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斷糧式」防疫背後 誰能回應中國模式的詰問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儘管內地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宗數並沒有顯現出疫情大規模反撲的迹象,但臨近春節之際,地方疫情的反覆無疑給了官員不小的壓力—畢竟湖北官員去年因應對疫情不利被問責的殷鑑不遠。然而,也正是這種「過於謹慎」的心態,致使東北地區近期出現了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斷糧式」防疫,甚至有聲音藉此質疑中國的防疫模式。

什麼是中國的防疫模式?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近日發生在吉林通化市的這場防疫鬧劇說起。

1月24日,吉林省通化市副市長蔣海燕在當天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就隔離居民生活物資短缺問題公開道歉。如果不是這位副市長的道歉成為輿論熱點繼而引發對通化疫情的關注,外界竟不知,在過去的數日間,位於東北的這座小城的居民,在官方防疫政策隔離下正經歷着「斷糧」式生活。

吉林通化在疫情防控隔離措施下出現生活物資供應不足問題,輿論就此批評地方官員治理水平低下。(新華社)

封閉管理下居民物資短缺

根據中國衞生部門的數據,吉林省在1月16日報告出現10宗確診病例,隨後數天,內地每日新增宗數大多來自吉林,而吉林的重災區又是通化市。在確診數字較高的1月24日,內地總共通報了124宗確診病例,通化市就佔了56宗。通化市的疫情防控指揮部1月18日發布通知,要求各社區、各村進行封閉管理,嚴格管控交通;全市娛樂場所暫停營業等。1月20日,通化市東昌區全域調整為高風險地區,官方對該區住戶實施「貼封條」封閉管控,居民一律不得外出。

通化當局實施封閉下,卻沒有妥善安排該區居民的糧食、藥品等物資供給。有被隔離的居民在內地社交平台微博上抱怨:「一個蘋果兩孩子吃三天,連乾癟掉的葱都不捨得扔掉。」也有網民憤怒地表示:「再不解決問題,老百姓要撕封條出來搶吃的了!」

與此同時,網上傳出樓下居民通過吊繩的方式給樓上居民運送生活物資的短片畫面。1月24日,《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在發布一條關於通化市的疫情數據時,下面的評論擠滿了要求關注通化民生現狀及物資供給的呼籲。甚至有網民質疑通化的物資呼救在輿論中被刻意「淡化」。

上海的防疫措施精準有序,科學地鎖定密切接觸者再作驗測,防止疫情擴散。(新華社)

「中國抗疫模式」雖然有效,但本身也存在着內在缺陷。例如去年春節期間是內地疫情最為洶湧的時候,彼時面對這種陌生的病毒,檢測能力有限,防疫措施也單一。在此重大緊急形勢下,這樣粗獷的手法成為最易實施、最有效果的防疫措施,也獲得網民的褒揚。

上海示範「瓷器店裏抓老鼠」

作為內地最為開放的城市,在全國各地的防疫動作中,上海的表現無疑最為搶眼。上海市長應勇在兩會期間亦介紹此次疫情應對中的三個特點。詳情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節錄於第251期《香港01》周報(2021年2月1日)《疫下長者 老無所「醫」》。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 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51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精英思維主導 傳統經濟箝制 香港人才戰略困局

北京治港政策正從「鬥爭」轉向「改革」

「協商論」為何會寫進《基本法》? 「選舉」未必比「協商」進步

GME大戰的反思 血洗華爾街後,誰來埋單?

「快手」上市 新舊經濟在港大對碰

疫下長者 老無所「醫」

【科技.未來】新變種將成常態 新冠肺炎最終或成風土病

不育者福音兼「另類金蛋」? 美國生育產業商機龐大

回購公交機構,降低通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