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虛構身份「江松澗」說起 情報隱蔽行動的普遍性

撰文:黃伯農
出版:更新:

8月上旬,美國獨立調查報道網站「灰色地帶」(The Grayzone)刊出一則報道,指一名廣被西方傳媒引用和出版的香港作者、政治權威專家和社運分子—「江松澗」(Kong Tsung-gan),原來是個虛構身份。「江松澗」其實是一名白人美國公民和香港永久性居民,真名為「Brian Patrick Kern」,曾任教本港國際學校。「江松澗」除了被英語主流媒體廣泛引用外,也被美國《外交政策》和《日經亞洲評論》等刊物形容為「政治作家」和「香港作家和社運分子」。Kern也曾用漢語拼音假名「Xun Yuezang」出版關於陸港人權的英文書籍,給人他是內地人的印象。

事件引發其他媒體報道。由於Kern多年來一直參與香港的民主運動和抗爭活動,有媒體便刊出他去年參與反修例示威期間的照片。他被指控組織示威者和在現場向他們提供指示,也被指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特工或代理人。有媒體報道更稱Kern已於《港區國安法》通過後離開了香港。「江松澗案」折射了傳統情報工作中「隱蔽行動」的特點。

「江松澗」(Kong Tsung-gan)曾出版有關於香港雨傘運動的英文書籍。(網上圖片)

隱蔽行動指情報人員及其代理人(agent) 和線人必須透過隱瞞、詐騙和誤導等隱秘手段,掩護、隱藏己方人員的情報工作和身份,以避免被人發現。本文提出隱蔽行動的歷史和國際普遍性,初步勾勒美國的「寓情報於民主化中」的情報文化和策反實踐。

作為「人工情報」的核心元素,隱蔽行動一般包括四個方面的活動:一是宣傳,利用受資助或被妥協的代理人在境外媒體和公共空間發布真實或虛構故事;二是政治干預,透過支持和資助境外政黨、政客、社會組織和示威者去介入和影響他國政治動態和政策過程;三是經濟干預,透過經濟、貿易、金融和貨幣手段及其代理人去影響或操縱市場、貨幣、供應鏈、銀行體系和股市等;四是輔助正規軍行動,透過支持、資助和策動境外武裝和暴力組織去發動各種武裝及暴力運動,削弱、推翻政權,包括民兵、恐怖主義組織、游擊隊、反政府軍、暴民、僱傭兵和犯罪集團等。

保安局、入境處和香港社會須思考如何使在港外國公民正確理解「一國兩制」下香港民主化的特殊性和必要性。(美聯社)

可想而知,隱蔽行動並非一定昂貴和複雜。可以只是請一位塗鴉藝術家吃飯;也可以是每月花數千元使一位報章編輯留任;甚至可以是用數萬元暗中資助工會領袖去組織罷工活動。較高端昂貴的做法包括調整市場運作、破壞供應鏈和影響他國選舉等。無論如何,隱蔽行動已被廣泛認同是國際事務的有效工具。

其實,隱蔽行動並非新鮮事,在西方世界已有長遠歷史。羅馬帝國統治者曾秘密幫助友善的境外領袖去提升他們在國內的影響力和地位,也曾秘密支持海外政治派系,以達到改變國際權力平衡的效果。羅馬帝國後來更將秘密吸納國王身邊重臣、諮政者和情婦定為慣常做法,成為了現代「策反」工作的原形……

有關美國情報文化的實踐特點,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黃伯農
英國巴斯大學政治、語言及國際研究學系副教授

上文節錄自第23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0月19日)《從虛構身份「江松澗」說起 情報隱蔽行動的普遍性》。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6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押後《施政報告》背後 特首有必要上京「跑部」

香港在「雙循環」格局中擔要角

中央連摑港府幾巴掌 請林鄭班子做好「港人治港」

公開調查 明晰理據 「釘牌」縱有理 教局須服眾

疫症時代 兩岸三地美術館伺機變陣

染疫特朗普親當「白老鼠」 單株抗體療法乃「通往疫苗橋樑」?

政治光譜兩極化 美國第二次內戰的隱憂

張艾嘉:當大家都在後退,就是我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