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小規模是趨勢】初創大衛戰勝企業歌利亞

撰文:羅乃智
出版:更新:

不少大學生畢業後,都會根據「傳統智慧」,將個人履歷投到大企業,繼而希望可以憑藉個人實力過五關斬六將,躋身企業中,然後累積實力,扶搖直上,最後位列高層。但現在有人告訴這批畢業生,這種傳統模式在未來不一定行得通,不是因為個人實力不足,而是大企業本身可能都會分崩離析,被一個個崛起的初創公司打倒。創投專家賀曼.塔內賈(Hemant Taneja)的新書《小規模是趨勢》(副題:掌握AI和新一代新創公司如何改寫未來經濟模式),就是講述如此一個故事,或者更準確地說:這是未來趨勢。

《小規模是趨勢》是由賀曼.塔內賈和凱文.曼尼(Kevin Maney)合撰,主要內容在其副題已「劇透」,就是講述人工智能(AI)和新一代初創公司「如何改寫未來經濟模式」。

凱文是專門編寫科技趨勢的書籍作家,文字精煉不在話下,而賀曼則被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Forbes)選為全球百大最佳創投人,在創投界打滾多年,投資項目包括香港人熟悉的Airbnb、Snapchat等,對未來企業趨勢甚為了解。

在新的經濟模式下,初創企業每每可以打倒行業巨頭。(Getty Images)

規模經濟或將成為歷史

如果在中學修讀過經濟科的話,必然對「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略有印象,傳統定義是指廠商的平均生產成本會隨着生產規模或產量擴大而下降。

根據賀曼的說法,在過往,規模經濟是鐵律。幾乎在整個二十世紀,各行各業均希望以少量、甚至一種產品,迎合絕大部份消費者的需求,奉「凡事愈具規模愈好」為圭臬。

美國的福特汽車(Ford Motor)就是絕佳例子,其創辦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曾有句名言:「顧客可以將車漆成任何他想要的顏色,只要是黑色。」(Any customer can have a car painted any color that he wants so long as it is black.)事關福特的目標十分簡單:降低生產成本,從而累積優勢,壟斷市場,取得卓越成就,讓後來者因為入場門檻過高而望門興嘆。這往往容易出現經濟學中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造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無可否認,在過往一段頗長時間,規模化對於社會各個層面而言都是利多於弊,包括成就全球銀行、航空旅行、全面醫療、互聯網等產品,以愈來愈低的成本,惠及不同階層的人,讓普羅大眾的生活變得便利。然而,這個規模化的優勢,在賀曼眼中「俱往矣」!

福特汽車(Ford Motor)是規模經濟的絕佳例子。(ford.com)

在人工智能的大趨勢下,作者提出疑問:過往經濟體系中的規模化思維,是否應該與時並進,作出改變?他旋即回答,根據他自己的前線觀察,在人工智能、科技發展和平台崛起的趨勢下,平台成為良好創意和產品的孵化器,不少規模細小的初創公司得以採用較低成本提供優質服務,有能力與行業巨頭一拼,甚至顛覆產業,形成「去規模化」(unscaling)的現象。

數碼經濟本質上就是以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取代標準化流程,如果想脫穎而出,關鍵在於多元化和差異化,為客戶提供更獨特、更具個性、更為度身訂造的產品。賀曼舉出不少初創公司例子,涵蓋不同行業,例如能源、醫療保險、教育、金融、傳媒等。他甚至斷言,「去規模化」是工業經濟向數碼經濟轉型的必經之路。

如果仍然認為這個理論過於抽象,不妨以大眾教育作為例子,相信最易令人產生共鳴…

(節錄)

(資料圖片)

《小規模是趨勢》
副題:掌握AI和新一代新創公司如何改寫未來經濟模式
作者:賀曼.塔內賈(Hemant Taneja)、凱文.曼尼(Kevin Maney)
譯者:李芳齡
出版:星出版(台北)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上文節錄自第24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2月28日)《《小規模是趨勢》初創大衛戰勝企業歌利亞》。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6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撕裂、動盪、疫情、衰退⋯⋯香港人累了

港府防疫失能 袁國勇也累了

教育界爭議不斷 動盪過後走向何方

疫情下三度停課 雙職家庭倍辛酸

【上樓.寄生族】首爾樓價升幅冠全球 房地產市場亂象頻生

疫中溯流追源 歐洲人在孤絕中過聖誕

知名漢學家傅高義逝世 拋開西方偏見,平實看待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