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 · 上】疫情痛點成契機 企業卻步步受限?

撰文:郝子雨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嚴重打擊了社會經濟,失業率不斷攀升,各行各業都面臨嚴重甚至毀滅性的打擊。然而,疫市中有一類企業,生意卻更加興旺。由於社交距離要求與醫療服務需求,醫療科技在萎靡的經濟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逆市奇葩。人工智能(AI)和大數據衍生創新的醫療技術,運用於識別受感染者、進行治療、清潔受污染表層等。疫情加速了智慧醫療的發展,互聯網醫療、數碼診療、遠程醫療等逐漸進入醫療領域的討論。

然而,本港醫療科技產品倚賴外來市場,未能形成自己的產業。儘管本港科研產品受亞洲乃至世界認可,科學園、數碼港中的生物醫療科技初創企業也愈來愈多,但能使科研成果落地成產品的企業卻屈指可數,港府的藍圖中也見不到對醫療科技的規劃。此次疫情是契機,更是「痛點」,迫使本港關注醫療科技領域。本港又能否抓住機遇,搭上產業化的順風車呢?

2月23日,為了解科學園發展計劃,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到訪香港科學園,期間參觀了「機械人技術促進中心2.0」、生物醫藥科技實驗室及生物樣本庫,了解最新AI技術與生物科技的應用。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於2月初發表《亞洲私募股權投資觀點2021》,顯示疫情加快醫療科技及醫療領域的發展,將為私募股權行業帶來機遇與挑戰。

疫情給全球帶來的變化可見一斑,現下股市普遍看好科技、醫療保健類股,也反映行業潛力。事實上,由於社交距離限制與醫療服務需求,醫療科技在萎靡的經濟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逆市奇葩。如內地有多間AI公司因應疫情定製研發出肺部電腦斷層掃描(CT)影像診斷平台,透過AI模型和演算法協助提高醫生的診斷效率,廣獲醫療機構使用。疫情期間,全球各地亦廣泛使用消毒機械人為物件表層徹底消毒,有研究發現,消毒機械人可將環境的感染率降低50%至100%。

疫情給全球帶來的變化可見一斑,現下股市普遍看好科技、醫療保健類股,也反映行業潛力。(資料圖片)

需社交距離 催生別樣商機

在香港,如其他治療項目一樣,復康訓練也極度依賴公立醫院服務。而在疫情中,為免公營醫療系統「爆煲」,醫院需減少非緊急服務,同時,長期病患和長者進出醫院進行物理治療也十分不便, Zunosaki推出的機械手HandyRehab正可解決問題。

Zunosaki是一間本地初創企業,2017年推出以塑膠物料製造的新型復康機械手HandyRehab,協助中風病人康復。公司現在售賣的機械手是採用鋰電池的無線版本,重約400克,十分輕巧,治療師可以藉着監測數據,調整動作幅度和練習次數等。

Zunosaki行政總裁張皓程表示,因應疫情需求,公司對產品進行了調整,今年中推出簡化的家用版本,在手機程式(App)上操控便可以練習動作,家人也可協助患者使用。張皓程表示,之所以推出「入屋」版,是希望可以減少患者前往醫院或復康中心進行復康訓練,也可減少非必要的入院。

他又透露,透過醫管局招標,本港已有十餘間醫院使用此款復康機械手,除此之外,還有安老院舍、物理治療中心,甚至開設物理治療課程的大學也購入,用作課堂學習。他認為,是疫情催化了企業研發思路的轉變—醫療儀器的家庭版需成為醫院儀器的輔助。這不僅縮短復康時間,還為患者節省物理治療費用。「未有輔助儀器前,中風患者的復康治療需要物理治療師握住患者的手,幫助患者活動手指,相當於六、七磅的拉力,非常辛苦。儀器的面世解放了治療師的雙手,如今推出家用版,也是為緩解人手壓力。」他表示。

機械人Temi是本地企業從以色列引入的機械人產品。張皓程表示,雖然此款機械人並非醫療器械,但Zunosaki負責其有關醫療輔助功能的程式開發。他介紹,2019年,有一間安老院購買了一部Temi機械人,而在疫情爆發後,該間安老院在2020年2月又採購四、五部機械人,且定製機械人的功能,如探熱、消毒、香氛治療等。除此之外,由於疫下禁止院舍探訪,機械人還能由院友家屬遠程遙控,與身在院舍的家人視像通話。

全球疫情爆發,令政府與社會的醫療保健開支大幅增加。全球最大金融市場數據基礎設施供應商之一路孚特(Refinitiv)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生物科技與醫療保健公司在內地、香港、美國的首次公開招股(IPO)共集資21億美元,比2019年同期高出約一倍。而對於香港而言,醫療保健相關企業在去年約佔本港IPO總規模—27.8億美元的三成。

透過醫管局招標,本港已有十餘間醫院使用Zunosaki的復康機械手。(龔嘉盛攝)

疫情成痛點 刺激科技創新

疫下更加強調醫療保健與「無接觸」,催生了商機與契機。然而,香港在這方面似乎後知後覺,未有積極擁抱新事物。張皓程也提到,香港人有個「慣性」問題,不願踏出一步—但其實,一旦踏出了這一步,嘗試了新技術,便不會再回頭。「就像有了復康用的機械手之後,就沒有物理治療師再握住患者的手進行訓練了。但是,我們的政府是需要一個刺激點的,要被啟發,才會真的去做,否則, 一定不會行前一步……這是很遺憾的,因香港並不差。」張皓程說。

港人之所以難以接受新事物,或許是政府「上行下效」的結果。以政府網頁為例,不少部門頁面的設計彷彿仍停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風格,正如張皓程指出,政府內部很多平台和服務本來都可以自動化、智能化,但至今仍未見有太大改變。

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一個「痛點」,迫使政府改變。例如之前須當事人親身遞交資料的入境事務處,也由於公務員在家辦公,以及為了減少政府部門人流,開通了網上提交的模式。那麼,香港的醫療科技業界可否利用疫情的「痛點」倒逼當局關注產業發展?

2018年,香港醫療保健器材出口貨值超過130億港元,按年上升4.6%。成績看來不俗,但香港醫療及保健器材行業協會主席郝梅鳳分析稱,當中的「出口貨值」大多由中轉貿易構成,很少是本地企業的產品,因為,香港還未有自己的醫療器材產業,連規劃都不清晰。

她指出,香港使用的先進醫療器材大多由本地企業從海外進口。過去二十年,本地的醫療器材企業多是代理海外品牌,把產品經香港運往內地或東南亞地區。「但這幾年,政府投放了很多資源在這個領域,多了很多初創公司,雖非很大規模,但也可看到潛力。然而,這條路仍困難重重……」儘管政府增加了對科創初創企業的資金援助,並建立和發展科技園、數碼港等園區,增加了社會對行業的關注度,但對於初創企業而言,產品從研發到落地,是個異常艱辛的過程。

「創業不友好」 港府拒承托

張皓程經營着一間地道的初創企業,最明白產品落地前的種種艱難。他表示,科技成果落地成產品需數年時間,當中攸關初創企業生死的大事,便是資金鏈問題。曾有生物醫藥和科創初創企業表示,由於申請政府資助步驟繁瑣、耗費時間,若待政府資金到位,「創新」恐怕已不再「新」,故企業寧願自己想辦法籌資度過項目的種子時期。

對此,張皓程表示,當局會先讓企業自行墊付,幾個月甚至半年後,才能收到政府的款項。他透露,機械手項目在初期獲得政府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50萬元資助。而從產品研發到落地,項目總共花費700多萬元,當中約200萬元由政府資助。

張皓程表示,當局會先讓企業自行墊付,幾個月甚至半年後,才能收到政府的款項。(龔嘉盛攝)

「政府寧願在你(企業)做好後再幫助你,而不是一開始就扶持。但對於企業而言,要是自己做得來,還需要你來幫助嗎?」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張皓程顯得有些無奈。他指出,香港的醫療產品,如復康器材,大部份公司都是在做銷售代理,真正做產品研發的很少,在各種醫療儀器、保健器材展覽中,出席的大多也是代理公司。

他又講述了身邊朋友的類似經歷,表示並非每個企業都可以憑藉自己的創新走下去:「朋友做產品找資助的時候,有很多『前輩企業』都願意參與,但是,他們都不願做『第一個』,即是希望新產品可以自己做好第一步,不願承擔風險。」

這不也正是政府的思維嗎?希望創業者「自生自滅」,待其「殺出一條血路」後才去扶助,或是挑選已有穩定資金鏈、度過了風險期的項目來資助。難怪人人都說,香港是「創業者不友好」之地。

對此,作為「過來人」的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執行委員、東興自動化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朗熙認為,創業創新的氛圍和環境確實與當地政府相關。「香港與深圳不同,我們的政府一定要看到你的產品已成功了一點點,才會批出資金。而這也就是問題所在了—初創,肯定是失敗的項目多。」林朗熙所言不假,「創業有風險」是常識,政府要鼓勵創新,支持創業,就必須有作為「承托者」的魄力。

作為全國前三名的創業友好城市,深圳政府非常支持有夢想的創業者, 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推動高質量就業,相繼推出了各類補貼政策。例如自主創業人員可獲場地租金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對於中小型民營企業,深圳也推出了相關政策全力支持,令深圳成為全國創業密度最高的城市。

據內地媒體報道,截至2020年10月,深圳新登記的中小企業達25.38萬間,平均每日有846間中小企業登記;而全市中小企業共計222.81萬間,超過全市企業總數的99%。有政府作為承托的創業環境,不僅加大了創業密度,更催生出高新技術的創新。也是去年10月的數據,深圳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共計約1.7萬間,中小企業佔九成,造就了大疆創新、匯碩科技、華大基因等新興企業細分出的行業領頭羊,目前上榜世界500強的騰訊、萬科、華為、正威等國際企業,也曾是中小企業。

港府所追求的「萬無一失」,幾乎會阻斷創科發展的道路。(資料圖片)

企業需援助 橫縱皆受限

林朗熙表示,無人駕駛的研究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因本港法例不允許無人駕駛上路,阻礙了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科技園無人駕駛的試行場地才五十步的距離……沒辦法,法律不允許—這就是最大的問題,不許試,因要確保萬無一失。」然而,港府所追求的「萬無一失」,幾乎會阻斷創科發展的道路。

他又以欣澳線為例,指此條無駕駛的路線已行駛十幾年,但仍由工作人員擔任司機。「你說,這樣的思維怎麼改?」他流露出無奈的神色,但接着,又眉飛色舞地講起了以色列的例子:「在以色列,有人做了無線充電枱,可擺放於巴士站下,為電動巴士充電。確定可行後,以色列政府馬上開始掘地安裝充電台,試行後便正式使用了。這在香港絕對不會發生,因擔心會爆炸,又怕施工影響交通,更無法確保萬無一失。」

政府的局限阻礙了香港的創新落地成產業,郝梅鳳便見證了醫療及保健器材行業中形形色色的阻礙。「如果你問我,政府有沒有支持創新,我一定說有。但是,除了前期資助外,通往市場的路仍很遙遠,這部份也是需要支持的。」她將各種阻礙總結為「橫向」與「縱向」。

「縱向」指的是在時間線上給予連續的支持。「審批過的項目,其實就是你的baby啊!」郝梅鳳如此比喻,是因其身為人母,「你只將他們送進學校就完事了嗎?難道他們便會自己長大、成才嗎?難道不需關注他們的成績、關心他們是否需要補習?若審批後,給了些錢,就再也不理了,很可能會糟蹋了這些項目。每個項目在每個階段遇到的困難都是不同的。」

郝梅鳳以協會中一個會員企業為例,該企業花了五年時間研發產品,卻在近乎可落地的階段時被註冊認證「卡死」—該款醫療儀器使用了新型中藥,在港很難被認證。她表示:「所以我一直覺得,政府提供的幫助從來都不只是錢的問題。要做到瞻前顧後,隨時跟進和反思,優化funding scheme(資助計劃),了解這些企業後續的困難,如面臨認證問題,就提供法律、認證的援助。」

而「橫向」,則是要開放援助、規劃的名單,不僅支援脆弱的初創企業,也要關注行業內的其他企業,甚至聯動其他領域。形成行業、產業之間的連結,才能共同譜寫藍圖。

上文刊載於第257期《香港01》周報(2021年3月22日)《把握疫下契機 推動醫療科技產業化》。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57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 動一場特區治理大手術 從清除「房地產癌」開始

把握疫下契機 推動醫療科技產業化

電動車十年目標僅達一成 暴露政府三大施政弊端

香港開埠180年 回溯時代變遷

植物奶經濟來了? 素食與環保趨勢夾擊美國奶農

山客爆林踩線 山野不復原貌 行山風氣熾熱 新手湧現垃圾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