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棲居】如何打造現代城市的「築」與「居」 ?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在文章《築.居.思》描繪物理環境與生活實踐、經驗的重要關係,指出「築」的設計安排深遠影響「居」。這並非艱澀難懂的道理。放諸城市,要塑造、改善都市生活文化,城市規劃的角色至關重要。但觀乎現代城市規劃的發展,城市的實體佈局與市民生活之間的辯證關係卻非如想像般簡單,不少主觀的規劃宏願不但未能達致預期效果,甚至將都市生活和倫理徹底地砍掉重練,現代城市漸漸失去人性,甚至變成一個以功能為本、未能應付差異與多元的封閉系統。
撰文︰王俊傑

美國社會學家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撰寫《棲居》(Building and Dwelling:Ethics for the City)一書,主張打造開放城市為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師承德國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桑內特糅合哲學、歷史、文學及城市研究、設計理論,就打造開放城市提供不少獨到觀點,不論就啟示城市未來,抑或是反省本港城市規劃的問題,均有不少值得參考之處。

美國社會學家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作《棲居》。(資料圖片)

城市應如何走向開放

城市要如實包容差異,讓多元社群和活動共存而不互相排斥,能彈性、具動態地回應多變的城市事件,桑內特認為城市必須變得開放,就此重新連結ville與cité至為關鍵。 他提出多個讓ville能變得開放、容許市民能更有權投入和參與塑造cité的城市設計與規劃的方式,值得當今城市參考之餘,放諸香港的脈絡來看亦頗具意思。

舉例說,桑內特建議城規者應致力將邊界打造成細胞膜般,時而開放讓外在事物、因素湧入,時而關閉的狀態,讓邊界容許不同變化及可能發生。觀乎香港,自去年反修例運動爆發,本港道路景觀出現相當有趣的情況,示威者拆去阻隔行人路與馬路之間的欄杆及障礙,行人橫過馬路時的「選擇」變得「多元」,不須再局限於指定的行人過路處,而可按路面情況開創個人往目的地的最短路線。其實,路邊欄杆的設計原意為保障行人的安全,但同時大大限制行人的行動方式。

去年反修例運動爆發,示威者拆去阻隔行人路與馬路之間的欄杆及障礙,使行人橫過馬路時的「選擇」變得「多元」。(資料圖片)

桑內特的建議,不禁教人想像政府能否適度移除欄杆的藩籬,讓馬路開放作可吸納變化的「膜」,在行人綠燈亮起時,市民能更自由地穿越馬路,紅燈亮起時則回復封閉的狀態,以保障行人安全與行車穩定,城市的「可行性」相信能大大提高,市民行走和探索城市的可能、趣味甚至意義亦能隨之增加。

至於規劃方式上,桑內特重點提倡由規劃師與社群共同參與的聯合規劃,讓不同社群真正有權參與塑造城市的工作。桑內特力數現代由上而下的規劃方式,技術官僚往往只單向諮詢民眾的問題,縱然市民力陳一己觀點,規劃人員仍是「意見接受、態度照舊」,甚至樂意於細節上作些微讓步,為的只是安撫民眾、減低其對立情緒,而非貼心地照顧其需要,這種偽善及門面的公眾參與,在香港可謂屢見不鮮。諸如橫洲、新界東北等規劃,當區非原居民村民不遷不拆的意願不但被全面忽略,他們更無份參與或決定未來區內規劃,城市規劃再一次將城鄉的cité推倒重來。

橫洲原居民村民不遷不拆的意願不但被全面忽略,城市規劃再一次將城鄉的cité推倒重來。(資料圖片/王潔恩攝)

規劃者不但應攜手與市民規劃城市,更應多費心力,為市民提供更詳細、整全的資訊,以便他們在決策上作出貢獻。隨着科技日新月異,大數據的興起讓智慧城市應運而生,但智慧城市若只由政府壟斷所收集到的大數據,單向地以各種科技「便利」市民的生活,市民依舊被排除於城市規劃之外,甚至促使民眾對便利生活、科技產生「會用就好、不求甚解」的反智態度,其實是民智、甚至城市倫理倒退的表現……

《棲居》
副題:都市規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如何打造開放城市,尋找居住平衡的新契機?
作者: 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
譯者: 洪慧芳
出版:馬可孛羅文化(台北)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上文節錄自第234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0月5日)《《棲居》如何打造現代城市的「築」與「居」》。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4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藉「一帶一路」 重整香港人才戰略

鄰區極速超車 本地持續落後 香港需要怎樣的智慧城市藍圖2.0?

與改革派青年黃裕舜對話 香港須在改革中「愈辯愈明」

利君雅突遭延長試用期 港台與港台記者的「雙重尷尬」

NVIDIA創半導體史上最大併購案 晶片霸主之位仍待確認

「法國MIT」崛起 挑戰英語大學霸權

閉關鎖國 探尋城市不同可能 疫情下,「宅度假」變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