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2021|港股交易量達倫交所四倍 如何充實金融業財政貢獻

撰文:程雪
出版:更新:

香港股票市場近期非常炙熱,恆生指數再上三萬點之餘,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至2月16日之前的30天裡,香港交易所日均成交額多達250億美元(折合約1950億港元),是倫敦證券交易所的4倍。外界普遍看好香港金融前景——內有國家戰略支持,北水南下與中概股回流並舉,外能吸納國際資本,是外國資本進入中國市場的中介。不過,在恆指高歌猛進的同時,香港社會卻因疫情綿延百業凋敝,政府統計處錄得最新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為6.6%,失業人數高達24.5萬,足以窺見民生困苦。金融產業暢旺,但也只是精英和富人的饗宴,根本難以助益勞動力市場復甦;不過,如果可以通過增加稅收充實對公共財政的貢獻,而港府藉此優化資源的「財富再分配」,就能使香港市民共享金融市場的繁榮成果。

金融業應貢獻本地財政

恆指衝破三萬,有專家估計今年有望突破35000。港股交投炙熱,但股票本身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遊戲,因經濟頹勢深陷困境的底層市民根本沒有多餘閒錢達到入市門檻,也就無法從股市大繁榮中受惠,但佔有大量資產的富者卻能藉機入市賺得盆滿缽滿。

恆指衝破三萬,有專家估計今年有望突破35000。(資料圖片)

有人會問,疫情影響下香港經濟低迷與股市何干?難道股民賺了錢就有義務為社會困境「埋單」?然而,該說法實則忽視了金融地產霸權以及香港產業結構固化對基層市民的盤剝。

沒有金融資本,就沒有地產霸權——房地產投資有賴於現時的金融體制和信貸系統。由於房地產所需資金數目龐大,普通市民往往需要通過信貸系統購置物業並以數十年計的方式分期攤還,產生的利息即是資本主義信貸系統獲得的回報。而金融資本家利用信貸系統集資也是導致香港出現地產霸權的原因之一。潘慧嫺《地產霸權》書中指出,現時香港地產業主要為極少數家族和財團壟斷,地產商不但從事地產業務,也積極進行集團式擴張,業務範疇涵蓋香港的大多數民生事業,涉及普通市民的衣食住行與柴米油鹽。另一方面,金融地產霸權不斷抬高低價租金,使香港新興產業生存空間逼仄,產業轉型困難重重。

根據政府統計處發佈的《香港經濟的四個主要行業》統計資料,2009至2019十年間,金融服務業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比例由16.2%穩步上升至21.1%,而從業人數佔比僅從6.1%上升至7.1%。另外,金融產業對庫房的稅收貢獻亦相當有限,根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早前回應立法會議員的書面質詢,在2015/16年度至2019/20年度,股票交易印花稅收入只有235億元至369億元不等,佔每年政府收入約5%而已。可是,扎根香港社會發展起來的金融行業理應反哺本地公共財政,優化資源二次分配,使香港市民共享金融繁榮成果。

扎根香港社會發展起來的金融行業理應反哺本地公共財政,優化資源二次分配,使香港市民共享金融繁榮成果。(資料圖片)

改革稅制優化分配

由於政府推出多輪抗疫救市措施,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現實本年度預算赤字急升至3000億元,財政儲備一年內減少近三成至8500億元。2月初,立法會議員鐘國斌問及政府有無計劃在短期內調整股票交易印花稅的稅率為政府開源。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稱政府一直有檢討股票交易印花稅率,並強調政府需平衡市場發展,維持本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力。

目前香港股票交易印花稅征收比例為買賣雙方各付0.1%,遠低於英國的0.5%。然而,倫敦作為歐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並未因此動搖,可見稅率高低並非決定金融市場發展的唯一因素。另一方面,香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力主要在於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緣優勢,即作為外國資本與中國市場的橋樑作用,隨著內地科技企業在港上市以及中概股回流,香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優勢地位自難撼動。

根據《稅務局年報》,2019/2020年度股票交易印花稅收入約為332.31億港元,佔同年整體稅收的10.95%。假設股票交易印花稅政府比例提升為雙方各付0.2%,已能為庫房增加300億港元收入,再用於房屋、醫療、教育、交通、其他福利等方面的資源調撥,定可減輕普通市民的生活壓力。以政府遲遲不願成立的失業援助金為例,政府屢屢以行政手續繁雜、缺乏資料、要電子化等藉口進行推脫,但根據職工盟主席吳敏兒推算,若津貼額為損失收入的80%,上限為16,000元,領取期限初步為六個月或180日,則只需100億至200億元就能夠成立失業援助金的第一步。若將300億港元用於成立失業援助金,就能在疫情蔓延、民生困苦的當下精準而又快速地幫助最有需要人群度過困境。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稱政府一直有檢討股票交易印花稅率,並強調政府需平衡市場發展,維持本港金融市場的競爭力。(資料圖片)

除去調整印花稅徵收比例,《香港01》亦倡議設置股息稅與股票資產增值稅,在增擴稅基、推動稅制公平的基礎上,使金融行業的發展惠及普羅大眾,令不同階層的市民可以共享繁榮。政府應以宏觀視角認識到稅制設計的工具性:在經濟上行時應適當調高稅率、完善結構,通過增加的財政收入完善社會福利政策,加固安全網。若因擔憂風險抱殘守缺,死守「簡單低稅」的教條,只會加劇社會不公,擴大貧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