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救亡.二】零團費、低過成本價成亂象 不是吸客是趕客?

撰文:黃舜煬
出版:更新:

香港旅遊業在疫前已受內憂外患所困。即使全球旅遊總人次和全球旅遊總收入在疫前持續增長,但「去中介化」的旅遊熱潮已在打擊一直以來享受「高量低值」盈利模式的本港旅遊業界。除此之外,本港的旅遊資源開發不足,業界內部結構僵化,和「零團費」旅遊產品所帶來的種種問題,都在透支本港的旅遊聲譽。即使疫情「融冰」,十幾年來都沒有變化的香港旅遊景點,還能吸引旅客嗎?

承接上文︰【旅遊業救亡.一】疫前已受內憂外患 要求生更應重整產業鏈

景點乏善可陳 產品開發不足

翻查旅發局的統計數字,不難發現十年前出現在香港旅遊宣傳廣告上的太平山、尖沙咀海濱、油尖旺消費街仍佔據熱門旅遊景點的頭幾位(見圖四),反映香港的旅遊資源開發明顯滯後,沒有新的旅遊景點吸引「回頭客」。

麥磊明認為,每一個產品都有「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一個地方的旅客數字不能永遠上升,「比如(杜拜)帆船酒店落成初期『驚為天人』,每個人都想住,但現在還有人講嗎?新產品推出,它的吸引力自然下降。香港正經歷『目的地生命周期』(destination life cycle),(訪港旅客人次)由1950年五萬到現在幾千萬,但遲早都會跌,在疫前有增長已經偷笑。這是人性,你不會一年去同一個城市兩三次,特別是對長途旅客來說,香港只是一個城市,很難會飛十幾個小時來香港幾次。所以經常往返香港(的旅客)往往是(來自)廣東省周遭城市。香港這麼小,旅遊數字會跌是必然的,要增長不能夠只靠購物。」

(香港01製圖)

「即使政府經常標榜香港是『盛事之都』,但前陣子卻遭審計署批評。」審計署在去年11月發表有關《香港旅遊發展局:推廣旅遊的工作》報告指出,部份大型活動的旅客參與比例持續偏低,例如「香港電競音樂節」的旅客參與度年年下降,由2017-18年度的9%降至次年度的7%。另外,旅發局就活動的宣傳、推廣開支與活動認知度呈反比,比如「香港美酒佳餚巡禮」的市場推廣和宣傳開支由2017-18年度的1,230萬元增加至次年度的1,950萬元,但期內該活動的認知度卻由33%減至28%。

事實上,「盛事之都」此旅遊品牌形象可以追溯到2009年和2010年,當時政府先後推出「香港美酒佳餚節」、「香港龍舟嘉年華」、「萬聖狂歡月」、「繽紛冬日節」及「新春節慶」等活動。然而,十多年過去了,政府仍然沿用這些「盛事」作為旅遊產品(見表一),即使有意跟隨近年國際的電競熱潮舉辦「香港電競音樂節」等新活動,但未能吸引更多旅客參與。正如麥磊明提到的「產品生命周期」,香港開發的旅遊資源和產品「乏善足陳」,旅客自然對再次來港旅遊失去興趣。

(香港01製圖)

業內結構僵化 難以開拓客源

更甚的是,不單政府在旅遊資源和產品的開發上「停滯不前」,旅遊業界亦欠缺主動性,未有抓住「體驗」深度遊等未來發展趨勢,而且業內結構僵化,難以開拓客源。麥磊明認為自「個人遊」漸趨普及,本港的旅遊和零售業一直享受其帶來的「紅利」,「愈少團體旅遊更有利於購物活動,因為『個人遊』可以自行安排時間和地點,購物的時間不受行程限制。」可是,香港旅遊業的發展一直依賴免稅港和「購物天堂」的固有優勢─商品琳琅滿目、店舖營業時間長,更重要的是,能最快購得最新的科技產品和潮流商品。香港旅遊業缺少變化,究其原因,不外乎「商業利益」。

麥磊明指出,「現在的旅遊趨勢是『參與』和『體驗』,但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做?比如泰國成功推廣體驗式旅行團,旅客可花半天學烹飪。但你聽說過遊客來港學做中式菜嗎?其實教人做菠蘿油都可以的。」

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教授麥磊明認為,「體驗」式深度遊未能在港普及,往往跟香港人「在商言商」的心態不無關係。

他稱,「香港人『在商言商』,面對租金高、人工貴,最主要的考慮是生意能不能賺錢?比如搞深水埗深度遊,可以發達嗎?可以上市嗎?可以賺大錢嗎?保證做不到。因為這種旅遊形式仍然是勞動密集模式,要找人帶團,一團最多十多人。」

「旅發局之前有個本地遊項目,帶人吃麵,怎料被揭發鄰店賣68元,你賣368元,被人罵很貴、『搵笨』。」他解釋,「其實導遊帶你吃一碗麵,不只是吃,還會介紹做法和店舖歷史,這就是所謂『體驗』旅遊。旅客不單純追求吃喝,有好奇心,喜歡學習,這都是可以賺到錢的商機。」他續稱,「300元一個(遊客),一團十多個,能賺到多少錢?要上市、要發達,就要3,000名導遊,每日帶兩團,一團帶兩日,這是不可行的」,「做這種(深度遊)是要有心,不要想發達。這就是最大的挑戰,一般旅行社都不想做。」

昔日香港靠「高量低值」的購物團,將內地訪港旅客載到土瓜灣購物。 (資料圖片)

旅業亂象頻生 透支香港聲譽

要吸引更多旅客來港,香港自然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名聲。但問題是,業界用來接待主要客源─內地旅客的方式往往「亂象百出」,不斷透支香港的旅遊聲譽,導致來港的內地遊客不斷減少。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酒店及旅遊系首席講師黃家榮認為,「內地人來香港的數字會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第一批內地人來過香港以後,覺得不用再來。而要在13億人當中不斷輪轉,就要等第二批有錢旅遊的(內地)人來港。事實上,吸引回頭客的成本比吸引新客的成本較低,都是『知頭知路』。」可是,本港部份旅行社在開發旅遊產品時只注重「高量低值」,甚至以「零團費」和「低過成本價」的旅行團作招徠,久而久之,「回頭客」只會愈來愈少。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酒店及旅遊系首席講師黃家榮指出,吸引回頭客的成本比吸引新客的成本較低,可是香港的「回頭客」愈來愈少。(資料圖片)

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理事長梁芳遠指出,以往香港旅遊業的「亂象」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旅行團收費低於成本價;二是掛牌公司和本地旅行社的收費不一,「成本價為5,000元的旅行團,旅行社開價3,000元來吸引顧客。為了回本,就會叫導遊帶他們購物,『唔買唔准走』。更有甚者,還會要求導遊『買團』,將旅行團的成本轉嫁到導遊身上,迫旅客消費購物。」

梁芳遠解釋,在一般情況下,由於內地客源較多,旅行社會將內地市場獨立成部門。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的入境團,往往需要由部門的市場策劃先進行調查,然後設計行程,並提供報價,再聯繫目標市場的旅行社。如果雙方認為產品方案合理,就會在當地的旅行社「掛牌」。因此,除去旅行團食、住、行等費用和旅行團服務費─領隊、當地導遊、旅遊車司機及旅行社相關人員外,團費還包括本地旅行社的營運費用─如產品設計、市場策劃、對外聯繫、客戶服務、內部行政等,以及「掛牌」旅行社的額外收費。

大型網上旅行社可向航空公司和酒店爭取優惠價格,小型旅行社的議價能力及競爭力較弱。圖為疫情嚴峻期間旅行社需暫停營業。(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她舉例說:「比如團費每人5,000元,包括10%至20%的本地旅行社營運費用,然後『掛牌』旅行社亦會向旅客收費,比如2,000元的機票成本和1,000元左右的營運費用等,(旅客)總共(的開支)可能達8,000元左右,還沒加每人全程的旅行團服務費500元。」

她續稱,「以往時常發生導遊不管旅客的投訴事件,旅客告稱已支付旅費,但兩地旅行社的收費不一,可能香港這邊是『零團費』,但當地旅行社卻額外向他們收費。這些『亂象』都在不斷透支香港旅遊業的聲譽。」她笑言,有內地官員的親戚曾參加香港的「低價團」,結果幾天內被導遊帶到土瓜灣「購物」,自此對香港留下不好的印象,說以後不再來。

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理事長梁芳遠(左二)指出,香港旅遊業的「亂象」是透支本港旅遊聲譽的其中成因。(資料圖片)

這種追求「高量低值」的行業生態,也導致市民對旅遊發展有所保留,黃家榮形容,「當時土瓜灣一帶有大量旅行團和旅遊巴堵塞道路,影響當區居民生活。在旅遊發展的理論上,如果本地人不支持旅遊業,旅遊業發展很容易會衰退。旅行團看到本地人『藐嘴藐舌』,自然會傳出去,下次就不會再來。」

觀乎旅遊發展局和旅遊業議會公布的數字,內地市場無論是自由行和入境團,從2014年以來一直萎縮。及至2017至2018年,受惠於廣深港高鐵和港珠澳大橋相繼落成,訪港人數才回復至2014年的水平,惟入境團數量始終未能回升(見表二)。

(香港01製圖)

當本港的旅遊業受困於上述問題,內地的免稅區卻相繼落實,衝擊本港免稅區的地位,像2011年起實施的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在去年6月推出新措施,離島免稅購物額度由每年每人三萬元(人民幣,下同)放寬至十萬元,並取消單件商品免稅限額規定,更新增包括酒類、手機等七大類免稅商品。根據海口海關數據,受惠於政策放寬和疫情引致的出國限制,去年首11個月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總額達232.2億元,較前年全年134.9億元升逾70%。

香港旅遊業面對內憂外患,如果政府和業界仍只是期望能回復至疫前的狀態,而不抓住旅客的需求變化而作出改變,本港旅遊業只會逐漸失去競爭力。「以前一車一車旅客來港消費的畫面很難重現;導遊或旅行社賺佣金的時代也會過去,現在內地旅客會直接上網購物,不需要來香港。」黃家榮指出,「香港旅遊業在疫情爆發前早就走下坡,未來我們需要接受一個現實,就是香港旅遊業不論是旅遊產品和服務水平,都需要一個翻天覆地的變革。」

上文節錄於第249期《香港01》周報(2021年1月18日)《疫前已岌岌可危 旅遊業亟待救亡》。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全網封殺特朗普 左翼資本強勢反攻右翼民粹

祝福抑或詛咒?西方民主能否通過科技的試煉

遷移社交媒體平台 不如取回資訊自主權

公帑怎麼用 市民來決定 公民社會怎能沒有參與式預算?

對話方方:被極左撕裂的中國需要包容

疫前已岌岌可危 旅遊業亟待救亡

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數皆成「歐洲之最」 英國疫情何以愈演愈烈?

發展蹉跎多年 今終拉開序幕 北環線沿線住屋,誰來居住?

【科技.未來】滿足五大關鍵需求 固態電池或助電動車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