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2021|再等一個「派錢神器」——5000元電子消費券未派先亂?

撰文:郝子雨
出版:更新: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2月24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將向18歲以上香港居民分期派發總額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預計惠及720萬人,涉及360億元公帑,最快要至暑假開始啟動。新冠疫情導致百業蕭條,紓困措施自然備受市民關注;然而,細問電子消費券的政策邏輯、派發詳情和相關配套,實在令人啼笑皆非,竟然重現去年他向全民派發現金的尷尬——派發人數不知從何而來、派發時間也要一等再等、不知如何精準幫扶基層市民和特定行業,而外界呼籲多時、冀能打破官僚僵化和統合數據的電子帳戶系統,至今仍未建立。

陳茂波去年藉《財政預算案》公布向全港700萬名18歲以上的永久性居民派發1萬元現金後,曾因人數不合理、程序極繁複、派發超延時等等引發外界不滿。當時香港01曾經撰寫《等一個「派錢神器」——「及時雨」延遲的死結》一文,詳細拆解箇中爭議其實源自特區政府的兩大死症,既沒精準扶貧的施政原則,更沒善用創科的行政效率。不幸的是,事隔一年,儘管「1萬元現金」變成了「5千元電子消費券」,但政府不但毫無寸進,而且變本加厲。

事隔一年,儘管「1萬元現金」變成了「5千元電子消費券」,但政府不但毫無寸進,而且變本加厲。(資料圖片)

派錢人數竟成「千古謎題」

只有750萬名人口的香港,竟然有700萬個成年人?這是特區政府從沒好好澄清的數據。去年《財政預算案》宣布耗資710億元向700萬名18歲以上永久性居民派錢後,《香港01》已經質疑有關數據由來,因為政府統計處明明顯示,2020年中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約750萬人,當中19歲以下人口佔比15%,即香港19歲以上人口只有637.5萬人,即使加上18歲人口,相信也未能達至去年派錢擬定的700萬人。

當時記者曾經向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入境事務處、政府統計處查詢統計根據,但不同部門都有各自不方便對外透露的計算方法,而且都曾建議記者向其他部門查詢,彷彿事不關己。結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上月底回覆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提問時,透露截至今年1月21日,去年現金發放計劃已向約640萬名市民發放款項,佔合資格人士總數逾九成,但未有解釋餘下一成市民因何未能領取款項,抑或這一成市民是否政府當初測算的誤差。

陳茂波今年繼續推出全民劃一的「5千元電子消費券」,並以過去一段時間在港居住的18歲以上香港居民作為派發對象,預計涵蓋720萬人。有趣的是,當記者又次向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查詢有關數字如何計算所得時,局方回應指由入境事務處提供;而當記者再向入境事務處查詢統計理據時,處方則推說它們只提供「原始數據」,至於具體到底如何推算則由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負責......沒想到,事隔一年,各個部門仍然互相推卻,始終說不出個所以然。

如果說,去年算多了一成人口,即70萬人,緣何今年的合資格人士反而會增加20萬人?陳茂波表示,計劃涵蓋過去一段時間在港居住的永久性居民和新來港人士——若按此推測,是次計劃涵蓋在內地港人,即他們也可於網上選購本地商戶的商品——若按此推測,720萬人可能來自常住居民人口;可是,陳茂波又曾經表示,在內地港人也可受惠——若以此推測,720萬人似乎並非根據常住居民人口進行推算。再者,政府統計處只列明常住居民、流動居民數字,未曾統計永久居民與非永久居民的數量,新來港人士數目仍不明晰,這720萬人究竟從何而來,再次不得而知。須知道,公帑的使用,必須透明而謹慎,如果連這麼基本的數據也無法清楚交待,又怎樣令人信服當局的預算得宜?

2月24日,政府指會物色合適的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協助推行消費券計劃,並會盡快公布計劃細節。(鄭子峰攝)

紓困「電子糖」基層難食用

不知是否因為經常為人詬病電子支付落後,特區政府為「5000元消費券」套上了「科技外衣」,變成「電子消費券」。不過,由於當局至今仍然建立能夠統合市民數據的「政府賬戶平台」,該消費券由派發到使用仍然相當繁複,先要在政府網站登記,再透過八達通或Payme等儲值支付平台領取,預計最快要待暑假才能開放登記。

年年派錢的澳門,幾乎可於兩個月內完成自動轉賬及郵寄支票的派錢工序,澳門當局去年3月公佈分兩期派發8000元的實體消費卡,3月登記,四月領取,5月開始使用。新加坡則利用處理公積金、申請組屋、報稅、註冊、結婚、簽證等事宜的「國民賬戶」SingPass,以「收入低者多得,收入高者少得」為原則精準派錢。反觀香港,既沒有那樣的「派錢神器」,無法做到快速精準扶貧,又未能促成電子支付的普及,可能導致電子消費券使用不便。

電子帳戶系統一日未曾建立,所有派錢或派糖計劃的行政程序必然被拖延,直接造成公帑的浪費。例如陳茂波今日(2月25日)接受立法會議員質詢時,便被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黃定光質疑電子消費券緣何需要高達6億元行政費用,陳茂波則回應指會「慳住使」。但可曾想,如果把這筆巨額行政費用直接用於基層身上,將會對他們提供多大幫助?

陳茂波自言,自己對基層生活有體會,故推出電子消費劵幫助中小企及零售、餐飲等行業。不過,司長可能並未明白何謂「基層生活」。例如有基層市民表示,自己只買「十蚊三份」菜,日常本就須負擔房租、交通費、水電費等,然而,這些都在消費券的可用範圍外。基層若已食不果腹,又如何能在一個月內被迫額外消費一千元?

當被質疑消費券為何要分期派發、限時使用,陳茂波回應稱,此舉汲取外國經驗,對提振經濟作用最大,令更多商戶受惠,亦可避免市民一次性購入高檔產品。然而,政府也需考量,對基層市民而言,消費券大幾率用於日常用品及飲食上,最後有很大機會出現澳門派消費卡後,超市貨架被掃空,而小商鋪無生意的慘況,無異於直接補貼了本地大型超市企業。

基層小市民每月支出可能就是房租、車費、去街市買菜,那千元電子消費券又幫到他們什麼呢?(資料圖片)

借鑑韓國分配公平

外國的做法的確值得借鑒,但希望港府能學習到「精髓」。韓國的「紓困+提振內需」模式思慮較為周全,關鍵在於當局以「公平分配」作為政策原則和前提。

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最早提出向弱勢群體派錢的,是韓國全羅北道的全州市。去年三月,全州市向非正式員工和失業者等5萬人發放每人527000韓元(約港幣3678.65元)的「災難基本收入支援金」。其後,不同地區相繼出台支援金政策。四月底,韓國國會通過支付國民緊急災難支援金的預算案,將規模為12.2萬億韓元(約港幣852億元)的支援金,從之前派發給收入下游的70%家庭,擴大到全體國民2171萬戶家庭。

除了「精準分配」給低收入人群,韓國政府也基於「振興小商戶經濟」,設計了精準投放計劃。政府規定,此支援金不可在百貨店、大型超市等處消費,只可用於醫院藥房、食肆、農貿市場、小型超市、髮型屋、書店文具店、幼稚園及輔導班等。

除支援小商鋪外,文娛業、旅遊業等也因疫情幾乎奄奄一息。於是,韓國政府也在去年8月針對住宿、觀光、表演、電影、展覽、體育、餐飲、農漁產品等8個領域,發放消費折抵券,以拯救瀕臨倒閉的企業。如支付食肆、住宿費用時可折抵3到4萬韓元(約港幣209-279元),刷卡支付餐飲費用超過2萬韓元(約港幣140元)累計5次以上,下次就餐便可折抵1萬韓元(約港幣70元)等等。

分配公義加以精準幫扶,支援了最需幫助的基層市民,也拯救了瀕臨倒逼的行業及小商家,令公帑用得其所。總而言之,不論是派現金還是電子消費券,都要明確目的。若是為及時紓困,那便需要高效的平台與機制,可令「糖」盡快到市民手中;若為幫扶基層,那便秉持分配公義,將更多「糖」分給最需要的市民和商戶;若想拯救營生艱難的行業,便針對行業規劃消費提升方案......設計「派錢神器」並不難,難的是政府思維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