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開埠180年.二】物資匱乏 在偏見中尋找機會的五十年代

撰文:曹民偉
出版:更新:

楊維邦在五十年代只是幾歲小孩,他卻認定自己最喜歡的就是五十年代。回想起來,那時他已經朦朧感覺到社會上明顯的階級分野,一個是上流社會,另一個就是他們這些窮等人家的基層社會。人們的活動範圍往往受制於身份階級,環頭環尾街坊甚少去中環洋行與百貨公司,低下階層亦不時感受到被人看輕。

五十年代重要事件
1953年  石硤尾大火導致近六萬人無家可歸,政府推出公共房屋政策。
1955年  李鄭屋村徙置區地盤發現漢朝古墓。
1956年  九龍發生「雙十暴動」,造成60人死亡。
1957年  香港首間電視台「麗的映聲」(亞洲電視前身)啟播。

楊維邦在五十年代只是幾歲小孩,他卻認定自己最喜歡的就是五十年代。回想起來,那時他已經朦朧感覺到社會上明顯的階級分野,一個是上流社會,另一個就是他們這些窮等人家的基層社會。人們的活動範圍往往受制於身份階級,環頭環尾街坊甚少去中環洋行與百貨公司,低下階層亦不時感受到被人看輕。

楊維邦在五十年代只是幾歲小孩,他卻認定自己最喜歡的就是五十年代。(受訪者提供)

地盤嬉沙 踎在街邊看漫畫

戰後物資匱乏,很多玩具都是廢物利用,山寨廠收集舊煉奶嘜、糖果鐵罐等廢鐵,改造成一件件小玩具,可惜,這些循環再造的舊物早已不復見。他家中有六兄弟姊妹,他到十歲時仍玩哥哥姊姊留下來的玩具。那些年,簡簡單單的塑膠「刀劍仔」可以流行多年,因為只要花「斗零」買一包回來,便可以供一家六兄弟姊妹一齊玩,價格相宜,又能讓孩子分享快樂。

五十年代末,他愛跟着大哥哥大姐姐踎在街邊公仔書檔,看那些古靈精怪的小人書,身邊都是黐書看的小孩,當年這些公仔書有古裝,也有時裝;有俠義,也有科幻,開啟了小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世界。

以前的小孩子都喜歡看公仔書。(資料圖片/黃舒慧攝)

戰後香港工業仍寂寂無名,不少港商廠家會用上「大英帝國製造」 (Empire Made)標識,讓外國人以為是英國製造;後來香港漸為世界所認識,才用「Made in Hong Kong」。

當年的城市面貌跟今天有很大區別,沒有摩天樓群,視野廣闊,而且中西建築風格分明,中區商廈建築偏英式,舊區住宅商舖則富中國特色,有別於今天,各區特色已漸褪色。

他認為,這麼多年來最能代表香港的玩具是「西瓜波」。這要從屋邨小男孩的回憶說起……

楊維邦這麼多年來最能代表香港的玩具是「西瓜波」。(資料圖片)

上文節錄自第257期《香港01》周報(2021年3月22日)《香港開埠180年 回溯時代變遷》。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57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 動一場特區治理大手術 從清除「房地產癌」開始

把握疫下契機 推動醫療科技產業化

電動車十年目標僅達一成 暴露政府三大施政弊端

香港開埠180年 回溯時代變遷

植物奶經濟來了? 素食與環保趨勢夾擊美國奶農

山客爆林踩線 山野不復原貌 行山風氣熾熱 新手湧現垃圾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