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如何拯救失治之城?從氣候變化反思東大嶼山發展

撰文:石中堅
出版:更新:

2018年10月,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在交椅洲東面和喜靈洲附近填海。前者要2032年才有首批居民入伙,後者則要到2034或2035年才動工,絕對體現了「遠水不能救近火」的古訓。作為林鄭上任以來政綱的一大基石,「明日大嶼」也許反映出政府解決土地問題的決心,卻絕非解決房屋問題的良方,也未能反映或回應港人在住屋方面的擔憂。當然,我們不期望任何單一方案能解決香港錯綜複雜的房屋問題。本文將逐一探討東大嶼山發展的四大難題。

社會如今最關注的房屋議題,乃是公屋輪候時間過長、板間房及籠屋環境惡劣、細價樓既非「細價」,亦難以滿足需求。在這些障礙下,一般青年無法置業、實現社會上流。

未來十年,香港青年很可能一邊要交稅供島,另一邊卻持續住在劏房等惡劣居住環境中,試問他們又怎能對政府或社會產生好感?(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政府確實已展開「明日大嶼」的前期研究工作,但由於研究前後的拖拉、幾乎肯定會延遲的填海、興建樓房需時,以及各持份者爭議及反對等,就算政府是在一個「毫無異見」的立法會內「走流程」,相信起碼都需數年才能釋出填海地段約三分之一的面積,讓青年成功上樓。未來十年,這些青年很可能一邊要交稅供島,另一邊卻持續住在劏房等惡劣居住環境中,試問他們又怎能對政府或社會產生好感?

民間經常有聲音控訴政府與地產商或大財團進行利益輸送,從而導致土地供應被壟斷、獲利者「食水甚深」。誠然,任何一個成熟的經濟體內,政商關係永遠都不應勢成水火,甚至應當是互惠互利的。然而,互惠互利也有其限制。東大嶼人工島建完後,土地由誰來優先發展、周邊基建工程又由誰來接手,這些都是重要的利益分配問題。若政府不能坦率地回應市民的疑問,進行再多解說也只會令香港的土地發展更加烏煙瘴氣,也會令一個本來為所有港人而設的新都會,被個別政治勢力與經濟權貴的「新香港」想像所取代,在中央與港人之間再添額外的「導火線」,長遠令社會難以安寧、民怨難以平息。

「明日大嶼順景」或許反映出政府解決土地問題的決心,卻絕非解決本港房屋問題的最佳辦法。(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人工島能抵禦海平面上升?

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性議題,也是一個無論貧富都需關注的議題。東大嶼都會也許能於2035年為港人提供房屋供應,但填海工程對環境的破壞乃是不可逆轉、也不可忽視的。全球各國都在努力「減碳」,同時增強城市的氣候應變力(climate resilience),為沿岸都市區和海島制定氣候適應計劃:例如低窪的荷蘭斥巨資興建防波堤,印尼也考慮遷都等。

去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會在2030年達到峰值,此後將持續「減排」三十年,努力爭取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基於這一考慮,國務院將就能源、交通、工業、建築等政策領域進行徹底改革,力求中國能為全球「人類命運共同體」出一分力,力挽全球暖化狂瀾。當然,港府也緊跟步伐,在去年底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宣布香港於2050年達致「碳中和」的目標。可見港府在中央無形壓力下,也不得不展示出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及意志。

可惜的是,港府的中長期施政方針似乎沒有將氣候變化反映在自身政策中。詳細分析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節錄自第253期《香港01》周報(2021年2月22日)《如何拯救失治之城?從氣候變化反思「明日大嶼」》。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53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香港需要怎樣的財政司司長?

駱惠寧新春講話 「變與不變」深意,港人聽懂多少?

終審法院拒允國安嫌犯保釋 黎智英保釋案的標誌性意義

走進低「肉」望社會

茫然人生的燈塔?矽谷精英迷上古希臘斯多噶哲學

退休教師悉心營造 浪貓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