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身分政治】救治自由民主 經濟改革是良藥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史丹福大學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著作《身分政治:民粹崛起、民主倒退,認同與尊嚴的鬥爭為何席捲當代世界?》(Identity: The Demand for Dignity and the Politics of Resentment)的序言中寫道:「若非特朗普在2016年11月當選總統,我不會寫這本書。」四年過去了,那位利用百姓怨恨成就自己的政治狂人已經黯然下台,繼續討論「身分政治」還有沒有價值?
撰文:唐宇廉

上述問題的答案,取決於我們關注的究竟只是一個狂人,抑或是一個更廣義的瘋狂現象。我們實在沒有天真的理由,以為特朗普離開政治舞台,世界便可恢復正常—而這恰恰是這本書在「後特朗普時代」還有參考價值的原因。

福山早年憑「歷史終結論」而聲名大噪,但這一理論近年因為「中國模式」相對成功、西方相對衰落而備受質疑。某程度上,在2018年底,原文初次出版的本書可被視為福山的自我修正—他當時顯然已看到西式自由民主正受到衝擊,特別是圍繞膚色、種族、宗教、移民等議題上的衝突,早已深刻地觸及萬千民眾的認同與尊嚴。倘若政治家們繼續充當「鴕鳥」,衝突必將不斷,歷史也沒有終結的一天。

美國近年來政治上幾乎沒有亮點。(資料圖片/路透社)

驕傲VS憤怒

何謂認同與尊嚴,許多人都不會深入思考,畢竟早已視之為理所當然。但它們最初為何會出現、為何不被滿足便會引發政治不穩,在思想史上卻大有詮釋空間。

福山的論述建基於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的假設—人類心靈有三個部份:慾望、理性,以及被福山視為驕傲和憤怒根源的激情。人類渴望得到認同,有認同就會有尊嚴,若自己的表現被視為不合標準,便會喪失驕傲,若被低估就會憤怒。

在蘇格拉底的假設上,福山提及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後兩者之所以在思想史上舉足輕重,源於他們突出了「內在自我」的價值—馬丁.路德認定外在的教會是沒有意義的,唯有內在的靈魂可被更新;盧梭則強調不快樂源於人類發明了社會,個人能否重拾尊嚴,取決於他是否可以選擇遵從社會規範。

形而上的詮釋真的與發生於現實社會的認同與尊嚴有關係嗎?福山敏銳地指出,除了追求認同與尊嚴,另外有兩個因素也很重要……(節錄)

《身分政治:民粹崛起、民主倒退,認同與尊嚴的鬥爭為何席捲當代世界?》;作者: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譯者:洪世民;出版:時報出版(台北);出版日期:2020年11月

上文節錄自第253期《香港01》周報(2021年2月22日)書評《救治自由民主 經濟改革是良藥》。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獨家深度報道。

253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香港需要怎樣的財政司司長?

駱惠寧新春講話 「變與不變」深意,港人聽懂多少?

終審法院拒允國安嫌犯保釋 黎智英保釋案的標誌性意義

走進低「肉」望社會

茫然人生的燈塔?矽谷精英迷上古希臘斯多噶哲學

退休教師悉心營造 浪貓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