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深融合】香港憑什麼與「人才天堂」聯手?

撰文:楊瀅瑋
出版:更新: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出席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慶祝大會,要求早已被譽為「人才天堂」的深圳,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北上赴會的特首林鄭月娥事後接受傳媒訪問,表明希望港深聯手招攬全球人才,亦正研究推出跨境「聯合政策包」。然而,「聯手」的前提是雙方步伐一致,可惜香港人才競爭力早已日漸消退——當下不妨以深圳為鏡,好好反思我們在「吸引」、「挽留」和「提拔」的人才部署當中,到底欠缺了什麼?

吸引人才:目標夠高,範圍夠廣

深圳人才戰略由政府主導,政策目標夠「高」,優待範疇亦夠「廣」,更有明確的人才標準和獎勵階梯。由2007年至今,當局至少推出五個大型人才招攬計劃,涵蓋海內外學士、碩士、博士、教授及院士級別的專才。當中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吸納海外高級人才的「孔雀計劃」,為回流專家提供160萬元至300萬元人民幣的獎勵,另有住屋、出入境及落戶深圳等特定待遇,而相關人才團隊最多可獲8000萬元的研究資助;至於針對國內的高級人才計劃,截止去年12月已經涵蓋超過9000人,當中享有600萬元獎勵的「傑出人才」一般是院士或世界級獎項得主,博士後或升級獎項得主則可成為有160萬元獎勵的「後備級人才」。

對城市的產業發展而言,有了專家學者充當「大腦」,還需大量應屆畢業生輸入「新血」。因此,為了吸引不同學歷的「新鮮人」落戶深圳,當局分別為學士、碩士及博士畢業生提供1.5萬元、2.5萬元及3萬元人民幣的一次性津貼——同樣截止去年底,已招攬9.37萬人。

反觀香港的人才政策,港府同樣推出不少招攬人才計劃,包括「一般就業政策」、「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及「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然而,姑勿論相關計劃制度和申請程序繁複,最大問題是當局仍然依賴市場驅動,期望企業提供「高薪厚職」,而政府則只放寬入境門檻、提供不再馨香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等等,明顯較深圳失色。

(入境處網頁)

須知道,香港生活成本非常高昂,樓價和租金更是貴絕全球,往往導致人才卻步。根據國際招聘機構HAYS去年的調查,以創科人才的薪酬為例,在香港主管金融科技的總資訊主任年薪可達30萬美元,而內地只有27.9萬美元,但當以購買力平價換算指數計及生活成本,香港只有39.8萬美元,而內地則高達52.1萬美元,兩者相距甚遠;至於生命科學人才,就更為遜色,香港臨床研究總監的年薪只有14.1萬元美金,本身已低於內地的14.4萬元美金,經購買力平價計算,雙方差距更拉闊至18.6萬元美金和26.8萬元美金。

可是,特區政府並未提供更多就業優惠,相關成效自然有限,以2018年中推出1000個名額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為例,截至今年2月,創新科技署只批準了321人。

了吸引不同學歷的「新鮮人」落戶深圳,當局分別為學士、碩士及博士畢業生提供1.5萬元、2.5萬元及3萬元人民幣的一次性津貼。(資料圖片)

挽留人才:住得大,過得好

不「安居」難以「樂業」,內地多會提供不同程度的住屋優惠,藉此留住人才,持續發展。深圳針對人才的房屋政策可謂「點面結合」——「點」指高端人才享有房屋津貼,例如「孔雀計劃」招攬的海外高級人才,可連續10年免費租住200平方米(約2153平方呎)的房屋,並獲當局提供多達600萬元人民幣的置業補助;「面」指深圳當局大舉興建公共房屋和「人才住房」,例如於2018年注資1000億元成立「人才安居集團」,計劃提供30萬個單位。

再來看看香港,著實沒有太多來港深造的人才願意留下發展。根據立法會秘書處今年6月發布《全球爭奪人才》研究簡報,截至2015年12月,根據「一般就業政策」來港居住人士有71986人,但當中只有1525人(2%)已經來港7年或以上;至於2003年推出的「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在2010年至2019年間,預計只有12%居港滿7年並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瑞士洛桑的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每年編制「世界人才排名」,衡量各大城市的人才競爭力。從2019年發布的排名可見,香港整體位列全球第15位,落後於新加坡的第10位,當中「投資與發展人才」排在第20位,而「吸引與留住人才」則排在第18位,可見港府資源與政策力度之不足。IMD指出,香港居住成本高昂,正是吸引和挽留人才的一大阻力。

深圳目前的三大產業,能夠提供多樣而多量的就業職位,極具「職業前景」。圖為為於深圳騰訊的大樓。(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提拔人才:前途無量,政府保底

除了薪酬待遇和生活成本,人才流動時還會考慮「職業前景」。深圳被譽為「人才天堂」的關鍵之一,也包括人才「就業」和「創業」時都享有極好的資源,可謂「前途無量」。

人才「就業」的選擇,取決於產業結構和企業分佈。在產業結構方面,深圳目前的三大產業——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以及現代化服務業,都是附加值較高的產業,能夠提供多樣而多量的就業職位,極具「職業前景」。至於企業分佈,在深圳上市的「獨角獸」更是「多如牛毛」,據美國《財富》雜誌2020年「世界500強企業排名」,有8間位於深圳,而「中國500強企業排名」,深圳更有34間;「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當中,深圳就有20隻。這些世界知名的大型企業,可以提供多元穩定的就業機會,自然成為優秀大學生的首選——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2019年畢業生就業去向為例,位於深圳的華為和騰訊,就吸納了這兩所最高等學府的最多人才。

反觀香港的產業結構,仍然依賴四大支柱——金融、旅遊、貿易及物流、工商專業服務,完全忽略產業升級和多元發展,難怪越來越多年輕人慨嘆「前途渺茫」。例如在2008年至2016年間,四大支柱的GDP佔比由56.7%輕微下降至56.6%,就業人數佔比則由47.2%(166.16萬人)下跌至46.9%(177.54萬人),而當中大多是低技術的服務工種,但六大有待發展的新興產業——創意及文化、醫療、教育、創新及科技、檢測及認證、環保,GDP佔比只由7.5%上調至8.9%,就業人數亦只由11%增加至12.7%,可見港人出路相當狹窄。

為了扶持創科公司,深圳政府可謂不遺餘力,但香港政府卻仍依賴市場。(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至於「創業」,深圳政府提供的資源更是首屈一指,從土地到資金一應俱全,而且投資方式相當靈活。例如,當局設有100億元的「天使母基金」,承諾為創業投資公司承擔40%的虧損,以吸引社會資金投向初創企業。負責管理基金的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勇健日前接受央視訪問時表明:「假設有虧錢,我們先按這個比例(40%),我們先賠。如果賺了錢,則一分錢不要,全部讓給投資人和社會上的資金,甚至利息都不要。」

為了扶持創科公司,深圳政府可謂不遺餘力,但香港政府卻仍依賴市場。殊不知,儘管政府經常把「發展創科」掛在嘴邊,但本土市場根本不習慣也不喜歡回報週期較長的創科行業,而是短視地沉迷於金融和地產這兩塊充滿泡沫的「大蛋糕」。正如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早前接受《香港01》訪問時,以此點出創科「困局」:「今日拿一億去買塊地起樓,或者買股票。錢很快就回來了。但投資高新科技的(回報)週期需四五年。」

由此可見,無論「就業」還是「創業」環境,香港都比深圳「短了」一截,難談吸引大量而多元的人才。至於人才戰略的佈局、設施和政策上來講,香港也跟不上「深圳」,甚至連「平起平坐」都做不到,又談何能「強強聯手」?「人才爭奪戰」早已打響,只是特區政府後知後覺,在與深圳聯手推出吸引創科人才的「聯合政策包」之前,著實需要好好補短。

更多《香港01》深度報道文章︰

袁氏一家折射香港「黃藍之爭」 社會撕裂還可怎樣修補?

【深度】最低工資「凍薪」 誰來體察基層市民之苦?

【深度】明日大嶼或翻生 盡顯港府三大無能

【深度】從港英到特區 香港享有「三權分立」嗎?

【工業意外・深度】人命只值幾萬元?條例落後30年 工傷難追究

網上學習・深度|基層學生學習難 為何政府資助未能對症下藥?

【抗疫基金・深度】第二輪保就業 為何政府總是重複犯錯?

【抗疫基金・深度】新加坡派錢保就業 香港企業錢照收人照炒?

【新冠肺炎.深度】為什麼香港必須力爭「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