行為引起了爭議。

絕大多數安理會成員國認為美國的決定是非法的,並表示將置之不理。伊朗核協議的其他簽署國也認為,美國在執行該協議方面已經沒有任何權利。英、法、德發給聯合國安理會的一封聯名信稱「任何旨在重新實施(制裁)的決定或行動都無法產生法律效力」。儘管如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9月19日宣布美國將單方面推進新的制裁,並以「代價」威脅拒絕合作的國家,「若聯合國成員國未能履行實施這些制裁的義務,美國準備利用國內權力,讓這些國家承受代價(impose consequences),並確保伊朗不會從聯合國禁止的活動中獲得好處。」

華盛頓的單方面制裁於9月20日生效。美國對德黑蘭的最新一攬子制裁措施大抵與伊朗核濃縮或彈道導彈項目人士和實體相關,分別為9月21日針對伊朗國防部和9月24日針對幾位「與侵犯人權行為有牽連的高級法官」。雖然美國宣布聯合國對伊朗的武器制裁已經生效,但其他大多數國家堅持否認其合法性。

伊朗總統魯哈尼在聯合國的講話中批評美國「用壓在美國黑人脖子上的同一隻腳壓在伊朗身上。」(美聯社)

各國抨擊美行為非法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給聯合國安理會的一封信中指出,美國是否啟動安理會有關「伊朗核協議」中的「回彈」機制,「似乎存在不確定性」。古特雷斯在信上重申安理會的反對意見,指安理會主席和成員國「在收到美國國務卿的信後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並表示聯合國將等待「安理會的澄清」,這相當於間接拒絕執行美國的要求。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給聯合國安理會的一封信中指出,美國是否啟動安理會有關「伊朗核協議」中的「回彈」機制,「似乎存在不確定性」。(美聯社)

其他國家在表達對美國的反對意見時,遠沒有古特雷斯那般含蓄。中國稱美國的行動沒有法律效應;俄羅斯則稱美國的舉動是一場「戲劇性的表演」,企圖讓國際機構屈從於美國的意志;就連在歐洲的美國盟友也態度強硬,歐盟外交官與英、法、德官員一同譴責此舉非法,並敦促所有參與者維護伊朗核協議。與伊朗有眾多往來的法國態度尤為強烈,馬克龍上周二在聯合國發表近40分鐘的演講,抨擊特朗普對伊政策,稱美國的「極限施壓」(maximum pressure)政策已經失敗。「『極限施壓』戰略已進行了數年,但現階段並沒有遏止伊朗破壞穩定的活動,也沒有確保它無法獲得核武器。」馬克龍表示,正是因為這種失敗,英、德、法不會在新制裁的問題上與美國「妥協」,並將繼續尋求全面執行伊朗核協議,以使伊朗重新履行其國際義務……

上文節錄於第233期《香港01》周報(2020年9月28日), 文章原題《「拒與美合作便要承受代價」 大國一意孤行 全球反對又如何?》。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3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新自由主義危機四伏 別被經濟排名牽着走

單憑審核教科書 就能解決通識教育的問題?

從左右逢源到左右為難 滙控對港啟示錄

解放軍軍機頻頻飛越 「台海無中線」到底是什麼概念?

張愛玲百歲冥誕 只是當時已惘然

種族之火蔓延城外 特朗普「製造恐慌」 拉攏巿郊選票

香港寓示新自由主義理想的失敗

《奪冠》背後的聯想 新體育經濟改變運動員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