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猶如雙面刃 是時候回歸辦公室了?

撰文:孔祥威
出版:更新:

去年3月11日,世界衞生組織(WHO)宣布新冠肺炎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遙距在家工作成為疫下職場新常態。正如美國史丹福大學經濟系教授Nicholas Bloom形容:「這場瘟疫的正面影響是,在短短一年內令在家工作模式的轉型提前了二十五年。」

更有些科技巨頭去年率先預告,在家工作甚至是永久的轉型。Facebook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揚言,未來十年其公司將有多達一半員工永久在家工作。社交媒體Twitter、支付服務供應商Square、電商Shopify等也有類似預告。

Twitter行政總裁Jack Dorsey發現,公司在疫情下仍運作良好,因而率先宣布員工可自行選擇永久在家工作。(Getty Images)

體驗在家工作好處 靈活調配時間

經過一年「試驗」,大多數白領工種的僱主和僱員也認為在家工作行之有效。對於僱員來說,可以省卻通勤時間,搬到生活成本較低的區域居住,工作時間也可更靈活調配。工作協作軟件商Slack客戶體驗副主席Ali Rayl稱:「很多員工表示(在家工作)擁有更充足睡眠、做更多運動、吃得更健康、更了解鄰居。」

對於僱主來說,員工的生產力有所提升。跨國保險公司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董事總經理John Bremen指出:「企業發現給員工的靈活度愈高,他們的生產力愈高。」而且,英國保險公司Aviva的人力資源總監Danielle Harmer表示,在家工作的靈活性,可令公司從更廣闊的人才網絡中招聘合適人才。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永道(PwC)今年1月發表調查,83%僱主及71%僱員均認為在家工作相當成功。

在家工作是一把雙面刃。有不少打工仔享受在家工作的彈性,希望疫情過後仍能持續。但也有人不滿在家工作造成公私界線模糊,壓力隨時更大。(Getty Images)

因此,不少僱主和僱員均希望疫情完結後延續遙距工作模式。微軟(Microsoft)上月發表的調查報告發現,73%受訪僱員表示想要靈活的遙距辦公選項 ;並建議企業接受「過去一年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工作性質」。

然而,這些好處並非人人都能享受得到,有些人反而感受到在家工作的局限和害處。首先,不是人人都可以在家工作。藍領工種以外,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也在年度致股東信中指出,即使在銀行界,亦非人人可以在家工作,例如銀行分行職員,以及負責處理支票、保險庫、銷售與交易的相關員工,其他行業如保安、醫療人員等,亦需在疫情期間當值。

在家工作是一把雙面刃。也有人不滿在家工作造成公私界線模糊,壓力隨時更大,也有人擔心不利職涯發展。(Getty Images)

新鮮人寧返辦公室 積累實戰經驗

而且,在家工作也不一定能維持工作效率。箇中一大原因或許在於,不是人人的家都是理想的工作環境。英國按揭貸款機構Nationwide委託調查的報告發現,五分之一英國遙距工作僱員根本缺乏在家工作所需要的空間或科技支援。皮尤的研究也發現,有18歲以下子女的受訪在職父母中,有一半說很難在沒有干擾下在家完成工作;相反,家中沒有子女的僱員中,只有20%有同樣感受。

因此,在家工作的彈性反而是一把雙面刃。去年「開Zoom疲勞」的現象反映,在家工作的整體工時隨時更長,公私界線更模糊,工作與生活更難平衡,身心壓力或更嚴重。微軟的調查中有54%受訪者表示工作過度,有39%感到筋疲力盡。

也有不少公司主張員工重返辦公室,才能確保員工有效合作及維持公司文化。(Google)

不少僱主亦擔心在家工作模式趨普遍,或會令公司的文化難以維繫。IBM行政總裁Arvind Krishna預期,公司將有10%至20%員工完全遙距工作,但他憂慮:「如果他們想成為管理層、想承擔更多責任、或想在團隊內部樹立文化,遙距工作下應該如何開展?」Google行政總裁皮柴(Sundar Pichai)上月在公司網誌中也強調:「親身協作以建立社群是Google文化的核心。」高盛行政總裁蘇德巍(David Solomon)擔心,即將在夏天加入的約3,000名新員工在家工作的話,將會錯失職場前輩直接指導的機會。

最簡單的解決方法也許是盡快回歸辦公室上班。Google暫時延長員工在家工作期限至9月,但上月底宣布,日後員工每年最多只有14天在家工作,額外日子需要主管批准。科網巨頭亞馬遜(Amazon)上月底向員工發布備忘時強調:「我們計劃恢復到以辦公室為中心的文化……我們相信這能夠最有效地創新、協作和學習。」目前該公司約有10%員工每天在辦公室工作,預計到了秋天,大多數員工將重返辦公室。

(節錄)

相關文章:彈性上班疫情下受落 有時WFH有時返office 將是下一個新常態?

上文節錄自第261期《香港01》周報(2021年4月19日)《後疫情時代 從在家工作到混合辦公》。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61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當中國可以平視世界 香港怎樣正視全球新秩序

虐兒案頻發背後 香港兒童欠缺「保護網」

監管「靴子落地」之後 螞蟻估值「折上折」

後疫情時代 從在家工作到混合辦公

中國獨立設計師的春天 上海時裝周:本土時裝大潮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