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歷史名城成都變身彩虹城市 開放程度直迫歐洲、泰國

撰文:李照興
出版:更新:

一句話:「成都人,真懂生活!」用香港俗語,就是:「識玩!」事隔多年,再探成都,它又經歷了另一次升級變身,次文化界甚至給它另一個名字:成姆斯特丹。這個夏天,中國的時尚媒體紛紛趕赴現場,報道時裝騷、網紅熱點,像爭着宣告:它就是中國未來的時尚之都。

成都不再是節奏緩慢的懶散之城,它是朝氣蓬勃的大都會,突飛猛進的時尚之都。圖為年輕人在成都的記憶音樂公園作街頭表演。(新華社)

中國未來的時尚之都

但成都之名在早幾年得到關注,也有國際大牌子在中國的生意經使然,如果論增長,它有極大的潛力,首要因為它就是整個中國西部的交通樞紐與消費中心。

疫情稍定後的11月,成都舉辦了旅遊峰會和《Elle》雜誌的明星大會,時尚平台Vogue Business in China則以商業分析的角度,煞有介事地提交《新時尚之都指數報告》,把成都列為榜首城市,譽為中國未來的時尚之都。除了因為消費強勁,商業潛力巨大,還綜合了它的發布會數量、時裝騷、網上活躍度,以至自成一派的文化生產輸出(如街拍、街舞及嘻哈明星等),試圖說明成都的潛力。

+4

充滿野性的彩虹城市

三、四年前,成都魔方大廈的報道一度把成都變成國際新聞熱話。這是一幢成都愛蒲的新人類必到之處,大廈中舞池俱樂部興趣小舖林立,空氣中到處散發着成癮的氣味。一度流行的「high氣球」(吸氣球中的笑氣)也流行於此,一小時賣1,000個的傳聞把世人嚇倒了。這大廈混雜了各國人等,起因是成都是中國內陸最國際化的城市,各國使館、貿易人、學生聚集。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曾惹來大新聞,坊間認定,美國以此作為中國西部的情報站,因而令這種國際化增添上神秘色彩。

對政治的滲透我們所知近乎零,眼見的則是這種混雜構成了成都那獨特另類的生活氣氛,明明身處內陸,但接觸的次文化卻貼近歐洲。它也是各種另類生活價值默默被容許的地方,以至它被同志圈中認定為中國的彩虹城市,走在街頭商場,不乏公開親暱的同志,奇裝異服的青年也屢見不鮮。今年由於疫情關係,出不了國,據圈中人透露,他們就把成都當成泰國,去開每年集體出遊的各種派對聚會。以至此前圈中人才老馬識途的同志聖地MC桑拿,後來因被曝光而成為出圈話題,其開放程度確令人咋舌。

+4

豐富的夜店和音樂文化也進一步維繫了成都的城市性格。就在北京、上海夜市未完全復元的當下,在這裏竟可碰到之前多在北京混的圈中人。成都的野,似乎取代了正規範化之後的北京文化圈(北京現在的文化大本營身份主要以作為資金中心的地位來延續)。

當下最火的夜店,如小小的TAG酒吧,竟然藏身於普通居宅大廈的頂樓,DJ打着更為前衛的節奏。在不同俱樂部的入口,展示了全城不同熱門夜店整個月的節目,論夜夜笙歌的多樣性,此刻中國確實無城能及。潮人出沒、春熙路的網紅街拍,都成了Instagram上外國人好奇中國潮流的熱話照片,甚至被說成是中國的年輕時尚文化輸出(但其實那是出於獵奇多於崇尚)。至於真正潮牌領袖,由成都開始的明堂士多(黑膠唱片店加咖啡店)和CLAP,已成了原創的成都潮牌,並輸出到其他城市。

+2

成都的新形象,除了市中心的生活消費,還包括多處新的建築落成,形成一個外在的視覺及空間的大環境。開發商似乎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郊區的土地埡,周圍是綠化帶的青草步道,正構思設計兒童圖書館;由國際建築師操刀、在市中心尚待開賣的新樓盤拔地而起,造型前衛,完全衝破老成都的傳統,像要替成都揭開新的一頁;著名成都建築師劉家琨早年的西村大院,看似平平無奇的綜合石屎建築,因為功能多樣,成為了建築學生或愛好者的打卡及研讀對象,它中間是球場,四周有挑高的跑道,形成獨特又自我滿足的社區生態,為未來的社區生活提供了真正大膽的創新想法。

那到底成都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又喜歡選擇怎樣的成都去過活?有關詳情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節錄)

上文節錄於第243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2月7日)《在古樸與新潮之間再探成都:慢城下尋摩登節奏》,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3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借鑑拜登 反思香港 動資本主義進步到「底」

拜登公布經濟團隊 勞工回到政策重心

失業潮重臨 耽於綜援政策難以回應社會訴求

拒修《防止賄賂條例》 豈容特首繼續「無王管」?

採購新冠疫苗慢十萬拍 港府抗疫跌入平行時空

一張配圖引發中澳輿論戰 中國有其必須承載的「雙標」

缺乏關注 保障欠奉 就業不足人士陷水深火熱中

「將布達佩斯帶到華沙」 波匈兩國再挑戰歐洲統合模式

一個人帶火一座城 藏族男孩何以紅到日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