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青年政策的思考 讓青年從迷茫中走出來

撰文:石中堅
出版:更新:

去年延遲發表的《施政報告》,縱然嘗試協助青年尋找人生方向,但仍然未能贏得青年的心。當然,這方面媒體得負上責任、公關得負上責任。但歸根究柢,要改變年輕人對特區政府不信任的態度,唯有在施政上對症下藥,才能讓他們從迷茫中找到出路。

如今香港不少年輕人都對前景感到悲觀,高昂的生活成本令他們難以安居樂業。「置業難」這個議題相信市民都知道,但須知房屋問題並不單純是「能買與否」或「可住與否」的問題。今次《施政報告》雖有一些暫時性措施,卻無法滿足中長期的房屋需求。「置業難」於是成為「青年問題」一個突出的表象。

「置業難」於是成為「青年問題」一個突出的表象。(資料圖片)

坊間常常流傳「青年問題」這四個字。青年本身不是問題,但青年與年長一輩之間的鴻溝,卻構成了香港過去幾年來眾多頗為嚴重的問題。青年問題盤根錯節,必須抽絲剝繭,加以剖析,才能梳理出一些頭緒來。以下,就讓我們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經濟瓶頸 上流停滯

我們要先看一看香港的行業發展。現時香港經濟過於單一,高收入職位集中在幾個特定行業,如金融服務業。舉例來說:投身公職或從政,並非部份評論所指的「筍工」,參與者要不是真的對公職有熱忱,便是因為本身條件較優越,能夠身兼數職去擔任代議士。畸形的經濟結構導致就業市場競爭激烈,不少畢業生要面對起薪點偏低、難以向上流的情況。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青年多不勝數,政府卻未曾着力發展多元產業來吸納人才,使很多研習藝術或創作的青年學無所用,不少人最終被迫進入金融服務業。

現時香港經濟過於單一,高收入職位集中在幾個特定行業,如金融服務業。(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回想「遍地黃金」的八、九十年代,香港經濟從製造業主導轉型至服務業主導。資料顯示,製造業佔就業人數比例由1996年的16%跌至2006年的6%,服務業卻由74%上升至85%。較顯著的升幅包括進出口業、地產商業服務、金融及保險業,以及社會服務業,而該類行業一般需要較高的語言及專業技能,因此提供不少向上流的機會予學歷水平日漸提升的青年,他們只要勤奮便有能力置業。今日社會發展遇到瓶頸,金融服務行業已近飽和,導致青年難以找到機遇。雖然政府設立青年發展委員會,嘗試為青年提供生涯規劃或一些實習機會,但受惠人數始終有限。

那大灣區呢?香港近年的政治風波令陸港兩地互不信任,不少人只要聽見「大灣區」、「內地」或「大陸」等字眼便感到厭惡,遑論北上工作。十五年前,陸港關係較為和睦之時,超過20萬香港市民前往內地工作(佔香港總就業人口7%),現在不少年輕人卻不情不願。可預見的是,香港政局及文化層面的深層次矛盾一日未能拆牆鬆綁,願意北上發展的青年都只佔社會中少數。

更令人感到無奈的是,在文化生活及價值觀層面上,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皆是以最疏離的形式與內地共處。為何青年普遍不願前往內地發展?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石中堅
一群對香港未來抱有希望的90後
相信香港必須自身從根本上改善管治
才能在環球政治中及中國崛起下
維持其獨一無二的地位,讓「一國兩制」重回正軌

上文節錄自第247期《香港01》周報(2021年1月4日)《有關青年政策的思考 讓青年從迷茫中走出來》。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7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羅馬式蓄水池險被拆毀 政府保育思維亟需更新

莫加深兩地矛盾和消極情緒 黎智英保釋之爭

法庭已經依法判案 政治操作還需摒除 理清「12港人案」始末

心理衞生教育的缺失 港人精神有病不自知

「霸主地位」代價日大 美國自墮「美元陷阱」

央行數字貨幣落地 香港有何角色?

「後新冠」地緣政治新戰線 大國押注生物醫藥發展

「細胞肉」獲准上市 下一步,人造母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