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合作|港醫北上加劇人才流失 兩地合作不可傷及本地居民

撰文:楊瀅瑋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上周六日(10月30日)與廣東省以交換文本方式,簽署落實《粵港合作框架協議》2020年重點工作,當中提到推動當地認可香港醫療衛生專業資格,實在令人摸不著頭腦。事實上,自2013年起,香港醫生、護士、藥劑師等醫療專業人士已經可以在內地執業,反而香港未能豁免境外醫生免試認證,但眾所周知,本地醫療人才短缺,公營市場尤其緊絀,導致私營收費驚人,可惜港府不但未有設法增加人手,如今還要大力「拱手於人」。

公私市場無法分流

香港公營醫療服務曾以低收費、高質素享譽全球,但近年承載能力已經接近極限。每逢流感高峰,急症室輪候往往超過8小時,內科病床使用率也超出100%;專科門診資源更加緊絀,以最常見的耳鼻喉科為例,去年10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期間,醫管局轄下七個醫院聯網合共新增約87706個預約個案,當中有1.7萬個半緊急新症,平均輪候時間中位數是5.4個星期,另有近5.7萬個穩定新症,平均輪候時間中位數多達55個星期。

香港公營醫療近年承載能力已經接近極限。每逢流感高峰,急症室輪候往往超過8小時。(資料圖片)

驚人的公營醫療服務輪候時間,與醫療人手短缺息息相關、互為表裏。截止2020年2月,香港共有15004名註冊醫生,若以香港750萬人口計算,即每1000人當中只有兩名醫生,遠低於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去年平均數3.5名。不過,必須指出的是,香港的實際情況絕對比上述推算惡劣得多,因為那1.5萬名註冊醫生當中,只有45%服務公營市場,即約8成香港病患,按此推算的話——在公營市場當中,每1000人當中其實只有1.1名醫生,但在私營市場裡面,每1000人當中卻有多達5.5名醫生,可見公私市場的資源分配有多不均。

為什麼公私市場的供需落差如此龐大?因為公私醫療的病人收費和醫生薪金差距甚遠,以病房收費為例,公立醫院每日收取120元,而私家醫院卻由500元至4.5萬元不等,而公立醫院醫生月薪由7萬起跳,至顧問醫生級別雖可達23.7萬元,卻與普通私家醫生月入相若。因此,在全港醫生本就緊缺的情況下,大量人手流向私營市場,導致公營負擔相當沉重。

在全港醫生本就緊缺的情況下,大量人手流向私營市場,導致公營負擔相當沉重。(資料圖片)

保護主義難增人手

按推算,香港若要追上OECD的千人醫生比例標準,起碼要增加逾1.1萬名醫生。不過,礙於醫生業界的保護主義,無論是增加醫科學生學額還是豁免境外醫生免試執業,都非易事。

醫學院是醫療專才的「造血機器」,但香港只有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設有醫學院,合共提供530個學額。儘管政府已計劃陸續加設至長遠而言每年提供600個學額,但光靠這樣的增長幅度,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追得上日漸擴大的人手缺口?

香港只有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設有醫學院,合共提供530個學額。(資料圖片)

開放境外醫生來港執業是增加本地人手供應的另一個渠道,但在現行政策底下,在港執業的境外醫生少之又少,僅佔醫生人手3%。根據《醫生註冊條例》,上述兩所醫學院畢業生可以直接註冊執業,其他醫科畢業生則須透過三種途徑方可在港行醫——第一種,通過醫務委員會的執業試,當中包括專業知識、醫學英語技能水準、臨牀考試,再擔任12個月駐院實習醫生,才可正式註冊執業,但因報考程序繁複且考核罕見病例,執業試合格率向來偏低,只維持在11%至28%;第二種,經個別醫院及院校推薦予醫委會評核成為「有限度註冊」,雖以豁免應考執業試,但只能在指定醫療機構服務,且以三年為限,屆滿後可續期三年;第三種,擁有至少十年或以上經驗的世界名醫,可在不同條件下獲醫委會豁免三項執業試。可見政策吸引力之低,故由1997年至2018年間,只有457名境外醫生通過考核在港執業。

新血供應不足之下,公營與私營醫院之間難免打起「人才戰」,前者工作壓力龐大、薪酬待遇欠缺競爭,後者出動高薪挖角,結果每年都有不少公院醫生跳槽至私人市場,進一步削弱公營供應。以2019/20年度為例,醫管局流失率達5.4%,即有大約322名全職醫生離職。

按理說,由於醫委會有權豁免海外醫生來港執業試,假如他們願意放寬相關門檻,就可大大紓緩本地醫生供應壓力;然而,保護主義作祟之下,放寬方案屢遭由醫學界選出的醫生委員否決。既然如此,香港就無法增加海外醫生了嗎?非也——因為特區政府有權修訂《醫生註冊條例》,例如仿效新加坡制定引入境外頂尖醫科專才的免試制度,容許他們通過實習監察期後自由執業,藉此吸納全球各地優質醫生,以解醫生短缺之急。

開放海外醫生來港執業是增加本地人手供應的另一個渠道,但在現行政策底下,在港執業的海外醫生少之又少,僅佔醫生人手3%。(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送醫北上乃「火上澆油」

可惜,港府不但未有設法增加醫生,反而致力送走他們。自2013年起,香港醫生、護士、藥劑師等醫療專業人士已經可以在內地短期執業,至2019年6月,已有258名港澳醫師取得廣東醫師資格。這除了政策驅使,少不了商界支持,例如在2017年,曾任財政司司長的南豐集團董事長及行政總裁梁錦松,與一眾政商名流打造了新風醫療集團,並收購於2016年取得內地首個醫生集團營業執照的深圳創新醫療公司博多嘉聯集團,獲豁免開辦私人醫療服務和引入外地醫生。新風醫療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吳啟楠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不排除部分專科會與香港醫生合作,讓內地的病人可以通過集團的醫療網絡,享受香港醫生提供的服務。

內地對醫療人才「求賢若渴」,而粵港澳大灣區的中高端醫療市場更是一片「藍海」,對香港醫療人才不可謂不吸引。香港政府此番「推動廣東省範圍內認可香港醫療衛生領域的專業資格」的措施一旦落地,無疑會令本港醫護人才流失問題「火上澆油」。

香港固然要積極建設大灣區,發揮自身優勢也是「無可厚非」,因此港府想在本港領先的醫療領域有所作為亦可理解,但是,港府是否要考慮一下更加合乎香港利益的方向和形式?

在本地醫療人才供給缺口已經極其嚴重的情況下,港府仍然出台政策推動人才分流至大灣區,實在令人不解。(資料圖片)

在本地醫療人才供給缺口已經極其嚴重的情況下,港府仍然出台政策推動人才分流至大灣區其他城市,實在令人不解。粵港當然要合作,但合作形式可以是輸出教育以培養更多人才,輸出管理模式以提升醫療質素,更可以是針對內地三甲醫院的醫療專家開放豁免在港執業名單,鼓勵內地醫生來港註冊執業。無論如何,政策方向都應是為香港「吸引」和「挽留」人才,而不是打通「後門」趕人走。

更何況,發展醫療產業不能以簡單的市場思維去理解,因其是城市公共服務的一種,事關每位香港市民福祉。試想,如果全面放開「港醫北上」,當基層為慢性病輪候幾年,醫生亦壓力「爆煲」逃離公營,難道政府要叫基層去內地求醫?正因如此,關於醫療業合作不應簡單參照其他優勢服務業如法律業、金融業等資源流通模式開展合作,而更應考慮本港實際情況對醫療人才「開源節流」,方能紓民眾之困。

上文節錄自第239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9日)《「港醫北上」加劇人才流失 粵港融合不應損及本港利益》。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美國大選扯下民主遮羞布 還有什麼值得香港趨之若鶩?

一個令拜登不太滿意的結果 藍色巨浪變浪花

特朗普選舉輸了 特朗普主義贏了

夢起.夢滅 漩渦中的中國赴美留學生

暴風雨後的《施政報告》 林鄭月娥的政績大考

傳媒查冊關乎公眾利益 政府如何平衡私隱權與知情權?

因言獲罪還是裹挾輿論? 螞蟻上市風波的兩種敘事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