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必施非常之策——「2021年預算案」必須符合新時代要求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財政預算案即將出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要「睇餸食飯,應使則使」,並認為政府資源有限,措施要分主次。這些說法在正常情況下是合理的。但現在香港經濟面臨回歸以來最大的困境,失業率更可能突破7%。對上一次失業率破七,是在2002年至2003年期間,先有亞洲金融風暴,後有沙士,最終有賴中央挺港措施,推出CEPA、自由行,經濟才得以復蘇。

世界局勢複雜多變,內地要國際國內通盤考量,休養生息保存實力,以防範疫情反覆和西方圍堵。面對困境,香港不能也不應持「等運到」的心態,依賴中央「打救」,做好自己不添煩添亂也算是對國家有所承擔。

唯能自救者方能得救。就目前情況而論,任何中央挺港措施之能發揮作用的前提,是香港要先解決疫情和穩定經濟基礎。

任何中央挺港措施之能發揮作用的前提,是香港要先解決疫情和穩定經濟基礎。(資料圖片)

香港正面對前所未有的逆境與挑戰,疫情下的經濟難關,並不能用正常方針處理。正常情況,「量入為出」是對的,削減赤字是對的,胡亂「派糖」是不對的。然而,社會運動加疫情,歷時已超過一年半,很多市民已彈盡糧絕,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此時正是「開倉賑災」之當口,糾結是否「派糖」,施政離地還是薄情寡義?

打個比喻,若政府米倉還有儲糧,而街上出現大量飢民時,政府是否仍要優先擔心「米倉可能無米」呢?這樣的憂慮欠缺智商與情商。米可以再儲,但人餓死了便沒救,若政府處處以「資本優先」作考量,如何能夠盡到服務市民的職責本分?此刻最重要的,不是如何壓低財赤,而是有什麼辦法幫助更多的家庭度過難關,包括創造更多就業、直接「派米」以及制定臨時支援措施,多管齊下才能防範經濟崩盤,穩住民生。

財政赤字是一個因應設定條件、計算週期而變化的經濟學概念,然而概念與現實存在差距,財政赤字並不能客觀反映當下的經濟狀況,也與財政儲備沒有直接聯繫。香港有超過8000億元財政儲備,750萬人,就算每人派1萬元,也只是750億元。扣除這筆開支後,財政儲備仍足夠政府維持12個月開支。在疫苗接種普及後,相信這是一年內的事,滿足了群體免疫的需求,經濟活動很快便可重回正軌,屆時政府可重新累積財政儲備。工聯會建議設立「150億失業停工津貼」,應急之外,更提倡善用民眾力量,設立社區抗疫職位,同時加強抗疫與解決失業。非常時期,是「守」是「攻」不可因循守舊,守住荷包懶理民間疾苦的政府,有悖公義。今次的財政預算,務必優先考慮市民大眾的燃眉之急。

受疫情影響,本港失業率持續上升(資料圖片)

面對脆弱的經濟,審時度勢作中長遠部署,才有望治本。香港應有「新時代觀」,融入新的經濟活動模式,整體策劃、宏觀把控,而非就個別行業分割處理。香港作為沿海城市,最大制約就是土地。如果大家有看春晚,不單舞台大,還採用了最新的AR技術,配備100部4K攝影機,可無縫遠端演出。香港難有同樣的舞台,就算有,也沒有類似的科技規模和技術人才。愈是先進的科技,愈需要規模經濟的效益。大數據和AI的運用,都需要龐大規模的應用才能發揮效果,才能壓低平均成本。

同樣地,智能支付在內地已經相當普及,數字人民幣已在四個內地城市試行。日後當數字人民幣在全球普及,便沒有必要由香港提供離岸人民幣結算服務。當內地的生活在軟件和硬件上,均全面達至最先進文明的水平,實現智慧型社會發展模式,思想和生活守住五十年不變的香港,還能保持優勢?大灣區重要引擎的角色怕是只剩空談。

香港很多事情仍因政治問題而被耽誤,以往已錯失不少機會。現在政治問題更烈,例如簡單一個「安心出行」,便被妖魔化成收集個人資訊。連疫苗審批和注射,也出現各種反智思維。時代不等人,「十四五」規劃即將出台,內地正向着可預期的成果穩步前進,高質發展;而香港仍每事困步於政治爭拗,影響和損害相當長期和深遠。財政司司長今次的預算案,既要處理民生經濟之急務,也應考慮如何為去西方殖民化和提升國家向心力的項目提供更多支援和準備,配合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制度改革與實踐,讓「愛國者治港」原則有效落實。新時代、新格局、新思維、新挑戰,今次財政預算案生於非常時期,必施非常之策,顯政治智慧,盡愛民職責,當不負眾望!

作者:吳秋北
香港工聯會會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