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救亡 ‧ 三】抓住旅客需求拐點 伺機拓展深度旅遊

撰文:黃舜煬
出版:更新:

對旅遊業者來說,比起發展生態旅遊、綠色旅遊,「高量低值」的旅遊模式有更大的盈利空間,但往往會以犧牲社區承載力為代價,亦無法令旅客認識本地文化,以及建立香港的旅遊品牌。觀乎政府近日推出激勵措施及政策,生態旅遊、綠色旅遊、文化旅遊等「利基旅遊」(Niche Tourism)或成為旅遊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可是,政府該如何促成新興旅遊產品的產業鏈,實現旅遊企業、遊客、社區、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令相關旅遊產品不再是無利可圖的「雞肋」?

疫情爆發之前,香港旅遊業已面對眾多內憂外患,內有旅遊資源開發不足、內部結構僵化;外有內地免稅區急速發展,嚴重威脅本港旅遊市場根基。要在疫情「融冰」時急起直追,「需要翻天覆地的變革」,其中必須優化或升級原有的產業模式、行業生態。

可是,產業優化和升級絕非易事。作為一個綜合型產業,旅遊業界早已扎根於不同行業,包括航空、酒店、主題公園、零售等。政府要推動旅遊產業升級自然會「牽一髮動全身」,必然觸及大部份人的既得利益,遇到很大阻力。但這是必要之舉,早在疫情爆發前,全球旅客的喜好已發生變化,若本港旅遊業在疫後仍然依賴購物作招徠,只會繼續走下坡路,既難以開拓客源,亦無法吸引「回頭客」。

綠色旅遊及文化旅遊等「利基旅遊」模式可望成為旅遊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圖為推廣生態旅遊的西貢吊鐘洲。

政府:只回答了「半份考卷」

然而,往哪方面升級?如何升級?怎樣重塑新興旅遊產品的產業鏈?這正需要政府主導,並與業界和學界共同研究。以開發旅遊資源、旅遊產品為例,前期的旅客需求調查、目的地的規劃藍圖、整合旅遊資源、環境和社區承載力研究、交通及住宿配套、公共設施、社區參與、宣傳推廣、遊客反饋等,必然涉及大量投資和社區動員,這正是政府需要牽頭解決的問題。

目前看來,政府只回答「半份考卷」─規劃發展方向,卻沒有解決根本的利益問題;只懂得推動旅遊項目多元化,忘記旅遊發展的本質。

從近年的旅遊業規劃藍圖和政策來看,政府有意推動本地單一的零售旅遊向更多元化的生態、綠色、文化等體驗式旅遊升級轉型,以迎合全球旅客的新需求。

比如2019年底,受反修例運動影響,旅客大減,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商經局)局長邱騰華宣布政府撥款5,000萬元,在去年1月1日起推出「綠色生活本地遊鼓勵計劃」,每間舉辦本地綠色旅遊的合資格旅行社,每接待一名旅客可獲資助100元,每間旅行社上限五萬元,也即可獲資助500名旅客,為期六個月;及至去年6月,疫情稍緩和,商經局再度「加碼」,每名旅客的資助額增至200元,人數上限亦增至1,000人,即最高可獲20萬元資助。

去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政府推出「躍動港島南」計劃,推動綠色旅遊、生態旅遊,嘗試發掘更多位於港島南區的海陸天然景點,連結香港仔和黃竹坑一帶的文化和歷史資源,當中包括活化去年初結業的珍寶海鮮舫,並以海洋公園為核心,開拓連接其他地區和島嶼的海上旅遊路線,供市民和旅客遊覽,又研究在已修復的石澳石礦場以公私營合作方式發展水上運動中心,為運動員和愛好水上活動人士提供康樂設施。

去年12月初,土木工程拓展署向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提交文件,交代該署轄下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制訂的「大嶼山保育及康樂總綱圖」內容,打算將北大嶼的欣澳發展成康樂樞紐,可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和水上活動;並整合出一條長達約100公里的環大嶼遠足徑;同時檢視大澳接待旅客的能力。

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

政府藉着種種激勵政策和發展計劃,或許描繪了一個旅遊業升級的美好願景。然而,政府仍然沒有解決旅遊業升級的根本問題:如何將生態、綠色、文化等體驗式旅遊的「餅做大」,讓業界看到商機、社區願意參與,並促成可持續發展項目?

業界:改變「無利可圖」觀念

對旅遊業界而言,最大的問題是本地遊、生態遊「無利可圖」,亦難以吸引遊客參加。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明言,這種發展方向只是在疫情受限之下的「權宜之計」,讓旅行社及其僱員有業務可做,同時借機推動綠色旅遊和宣傳相關景點,「但不可能靠它補貼原本的旅遊業務所帶來的收益。」

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理事長梁芳遠則將問題歸咎於政府開發旅遊資源的思維「落後」,亦缺乏主導旅遊資源開發工作的「政策局」,「香港擁有很多生態景點,包括郊野公園都是漁護署管理,它們的出發點是保護生態,希望愈少人來愈好,這與旅遊發展是相矛盾的。」

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理事長梁芳遠(左二)認為政府開發旅遊資源的思維「落後」。

她續稱,「開發旅遊資源需要全盤的城市、交通、景點規劃。景點沒有交通配套,旅遊巴出入都需要『禁區紙』,自然無法吸引『散客』和旅行團。現時商經局下的旅遊事務署主要功能更多是作為政府和旅遊業界之間的溝通橋樑,根本沒有規劃香港旅遊發展的權力。」

梁芳遠指出,香港有不少具發展潛力的旅遊資源,但過去只靠業界與社區的個別協商,難以發展成大型旅遊景點,因為沒有人願意承擔前期的投資成本,「經常會變成『有人(旅客)嚟我(業主)先翻新間屋』,你不裝修好怎會有人來?雖然旅行社和業主都有興趣做,但最終『不了了之』。」

「本土資源缺乏投資和規劃,自然無法成為具吸引力的旅遊景點。」她以深圳市龍崗區甘坑客家小鎮為例,本來是一條荒廢的客家村,後來有主題樂園公司投資翻新,將地方打造為具有客家特色文化村,並提供體驗式的活動項目,教人釀客家酒,「整條村充滿趣味。由本來的一條爛村變成吸引的旅遊景點,甚至有人會去影婚紗相。」

「屏山文物徑其實比它(客家村)更有文化和歷史價值,可惜政府未有發掘背後的旅遊潛力,把它重新規劃,推出更多文化體驗活動,並吸引更多當地家庭作坊做小生意,將它打造成香港特色圍村文化村,而不是『東一忽、西一忽』的文物徑。」她認為,這種規劃方向能夠讓業界發現體驗式旅遊的「商機」,又能夠推動社區參與其中。

上文節錄於第249期《香港01》周報(2021年1月18日)《抓住旅客需求拐點 伺機拓展深度旅遊》。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全網封殺特朗普 左翼資本強勢反攻右翼民粹

祝福抑或詛咒?西方民主能否通過科技的試煉

遷移社交媒體平台 不如取回資訊自主權

公帑怎麼用 市民來決定 公民社會怎能沒有參與式預算?

對話方方:被極左撕裂的中國需要包容

疫前已岌岌可危 旅遊業亟待救亡

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數皆成「歐洲之最」 英國疫情何以愈演愈烈?

發展蹉跎多年 今終拉開序幕 北環線沿線住屋,誰來居住?

【科技.未來】滿足五大關鍵需求 固態電池或助電動車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