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人才流動|廣東「招賢納士」 香港「拒之門外」?

撰文:郝子雨
出版:更新:

廣東省政府上周日(4月25日)正式印發《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省綱要》),明確未來五年將全力推進粵港澳融合發展的目標。有媒體統計,當中提及「粵港澳」一詞共計108次,亦增設小節詳述,例如提出粵港澳三地的職業資格與行業標準互認,支持擴大跨境執業的資格准入範圍,當中包括醫師、教師、律師、建築規劃師、專利代理師、註冊會計師等多項行業領域。廣東省不斷廣納賢士,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藍圖。反觀香港,以醫護人員為例,業內保護主義盛行,不願以開放態度對待外來醫生。同時,香港政府既無長遠規劃,亦無近期目標,只會淪為大灣區中最被動、最無存在感的存在。

廣東省「招賢納士」:單邊認可帶雙向互認

2019年12月6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省教育廳等九個部門,印發《關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職稱評價和職業資格認可的實施方案》,提出要構建全面開放的大灣區「職稱評價體系」,推進各領域職業資格認可,以促進灣區內人才自由流動。方案指出,將會從社會需求量較大,社會重點關注的專業領域做起,以「單邊認可帶動雙向互認」。

兩年過去,隨着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正式面世,廣東省隨之印發《省綱要》,當中再次提及「單邊帶多邊」,是因為三地對接是粵港澳融合面臨的首要問題,也是難度最大的部份。

廣東省不斷廣納賢士,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藍圖。(鄧倩螢攝)

事實上,在「一國兩制三法律」的情況下,粵港澳三地的執業資格標準的框架一直存在很大差異,若進行互認,便需涉及調整相關的法律條文,操作難度大。以醫療領域為例,去年11月,國家藥監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指出在2035年之前建立完善的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協調機制,為灣區居民提供便利的藥品醫療器械產品及醫療服務——換言之,單在醫藥產品的機制的互通上,便預計用時十五年之久,可見其複雜程度。

不過,所謂「世上無難事」,為廣納人才,令粵港澳三地的專業人才能夠在灣區中自由流動,並創造更多便利條件,廣東省不僅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亦將主動開放對港澳不同領域的執業及標準認可,以促進三地的互認。

目前,單是廣州市,就有港式家庭醫生工作室61間,在冊港澳醫師25人,且僅去年一年間,就有110名港澳人員在廣州報考全國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廣州市衞健委主任黃光烈於4月19日出席「灣區花正開」故事會活動時表示,為令港澳資本在廣東省更便捷地辦醫,廣東不斷優化審批服務,如將醫療機構設置審批時間從20日壓縮至5日,醫療就執業登記時間從45日壓縮至6日,港澳醫師內地資格認定事項審批,也由原本的20日大幅降至1日。

《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粵港澳三地的職業資格與行業標準互認,支持擴大跨境執業的資格准入範圍,當中包括醫師、教師、律師等多項行業領域。(新華社)

為廣納賢士,廣東省早早佈局,對已存在或可能的「障礙」一一處理,不僅為了令當地居民享受到優質的服務,更是在積極擔當起灣區的「領頭羊」角色,與其他地區互惠互利,並攜手在大灣區的試驗中創造無限可能。

香港阻力重重:業界抗拒+港府被動

在大灣區中的各個城市都在積極規劃未來,爭做「領頭羊」,思考如何令自己的居民從中獲得更優質的生活工作體驗時,香港在做什麼?或者應該問:香港做了什麼?

同樣以醫療領域為例,長期以來,醫療業內保護主義盛行,將非本地培訓醫生以各種理由拒之門外。當中的「標誌性事件」,就是2016年立法會在審議旨在改革醫務委員會的《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時,因當中涉及建議開放外地醫生來港執業的部份,以時任醫學界議員梁家騮單人匹馬「拉布」,最終「癱瘓」了議會而不了了之。

政府2016年提出改革醫委會的《2016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無奈被時任醫學界議員梁家騮「拉布」阻攔。(陳焯煇攝)

爾後,每當觸及此類議題,業內總會衝出一個又一個「梁家騮」,對相關議題「反對再反對」。今年2月4日,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將於第二季向立法會提出《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的立法建議,以容許經外地培訓而本身屬「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醫科畢業生,返回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工作。林鄭有心為外地醫生來港執業鬆綁,但卻不敢大刀闊斧,而是利用「身份認同」的爭議蓋過「保護主義」,難怪被人質疑「唔湯唔水」、「和稀泥」。

翌日的立法會會議中,醫學界議員陳沛然便明確反對,認為此乃政治決定,又指如果放寬海外醫生執業,或會影響香港醫療水平,「可能得不償失」。更諷刺的是,連由海外醫生群體組成的香港執照醫生醫學會,都發聲反駁,例如主席馬思特表示,引入外來醫生並非處理公營醫療人手不足的核心辦法。

香港醫生長期不足,公院「大排長龍」已成近年常態。(張浩維攝)

但問題是,相比起廣東吸納賢才只為改善、提高居民的醫療、生活質素,香港的醫生人手則是「剛需」問題——目前每1,000名香港人當中,只有1.9名醫生,遠遠落後於新加坡的2.4,而且政府最新統計顯示,預計到2030年將短缺1,610名醫生——明顯亟待被解決。形勢緊迫,但港府仍然未有積極作為,實在令人費解。既無觸及業界保護主義根本利益之魄力,亦無進取之心積極融入大灣區,更無為市民爭取更好的生活與機遇之願景,不知還要沉睡多久?

其他深度文章: