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年】矛盾的美國夢 抗美又愛美

撰文:李照興
出版:更新:

想不到,抗美援朝事隔七十年,中國影視作品又再披甲上陣,作為另一種抗敵武器,在宣傳輿論戰場上大顯身手。但無疑,今次與「敵國」的關係更為曖昧難辨。按國內主流輿論說法,當前美國正遭遇撕裂,大選後將面臨一個更不確定的未來,以至中美關係。與此相對,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很大程度上已復歸穩定新常態。強調這版本的歷史與現實世態,在這場論述大戰中,彷彿想說明那場戰爭,甚至國家選擇的正當性。可是在坊間,放嘴炮和真行動是兩回事,在現實中,美國遠非當年「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的死對頭。許多中國人在美國另立了家庭,留學深造,消費美式產品,無阻礙地追看美劇。

最諷刺的是,當熱血的民眾拍手稱道這場援朝大仗之時,似乎沒多少人同時想到,他們現在迷倒的偶像和劇集,正是出自當年那個美帝支持的半邊國家。超過半個多世紀,中國的影視作品反映了對美國的複雜關係,不同時期的影視作品一如鏡子,呈現出中國人的美國幻象,又愛又恨,正如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度風靡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的開場白: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裏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裏是地獄。

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紀念,相關影視作品再度「披甲上陣」,作為抗敵武器,在宣傳輿論戰場上大顯身手。(Getty Images)

眾多韓戰電影中(內地稱北韓為朝鮮),早前最受矚目的是《長津湖》,長津湖和上甘嶺戰役是國內宣傳教育最廣的兩場韓戰戰役。傳聞電影由劉偉強執導,後因疫情關係,拍不成雪景,趕不及今年10月舉行的「七十周年紀念大會」贈慶,製作方打算今年冬天拍攝主要的雪地場景。電影由吳京擔綱演出,導演改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執導,陣容相當主旋律(劉偉強則調去拍講抗疫的《中國醫生》)。

但這片的缺席不影響相關片源,眾多援朝影視劇照例充斥市場:包括用三個月時間快速拍成的《金剛川》、《最可愛的人》、《英雄連》等電影,以及《為了和平》、《英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等系列電視劇及紀錄片。雖然號稱紀念,卻洋溢着新時代的情緒:混合着民族崛起的驕傲和對假想敵的輕視。

《金剛川》反映了影視工業流水線的製作水平,以及服務於意識形態的價值觀。(《金剛川》劇照)

撇開未見影的《長津湖》,《金剛川》正是紀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反映中國影視工業流水線的製作水平,以及服務於意識形態的價值觀。與它雷同的影視劇,大都呈現着鮮明的二元對立:英勇不屈兼具謀略的中國英雄和驕傲自大稍顯愚蠢的美國人。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關口,在看不見的力量驅動下,中國影視的反面對象已經由日軍轉變為美軍,由「手撕鬼子」變成了「炮擊美帝」—這也是一種微妙的國家關係轉變,在大國崛起之後,通過「敵人」這面鏡子製造幻象,在內部釋放激勵的能量。

志願軍老戰士和少先隊員在遼寧省丹東市的抗美援朝紀念館,向犧牲的烈士致敬。(新華社)

近年,中美在隱形對抗中拉大鴻溝,國產片也走上全球化路途,作品一方面到國外拍攝,也少不免呈現出外國人(特別是美國人)的形象。在中國大屏幕上,「山姆大叔」的意象在疑似忽略、時常影射中積累着嘲弄和敵意:《戰狼》系列中渲染中國「雖遠必誅」的強勢,意在回應南海爭端。《流浪地球》中,地球聯盟內幾乎沒有美國人的影子,而中國是當之無愧的領導和拯救者。《唐人街探案2》在美國拍攝,出現不少大隻無腦的美國人角色,又有影射特朗普的傻傻警察局長。《瘋狂的外星人》也不例外,片中的美國人無時無刻在自拍,因而惹怒了外星人,科學家又誤把馬騮當成外星人,跟荷里活影視中的美國科學家形象大相逕庭。

《唐人街探案2》在美國拍攝,出現不少大隻無腦的美國人角色。(《唐人街探案2》劇照)

隨着特朗普就任以來對華採取壓制策略,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雙方撕下偽裝,將唇槍舌戰從商業延伸到制度及文化層面—這樣的背景氛圍,在「抗美援朝七十周年」這特殊的節點上,顯然也被刻意渲染,於是誕生了前文所列的一系列作品。此時的美國,在中國輿論中一片混亂,疫情難以控制、槍擊事件頻發、選舉猶如鬧劇、種族歧視難醫……而在影視劇中,不能正面開打當下,也就只能借古喻今,在歷史戰爭中給他們迎頭痛擊。

(節錄)

李照興
長駐京滬的知名文化人

上文節錄自第240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16日)《抗美援朝七十年 矛盾的美國夢 抗美又愛美》。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0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致從政者們—請反思「港人治港」!

與港大經管院長蔡洪濱對話 港府應該怎樣推動經濟變革?

強制檢測、健康碼的背後 公共衞生前,如何平衡個人權益?

【請特首找數】實現真正創科夢 推動創科不應流於口號

蓬佩奧下猛藥「掉槍」 蔡英文政府敢看不敢撿

點票結果陸續確認 特朗普反勝最後一着難成事

【科技.未來】人類常駐20年 是時候離開國際太空站嗎?

疫下就業市場愈趨衰靡 如何解開美國「低薪青年」的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