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和博愛下的血刃法國(下)

撰文:曾柏川
出版:更新: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10月2日的演說裏,宣布將會制訂更嚴厲的法律來對付「伊斯蘭分離主義」,以捍衛世俗價值觀。縱然馬克龍言論劍指「受外國影響」的伊斯蘭教,但話音未落,該國便接連發生涉及伊斯蘭極端份子的恐怖襲擊,先有歷史教師疑因授課時展示「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而遭當眾斬首,後有南部尼斯的聖母大教堂外發生持刀襲擊。馬克龍及後聲援該教師展示諷刺漫畫的自由後,更激起泛伊斯蘭世界的不滿,觸發連場示威之餘,亦見抵制法國貨的民間運動,一場文明的衝突似是如箭在弦。

承接上文:自由、平等和博愛下的血刃法國(上)

世俗化的共和危機

法國在1905年訂立的法律雖然已明確寫明政教分離的原則(laïcité),但百年過去,這原則仍飽受爭議,尤其是馬克龍出面捍衛《查理周刊》諷刺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並形容伊斯蘭教正處於「危機」後,不但喚起國內外穆斯林社群的抵制,更再次掀起如何闡釋世俗化的爭議。

作為世俗國家,法國官方對宗教事務一直保持中立,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任何宗教,同時亦沒有設立國教。如政府的網站寫道:「法國政府不偏袒任何宗教,並會保證(各種宗教)在共和國的法律和原則上和平共處。」對於其支持者而言,法國的世俗主義是建基於對思想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尊重,因為沒有國教不但可使國家事務與教會分離,也是思想自由的前設。

巴黎有建築物外牆掛起悼念被暫首教師的直幡。(Getty Images)

尊重開放社會 提防種族主義

法國的社會問題有其殖民主義的歷史背景,而縱觀歐洲諸國的人口結構,由跨種族組成的民族國家比比皆是,一如德國有其反猶主義的「傳統」,英國亦有伊斯蘭恐懼症的問題。當民族的神話無法打破種族之間的文化差異,且未能將不同的身份認同糅合、收歸至國家主義,由多數人統治的民主國家自然不能根絕對少數族裔的歧視。

宗教是現代世俗社會尋求身份認同、平等和凝聚力時必須處理的議題。即使共和主義與世俗主義早已成為憲法原則,但法國對世俗主義的承諾僅是多元主義的首步,不足以擺脫國家與宗教的身份認同爭議。由於宗教自古以來都是個人的精神支柱,緊密聯繫着自我價值和尊嚴等觀念,故此,國家不但要避免設立國教、排斥異己,更要為各種宗教、文化和習俗騰出公共空間,使不同群體的成員更為平等。既然法國的跨種族人口結構無法逆轉,是故,撇除世俗主義,多元主義亦是跨種族和平共存的政治態度。

馬克龍的言論導致反法浪潮席耗伊斯蘭世界。圖為孟加拉反法集會。(路透社)

撇除重塑政府和民眾對公共生活的態度,纏繞着歐洲的種族主義觀念也是必須突破的盲點。種族主義作為極右思潮的延伸,不但時常把「人類」這個普遍概念加以分類為不同且互不附屬的「人種」,更主張遺傳決定智商、行為、道德等人格特質。故在種族必有高低的偽科學前設下,原始部落的排他性應運而生。即使普羅百姓的種族觀念難以變成「希特拉式」的邪惡,但出於種族差異的辱罵、輕蔑或討厭等生活瑣事,亦是種族主義的行為之一。

上文節錄自第239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9日)《自由、平等和博愛下的血刃法國》。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美國大選扯下民主遮羞布 還有什麼值得香港趨之若鶩?

一個令拜登不太滿意的結果 藍色巨浪變浪花

特朗普選舉輸了 特朗普主義贏了

夢起.夢滅 漩渦中的中國赴美留學生

暴風雨後的《施政報告》 林鄭月娥的政績大考

傳媒查冊關乎公眾利益 政府如何平衡私隱權與知情權?

因言獲罪還是裹挾輿論? 螞蟻上市風波的兩種敘事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